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摘要:对于学习技艺,在中国有句古话------“师父引进门,修行靠自己”,学习声乐艺术也同样如此。但是,在今天的专业音乐院校中,声乐教师所掌握的方法不尽相同,教学手段、教学切入点也并非一样,在传授知识时,是如何做到师父“引”进门的呢?这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以男高音学习者为例,从基础发声入门到中声区、高声区等各个层次的技巧训练,试着对教师的传授方法对学生产生的正负面影响做简单的探析。
关键词:吸气、状态、位置、声区、音域、关闭
一、初学声乐的练声
1、初学声乐的呼吸。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说话就要涉及到呼吸,而歌唱中的呼吸是不同于说话中的呼吸的。歌唱中,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正确的呼吸是歌唱气息的基础,关于歌唱呼吸,一般以下三种类型:胸腹式联合呼吸、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
通过观察,自然大口地吸气,“吃惊”状态下的吸气,速度快,但是吸入的气比较浅,一般只是在胸腔的上部,几乎没有腹部力量的参与。从生理角度看,即是吸在肺上沿和支气管里的,这种吸气方法就是胸式呼吸法,歌唱时是不主张的。而腹式呼吸法则是将气息吸在腹部为主,生理角度看则是吸入在肺的底部,让肋骨连着小腹的肌肉群有向外扩张的感觉。比如:观察一个熟睡的人,小腹部一起一伏的深而慢的呼吸,就是吸在腹部的。用这种方法吸气,会吸得特别深,用在歌唱中,会导致声音缺少灵活性,运动的反应相对较慢,也有它的弊端。当今,声乐届普遍公认的最好的吸气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吸气时用口和鼻子同时吸气,是胸腔和腹腔同时运动,吸入的气又深又快速,对于歌唱的气息运动原理来说,是很科学的。
2、初学声乐的口腔状态。学习声乐技巧,也就是对歌唱时所要用到的一系列器官进行训练,以达到协调熟练的程度,形成适应于演唱时所需的正确状态,初学阶段就要训练口腔的打开。对于初学者,要训练自己的口腔能够满足歌唱所需要的任何元音的变化,如最基本的“a、o、e、i、u”五个元音。要分别强调五个元音的打开状态,训练发声时五个元音的实际状态。打开口腔的同时,舌头在口腔中的任何动作都会改变声音的质量,为取得最佳的共鸣效果,一般应将舌头平放在口腔里,舌头稍稍抵在下牙齿的后面。有很多初学者会在歌唱中把舌头后部抬起或舌头往后缩,这样的动作必然影响喉咙的空间,影响口腔的自然打开状态,发声时也就影响了声音质量。有声乐教育家对此说过:“要让舌头像婴儿一样安静的躺在摇篮里”,这说明歌唱时舌头在口腔里的位置是多么的重要。
3、初学声乐养成好的喉头位置习惯。有的人天生喉头位置就比较高,有点人喉头却比较低,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而更多的人由于天生的声带长短厚薄,能发声的音域本身就比较窄,不能胜任高音的要求,又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需要唱稍高一些的音则本能的会上提喉头或紧缩喉咙,用挤压喉咙、改变喉咙的空间来勉强发声,这样的发声即是平常所说的“喉音、憋着唱”,这种声音不仅不悦耳,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更不能胜任歌唱时所需的基本发声要求。正确的喉头位置应该是深而慢地吸气时,咽腔、喉咙的充分打开,喉头微微向下舒展的扩张状态。
有经验的教师,总会在学生初学时不断的强调气息、喉头位置、口腔打开状态等一系列问题,时常提醒学生,引导学生,使得学生的学习路径始终正确。然而初学时就不知道“深呼吸”,也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口腔状态的学生大有人在。而作为一名声乐教育者,必须要在学生初学时给其正确的引导,打下扎实的基础,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将会给学生的后期学习埋下很深的隐患。
二、声乐学习的训练重点------中声区
中声区是指,在每个人不经过任何的专门训练的原始音域基础上,向上、下两个方向扩张的歌唱中间段的基础声区,是声音向高低两个方向发展的中间部分。声乐教学也是同其他学科一样,要尊重科学规律、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声乐教学要从基础入手,首先应建立牢固的发声基础,逐渐扩展音域、提高技术,而不能盲目的在短时期内就要求初学者达到某个较高的程度。
男高音学习者首先应从中声区开始训练,一般是从f1到e2音,在这个音域范围,结合前面讲过的气息、腔体、喉头等问题,让学生体会各器官协调配合状态下的发声,从中声区的某几个状态最好的音开始,逐渐向上下声区扩展。从这个最能自如地发出声音的音区开始训练,让其体会正确的声音状态,掌握基本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相应器官、肌体,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
据观察,一些很有成就的教师(以下简称A类教师),他们在学生初学的一两年内都在训练中声区,打扎实基础。具体地说,是在气息的基础上,先用跨度小的音程练习发声。如:1 2 3 2 1 或 3 2 1 ,有时甚至仅仅是一个单音,根据需要套入a e i o u 五个元音的任何一个或几个音练习。具体操作时,就靠教师敏锐的耳朵来判断了,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采用的练习方式自然就不同了,决不是一视同仁的。比如某学生唱的“a”元音很接近大本嗓,没有好的共鸣,听起来很苍白,结果老师让他唱 “o” 音,就能够达到歌唱最好的效果,共鸣、位置都十分准确,那么老师就引导学生发声始终朝着唱“o”时的感觉,让五个元音都靠近“o”的状态去唱,直到学生悟出自己的声音听起来确实是在气息支持上,声音流畅的,喉头感觉是稳定的,喉咙是打开的,没有“闷”的声音,能够运用自如,老师这才放心。在初学的一两年内,反复在中声区练习,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才有利于向高声区发展。
然而,有些教师(以下简称B类教师)与上述A类教师采用的方法大为不同,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有很大的差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他面对一个从未经过专业训练的真正意义上的初学者的时候,教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练声,一开始就采用了1 3 5 3 1 的音阶结构,结合“yi” 、“ya”一类的音练习,并没有提到气息、呼吸方面的问题,也并没有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练,要让声音成何种状态,只是一味的强调“声音靠前、要有头腔共鸣”,并且长时间的仅仅练习“yi”、“ya”两个元音,其它“u”、“e”、“o”从未涉及过。这样,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初学者,学会了这一套方法,唱出的歌让有经验的同行听起来,明显感觉到气浅,一旦碰到稍高一点的音就本能的用颈部肌肉挤压,憋着唱,喉头往上跑,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很散,很苍白。更难想想的是,这种训练方式同时用在很多学生身上,使得本身嗓音条件各不相同的学生们,都同样接受相同的训练方法,这种周而复始,“一视同仁”的很有共同性的教学,根本没有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得这些学生都是一个模子“克隆”出来的,不具有个性特色,呈现的状态,毛病大都相同。
中声区的训练是学院派声乐学习中,一二年级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声区的声音状态是否到位,是否打下扎实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顺利的扩展音域,是否能够顺利渡过换声区向高音区发展。声乐,是以人声发声的音乐,其发声必然要讲究科学性,要因材施教,具体的嗓音条件要有针对性的方法,千万不能死搬硬套,非得采用相同的手段强压性的“传授”给学生。
三、扩展音域阶段
扩展音域,不论是对哪个声部的学习者,都是很重要的。男高音声部学习者要想顺利解决换声点的问题,进入高音区,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一般情况,男高音学习者在唱到的f2或#f2时,如果还是用中声区的发声方法演唱的话,总是会出现一个坎儿,声音会不由控制的“破”掉。这一两个有明显变化的音,在声乐上称之为换声点。要解决这个破音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个换声区以达到“消灭”“破”音,达到声区衔接完整、统一,让听者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过渡痕迹的目的。就声区转换的技术训练来说,换声区一般是中声区后面几个音。以男高音为例,一般是从b1、c2到#f2、g2大约五六度音的范围。歌唱者要从中低声区顺利的唱到高声区,就得注意换声区的技术“操作”方法。即是在掌握中声区唱法的基础上,要求歌唱者在发声的瞬间,做一个被“吓一跳”后倒吸一口气的动作,让喉头稍向下退让,以稳定咽腔,并向上送气,此时会感觉声音更向上、向远方传送,这样就自然的进入了换声区。在换声区,不要用很大的力量去唱,反而要像唱弱音一样适当控制住音量,并且要将所唱的元音依靠上唇和面部肌肉的收缩,将元音逐步集中变窄,这种在换声点逐步将元音变窄而进入高音区的方法,声乐上称之为“关闭”。
在实际教学中,要学会“关闭”,掌握“换声点”的运用技术,并不是人人都能顺利做到的。在前面提到的A类教师,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态度非常认真。比如他在面对一位嗓音条件不怎么好的学生的时候,练习接近换声区的音,总是会强调母音变窄,中声区唱“a”母音此时要唱成“ao”,既有“a”的状态又有“o”的状态,声音再高一些要像唱“o”一样,音高到了f2、#f2时,“a”要像唱“u”一样。后来这位原本嗓音条件不怎么好的学生的高音同样唱得很好,很好的掌握了“关闭”技术。对于自然音域不是很宽的学生,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练好高音,才有可能把歌唱好,进入高声区后,还要始终强调声音变窄一些,更集中一些,气息却要始终坚持着。关于这一点,周小燕教授用了一个恰当的比喻:“声音越高,就要像高飞的风筝一样迎着风向上飘时,握在人手中与风筝相连的线必须相应地放长。反之,若脱手不管,风筝必被风吹走而拽落地面。歌唱的声音与气息的关系与此很相似,当声音往高唱时,若不送气跟上,声音就会被拽住,音高易偏低,或是高音成了难事,唱不上去。如果声音脱离了气息支持,就断了根,虚浮无力,像断线的风筝落了地一样。”我认为这是最恰当不过的比喻了,实践证明,要发出嘹亮、自如、潇洒的高音,时刻离不开气息的支持。
可是,前面提到的B类教师,在扩展音域这一问题上,是很含糊的,并不是顺理成章的。在中声区训练过程中,他就仅用了 “yi”、“ya”两个母音练习,从来没涉及到过其它母音。在换声区也并没有提到过“关闭”,“换声点”等问题,更不用说采用何种手段去解决唱高音的事了。现实中,这样的方法训练出的学生,因为没有解决好换声区的关闭问题,而无法唱高音,即使个别嗓音条件好的学生,能够唱出高音,其发声也不明亮、动人,甚至高音位置不统一,没有头腔共鸣,存在声区脱节现象。而自然音域本来就不宽的学生,此时唱到换声区以后,声音敞,要么就是用喉咙挤压,紧憋着喉咙唱,却怎么也突破不了高音。
四、总结
由此可见,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之重要。所谓“师父引进门”,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引”进门。如果教师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甚至是错误的引导的话,那么学生的“修行”就会枉费工夫了。
声乐教学是一门融技术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学术性很强的学问。作为教学的教师,不同于艺术团体的演员,既要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也要具有很强的艺术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声乐教学和其它学科一样,来不得半点含糊虚伪,是一项严肃严谨的工作,是关系到培育音乐人才,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事情。因此,从教师到学生,都应该严肃对待我们正在学习和专业的声乐艺术,不能把它作为一项一般活动或是差事来应付。
[参考文献]
[1]周小燕.声乐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3]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12.
邓玉涛(1979.10——)男,36岁,汉族,籍贯贵州余庆,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主要从事声乐,钢琴研究方向。
论文作者:邓玉涛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3
标签:声区论文; 声乐论文; 声音论文; 学生论文; 元音论文; 音域论文; 喉头论文; 《文化研究》2015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