肖丽辉
广州市海珠区东风村第二小学
摘要: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更关注阅读内容,往往容易忽视阅读文本形式。阅读教学应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从而获得阅读文本中包含的深刻意蕴。在此基础上,还要能够领会作者是采用何种方式的语言的文字来阐述阅读文本内容,如何表达情感的。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阅读文本内容,还要关注阅读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写作手法。从而实现以读学写、读写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现状阅读教学主要方式兴趣激发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低年级学段的教学中,学生的识字、写字、学词的目标的落实效果还不够理想。有部分教师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只关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将其作为展开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的情况。但是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低年级学段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在课程标准中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尚未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只需要低年级学段的学生具备理解词句,并能够从文本中来提取简单、有效的信息。
要求中年级学段的学生具备理解词句,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小学中年级学段的阅读教学中,对小学生的文本作出解释的能力和初步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因此,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段的训练,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归纳段意、梳理段序、揣摩各段的写法的能力。
高年级选段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阅读题材、体裁的区分不够明确,将分析内容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不重视语言文字的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高年级的阅读教学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培养,提升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的综合阅读能力。而且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具备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读说明性文章以及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这也就说明,在小学高校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向学生知道阅读多种文体的文本,了解与学习不同文本该采取何种阅读方法。
(二)梳理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
1、国外阅读教学的历史发展与启示
从1972年起,美国国家教育发展评估会一直追踪学生的阅读成绩,结果发现,养成了阅读习惯的学生,以及最能享受阅读乐趣的学生,综合素质最高。哈佛大学的一位前任校长说:"要养成每日阅读有益书籍的习惯,几年后思想上将大有长进。"发展至1995年,美国政府提出"美国阅读挑战"、"卓越阅读方案"、"家庭参与"等多种阅读措施,通过立法的方式,使培养儿童阅读能力受到法律的约束与保护。以1998年10月美国克林顿总统签署的阅读卓越法案来看,该法案使得有超过50万名孩子受到两亿六千万美元的优惠政策,能够参与阅读。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广西卫视新闻大道于2016年7月4日发布:"日本学生泰国机场候机时集体看书。同时,新闻还报道《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全民阅读调查》,每年中国人均读书量是4.5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0本。"
2、国内阅读教学的历史发展与启示
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在台湾在全岛范围内实施儿童阅读计划。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薛瑞平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们二年级了》,济水西关学校李艳《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胜利学校晁桂荣《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等文章、书籍都提到了结合课文展开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及实施策略。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阅读兴趣
所谓阅读指的就是读者通过视觉材料来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中的视觉材料具体包含文字和图片两种表达形式。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先将视觉材料转变为声音,然后才可以形成对视觉材料的的深入理解。阅读是读者自发、主动的过程,读者可以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来进行灵活的调控。通过阅读可以实现提升读者的知识储备粮,提升自我修养,还能在阅读中陶冶情操。人们希望通过阅读来实现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目标。在该过程中兴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培养目标具有积极影响,也是提升小学生学习积极性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就能够使小学生更加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2、阅读兴趣的激发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经常会听到学生说在:"我喜欢这篇课文或者我讨厌这本书。"学生说出这样的话,能够较好的体现学生的情感。一般来看,儿童在阅读的时候会将自己看做是阅读材料中的主人公,如果能够较好的理解主人公或者是认为主人公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情,就会对阅读材料产生兴趣,学生就会与书中的主人公产生一定的"情感沟通"。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逐渐养成将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一般来看,着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能够有效的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①教师要选取学生阅读的"敲门砖",让学生能够获得阅读的成就感,并逐渐产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②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心理特点以及理解能力的读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要切实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与阅读能力,选择一些篇幅短,内容浅显,趣味性强的故事书、童话、寓言等多种体裁,这样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能够产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与信心。
○3学生阅读兴趣不局限于读物的内容性质,读物的文字表现形式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效率也会产生影响。如果阅读文本的文字晦涩、内容深奥,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读物的文字表达比较通俗、内容深入浅出,且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比较贴近,就会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4语文老师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将学生的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有效的指导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成长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⑤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兴趣,还要尽可能的减少学生的课内课业负担,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
3、课内与课外有效结合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该立足课堂,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有效结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它主要以课堂作为阵地,以课文作为范文,通过课堂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同类文章的阅读。这时的阅读少了一份功利性,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徜徉在语言文字中,更能让他们获得阅读的乐趣,从而会更加愿意去阅读。基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语言文字教学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体会其中包含的情感。尤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形式、表达方法来阅读文本。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提升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使得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语言运用内容与运用形式。在低年级学段的教学中,要引导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用词语说话、写话,并能够实现常用句式的迁移与应用;在中、高年级学段的教学中,,就引导学生具备结合文本的内容、语言、段式、文章的写法,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小练笔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需要教师对字词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习作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使得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量,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搭建起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的言语表达的自发性,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应用语言文字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地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呈现出来,在该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切实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学主导地位,要为学生留出自己读书、自己思考的实践与空间,这样学生才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并能将自己困惑与问题表达出来。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与阅读策略,使得每个学生的学习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是自己学习中应该掌握的技能。要做好课堂教学、儿童阅读两方面工作的共同展开。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温儒敏教授撰文,曾经说:如果学生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那么可以说语文教学是失败的。不难看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对提升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可以使学生的精神文明得到有效的提升,实现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来使得儿童阅读与课堂教学实现有机融合。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五册《蜜蜂》这一课阅读教学是,就会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就会对《昆虫记》产生阅读的兴趣。而且根据了解,有很多学生课余时间借阅了《昆虫记》,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面得到扩展。
三、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围绕文本语言展开研究,在深入理解文本语言的基础上能够读出其中包含的深刻情感,体悟出其中的意蕴,在长期的练习中能够逐渐掌握阅读方法,并能够促进小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提升。要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但是不论教师应用何种教学模式,最终的目标都是要引导学生能够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学会如何阅读,也会在学习之后采取更加合适的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因为这样的课,费时多、收效微。要实现"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美丽转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要实现"教课文"向"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的转变。要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避免"把学生的思想赶到死路上去"。(叶圣陶语)指导的方法、策略,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文而异,百花齐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的过程、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师得心应手的,就是更好的。
参考文献:
[1]崔峦:《崔峦在全国第八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http://www.doc88.com/p-4621619906750.html 2013年6月17日
[2]佚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http://www.5ykj.com/Article/jxlwywlw/83797.htm 2016年10月22日
[3]周昭莹:《通过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结合,激发低年段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会广州市海珠区 2016年9月23日
[4] 段忠明:《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http://duanzhongming0101.blog.163.com/blog/static/16373486620107423819214/ 2010年8月4日
[5] 崔峦:《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http://www.unjs.com/achinese/yuwen/achinese_42.html 2006年11月12日
论文作者:肖丽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学生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兴趣论文; 教师论文; 内容论文; 能力论文; 文本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