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蓝天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城市居住景观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既要增加绿地面积,又要有一定的园林特色[又要具有地域特色],使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有一种亲和力[对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展现自然的亲和力],以满足居民的身心需要。但在实际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居住景观的建设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住区园林景观与植物配置的探究。
关键词:院城市居住区[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环境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汽车尾气、建筑粉尘等现象使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因此,如何保证生态平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加强城市绿化建设,这对于居住区的植物种植和景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打造小气候,构建区域生态平衡,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是城市居住区景观建设的核心内容。]
一、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1.1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的功能性
目前,与大多数城市居住小区相比,景观设计更加明显,有许多工程项目将单独进行园林设计,力求完善景观设计,效率高。在住宅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之初,应将景观设计纳入其中,以合理利用建筑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根据建筑面积的具体情况,一些植被的种植,以及一些观赏物的建造,使居住区得到了最大的绿化面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更多的在城市中聚集,以致于城市的各种土地资源的紧缺,公共绿地空间在被逐渐压缩,在此背景下居住区绿地空间反而成为了相对集中的小范围公共绿地空间,更多人以在居住区绿地内的活动代替原先的城市公园活动,这一变化将赋予居住区绿地相较于过去更多样、更完善的使用功能需求。]现阶段,居住区应更加注重功能的多样化[现阶段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更多的关注人的需求,赋予绿地多层次的使用功能]。设计师要做到人与景观的有效结合,即要满足景观设计的需要,又要充分发挥景观的特点和功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活动场所,同时也要建造一些屋顶花园,[要注重景观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要着眼于传统绿地空间,同时需结合地域实际情况,加入垂直绿化、墙体绿化、屋顶绿化等新颖的绿化形式,]提高居住区的美感。也可以融入景观设计中的水元素,水会给人一种灵巧的感觉,人们通过与水的接触,可以更紧密地感受大自然。还应注重硬景观与软景观的协调,如在车库、斜坡、广场的施工过程中,融入景观,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设计中应注重软硬景观的相互协调,在硬质景观中加入更多的自然元素,柔化硬质景观的线条。如融入水元素,水会给人一种灵巧、轻柔的感觉,通过与水的接触可以更紧密的感受大自然,从而使软硬景观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2注重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城市建筑建设中,我国倡导绿色环保政策,必须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引入绿色生态理念。过去,一些工业产业的生产[去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必须及时保护环境,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注意节约原材料,合理回收利用部分材料,以减少建筑废弃物,[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场地原有元素的有效利用,节约材料,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建设废弃物的产生。]减少部分污染气体的排放,不要随意丢弃建筑废弃物。统一处理。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评价一个住宅景观设计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它是否美观、典雅,更重要的是它是否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在城市居住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在对当地条件的响应上,创造了一个原始的景观设计团队[创造一个具有旧有风貌又有创新内容的居住区景观。]。现代城市住宅景观设计应做到科学、文化、艺术和外部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构建越来越稳定的现代生态社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每个市民都能充分感受到绿色的爱,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园。
1.3坚持以人为和本与共事性[共识性]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当城市居住区[去掉]景观设计面向人们的生活时,我们正在[只有]实现设计的人性化回归,才能真正实现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城市居住景观设计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人的客观需要和行为模式,既要继承上一代的设计精华,又要充分考虑现代人的实际需要。[既要充分考虑人的客观需要和行为模式,满足现代人的实际需要,又要继承项目地域的独有个性,充分利用项目地域各种元素。]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符号和印记,如果设计过程总是不能跳出古老的屏障,就不会有真正的进步和创新。因此,以商品房为例,不仅要强调环境资源的共享,还要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创造人工景观,使所有住户都能享受到优美的环境;同时,设计还应加强围护功能,特别是注重不同形状、丰富元素和营造安静庭院,给人一种归属感和温暖、简单的家庭环境。
二、居住区园林景观中植物的配置优化策略
在住宅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应体现多样性、配置结构、反映合理性和色彩季节等景观建筑的协调性。[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植物配植是其中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应考虑配植结构的多样性,植物搭配的合理性与植物的季相变化,同时注重于周边建筑的协调性。]
2.1根据植物的特点进行选择
植物品种不同,受气候、土壤、温度、光照等条件的影响。[植物品种不同受气候、土壤、温度、光照等条件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城市园林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根据气候和当地土壤条件选择,使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更好地生长。首先,植物选择要考虑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气候、水、温度、光照等条件,在选择植物时,要[去掉]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是否适合植物生长;其次,在选择植物时,要充分了解植物的形态和可塑性,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审美因素[要注重园林植物配植的审美需求,充分了解植物的形态和可塑性]。为了[去掉]了解植物的整体形态,进而分析植物的可塑性,是否可以借助植物创造不同的形态特征,可以从植物的生长特性、枝、叶、茎等方面来选择和配置植物的[了解植物的]可塑性;最后,考虑到植物特征的多样性,为了营造城市景观的艺术美感,我们应该选择多种植物进行配置。
2.2 合理利用植物资源进行配置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景观的美和艺术性。利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的特点,形成自然群落,对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应合理利用植物资源。
2.3 植物配置要与自然山林规律融为一体
为了实现景观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在植物配置中还必须将自然山林法[人工修饰]与自然山林法相结合,并利用自然山林法与植物法[人工修饰]相结合,实现精细、适宜、自然的整合。此外,在植物形态上,也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现有的客观环境改造,形成天人合一的美景。
2.4保证植物景观多样性
植物造景不仅为居住区提供了绿化功能,也是增强居住区美感和形象的重要途径。如果植物景观类型齐全,居住区的绿化工作就会带来很大的便利[更多的审美体验]。从这个角度看,植物多样性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改善环境的美丽[去掉],还可以减少噪音、风、细菌等影响。
2.4人性化理念下的景观设计
居民认为,社区是方便、安全的,这样的居住区是极好的。[居民认为好的社区不仅需要较高的安全感,能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服务,还需具有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某一地区的居民主要在中心广场进行日常活动,属于小区内的重要节点。为了提高广场的功能,设计者需要加强对植物景观的研究。通过对居民年龄的调查,使活动空间满足群体的需要,明确规划老年人、儿童、青少年、特殊人群的活动,并与绿化带划出分界线。特别是在交通专用道的划分、紧急情况和疏散问题的解决上,植物景观不仅没有成为交通的“负担”,而且为居民提供了更方便的条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谓的生活质量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如果居住环境是美丽的、绿色的,它能给人们带来轻松、陶冶般的享受,因此,居住植物景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植物景观是艺术,起到了绿化环境、美化空间的作用,如树木和植物的种植,使居住区景观增添色彩。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植物必须适应当地的环境,而普通的水果、蔬菜、花卉和植物是园林植物的首选,使居民能够充分感受到自然生物的物质资源。
参考文献:
[1] 徐州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开元四季小区为例[J]. 房张飞,田雨.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5)
[2] 居住区植物景观初探[J]. 冯晓迎. 农业与技术. 2015(24)
[3] 寒地城市高层居住区植物造景初探[J]. 李腾. 山西建筑. 2017(25)
[4] 浅析居住区植物空间组织手法[J]. 何菊,王梦超. 中国园艺文摘. 2016(10)
[5] 居住区植物景观特色[J]. 邵海丹. 现代园艺. 2015(12)
[6] 邵阳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研究[J]. 谢卓,和太平. 北方园艺. 2012(08)
论文作者:沈俊翔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植物论文; 居住区论文; 景观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论文; 环境论文; 绿地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