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 武红涛
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5
摘要: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希望更好的实现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力工程;应用
引言
我国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际发展较晚,但是近些年来在实践领域也取得了各项建设性成果,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仍旧存在较大差距,所以需要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应用条件
(1)需要信息技术,电气自动化的有效运用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帮助,这是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得到完善的重要保障;(2)要依靠自动化电网和配电网技术,电网自动化需要逐步发展,因此,电力部门一定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融合进更多有关自动化电网方面的技术;(3)电气设备参数要设置合理。达到上述应用条件,可以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效果,使工作人员采集到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为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能够提升电网的运行能力以及运行的安全性。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优势
2.1不再需要建立控制模型
传统的自动化技术,在自动控制反面不是很精确,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必须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合理的进行技术更新,建立适合电力企业发展的自动化技术,提高其工作效率,保障产品质量问题。
2.2便于对电气系统进行调整控制
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缩减电气控制的时间有效的调节电力系统,最终加大工作的性能。另外,其还具备自我调节的作用,不需要专业化技术人员来进行实施,在很大程度之上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施远距离的控制技术,该功能为电力工程的自动化调控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电气企业发展的过程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仅可以提高其电力企业工作效率,还可以有效的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3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3.1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能够将电力系统运行产生的数据导入到相应的仿真系统中,进行仿真实验,然后根据仿真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仿真技术可以根据预设数据得到电力系统初步的工作状态,根据实验结果模型分析实际应用效果,然后基于此进行系统优化,降低了电力系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故障率。
3.2动态安全监控技术
动态电力系统监控技术,是一项通过计算机自主智能模拟技术,它的应用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并对随时收集的动态数据和设备状态级进行即时逻辑分析,从而判断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电力系统中的动态监控技术,其主要组成部分由,系统数据实时测量设施、系统数据定位、通信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并通过GPS技术进行数据链接,最终实现监控数据的实时同步互传。该技术不仅能够对电力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进行随时监测,同时也适应了当前电力系统由稳态化检测向动态化检测转变的目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检测奠定了基础,更使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向前迈进了一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实际应用
现阶段,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就是智能电网技术。此类技术在电气系统中的有效应用主要融入到电力系统运行各个环节中,促进电力系统网络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此外,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也至关重要。通过电网调度,能够对不同层次的电网进行分类,将各个基础电网设备有效连接成统一的整体,从而使得各项数据能够有效收集。进一步加强电网系统的实时监控,使得电力系统能够稳定、高效运行。
3.4PLC技术的应用
(1)电力系统的运行,利用PLC技术主要可以用来采集电力系统的各项信息数据,之后再针对这部分数据信息来进行处理,在其中优选出来有效的数据信息来分析,从而为其提供一个数据支持,最终促使在工作的过程之中达到智能化的面对。(2)系统的顺序控制针对电力系统之中各个模块的资料可以有效的利用PLC技术来进行控制,再和资料信息高度的融合在一起,就可以达到电力系统的顺序化控制,最终就可以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实现有效调控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动态式发展。(3)模拟闭环控制电力系统运行的时候,一般都会受到来自外界以及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应用PLC技术可以针对电力系统之中的闭环控制来实施模拟,这在很大程度之上有效的提升了工作人员在故障发生之维修的效率,且一旦出现任何的故障问题,那么模拟出来的闭环控制就会很快的分析并排除出来故障问题的所在,最终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充分的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4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4.1电网调度
电气工程自动化调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动化系统元件,首先必须要对原始的数据进行采集以及记录,按照在对周期数据积累的基础上对所采集的数据快速整合成模型对其对比分析,以此能够对电网的负载进行预测,将电控系统在运行以及调度中实现优化。电气自动化对于电厂的相关信息通道以及站端和中心服务器能够有效连接和反馈,同时自动化自身所面对的对象可视化也能够使得人工检测更加的方便。
4.2变电站及配电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就是通信、计算机及电子,将这些技术结合,就能够降低对人力资源的消耗以及员工的工作任务,同时也可以加强变电站工作的安全性以及效率。除此之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能够对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检查,以便确保工作期间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全新的设备去顶替传统的电磁装置,实现智能化的监控管理。变电自动化不仅可以完成对变电站的运行操作,同时它也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主要结构,以及实现现代化生产的主要环节。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提升,加强了变电站工作的安全性,使企业的经济收益得到了提升。
4.3环境调节设备
合理运用电气自动化的特点,对环境所产生的异常进行检测以及调控,能够有效的实现人工智能化,在这当中需要重视就是,需要在软硬件网络系统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密钥的重视程度,这就需要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内部的监控和控制,对资源优化配置。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提高,在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水平,而且也具备了良好的自动控制功能,从而加强了电力工程的工作效率。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者要积极创新,争取制定出更为完善的方案,使电力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剑敏.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解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22(11):201.
[2]陈仲立.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8):56.
[3]任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浅谈[J].科技传播,2012(06):31-32.
论文作者:赵伟,武红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3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网论文; 数据论文; 工作论文; 变电站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