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教学、理解与提高: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师2013年研究活动综述_数学论文

言传、身教、领悟、提高——2013年江苏省高中数学青年骨干教师研修活动总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省论文,骨干教师论文,高中数学论文,活动总结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3年12月8-11日,在南京市中华中学举办了“2013年江苏省高中数学青年骨干教师研修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数学概念教学”,活动对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4“1.3.1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进行“同课异构”,活动方式为“三次备课,两次反思”.在此期间,笔者从备课、听课、讨论、反思、再备课等活动中感受颇多,尤其是与省内几位著名特级教师的谈话交流中领悟了许多,这必将成为今后个人专业成长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这里,笔者将在此次活动中的所看、所听、所说、所思留些许文字以作总结.

      一、言传:耐心讲解、谆谆教导

      本次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9日和10日下午的专家点评和释疑.韩愈在其《师说》中说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次活动中的几位专家就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全程参与了听课、评课、讨论、释疑的过程.让笔者感动的是三位老先生:张乃达、仇炳生、陈光立,他们都已达70岁的高龄了,但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对青年教师的关心,对数学课堂的关注,是让我们这些后辈感动的.

      1.对课的理解

      在这次研修活动开始前的5个月左右的时间,接到了李善良老师的E-Mail,布置了这次活动中的上课课题是“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对于这个课题,笔者刚拿到后感觉还是蛮好上的,毕竟10多年的教学中,已多次上过此课题,但是当自己开始静下来思考这个课该如何上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最初,笔者认为该课是概念课,无非是从“引入—概念生成—概念辨析—概念应用—课堂小结”这5个方面着手,要能够“出彩”的话,应该还是在引入部分.笔者也在网上查看了一些相关的教案和课件,绝大多数从“生活现象”引入,这应该是符合数学概念生成的规律——数学来源于生活,于是,笔者也从生活现象中引入该课题,有“冬去春来,四季变化”,有“日历变化”,有“潮汐变化”等具有周期性的现象可供选择,所以,笔者带着备好的第一稿教案来到南京.在9日下午的第一次讨论中,几位专家对从生活现象中引入该课题概念还是认可的,但仇炳生先生的一番话“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应高于生活”又让笔者对“生活引入”有了另一番认识,以下是孙旭东老师的点评,可以窥见一二:周期现象理解不难,但什么叫做“周而复始”现象?那当然是“知道一段,而知其全貌”.对于陌生的现象,要能从两方面引导:(1)周期性现象;(2)如何描述.关键是后者,要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变量在变时,另一变量呈周期性变化,这才是引入的关键,只要能做到这点,不管从什么生活现象引入,那就无所谓了.

      在第二次备课中,笔者在其他老师的影响下,准备从诱导公式引入,事实上,在第二天的4位老师上课中,也有以诱导公式引入,笔者也感觉这是正常的,因为教材在“三角函数周期性”前一节安排了“诱导公式”,所以笔者和其他老师都感觉应以教材为主,然而10日下午的讨论中,张乃达先生的点评让我对教材又有了一番更深的理解,这是他的话:(1)从整个这章来看,拿掉“诱导公式”这节不影响,而拿掉“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这节不行;(2)以前三角诱导公式是起到计算功能,现在仅仅是三角模型;(3)将这节课建立在诱导公式上,是主次不分.又一次的震撼,彻悟!

      2.对数学(数学老师)的理解

      在这次活动中,几位专家的见解让笔者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他们的思想让笔者有种“醍醐灌顶”的激动,更是对数学有一种新的理解,同样对数学老师有了一种全新的定义.张乃达先生对这节课的“问题设置”提出了一些看法:1)有问题要有问题链(串),问题分为课题性问题与导向性问题;2)要有中心问题——怎样用数学语言来刻画这个周期现象;3)问题的提出是在一定数学文化下提出,数学文化要表现数学家的眼光.笔者听到张乃达先生的话忽然想到了裴光亚老师对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个性理解:

      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应该具有文学家的情感,但缺乏文学家的浪漫;尊重科学家的实验,但缺少科学家的自信;推崇数学家的表达方式,但少了数学家的理性.他把情感引为动力,把实验作为过程,把理性视为目标.他始终不懈地引领学生向严格前行,而又总在避免严格.他相信观察与实验的价值,80%的时间都在作合情推理,却始终坚持证明的必要性.他用各种方式得到结果,诸如文学家的“直觉想象”、物理学家的“操作实验”,但只要有可能,都得证明.他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多少有点物理学家的作为;他讴歌数学之美,竭力让抽象的东西具体、让严谨的知识生动,多少有点文学家的韵味;他没有因为避免抽象而放弃对抽象性的欣赏,没有因为淡化形式而放弃对形式化的追求,他永远解不开的是数学家的情结.他兼容并蓄,好像没有自己.他既要美,也要实验,更要证明.他在每一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可以向每一个领域的专家讨教,但最为投入、不断钻研的还是教学.

      3.对数学老师教研(专业人生)的理解

      在讨论会上,几位专家也对这期省研修班的学员提出了做教研的要求和期望,比如“接受别人的意见和观点很重要”、“让别人的观点投进自己的设计中”、“教师的价值观”等等.笔者概括了几位专家从教学的认识和把握将教师的教学从低到高分为三种境界,每一境界又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境界是经验型教师:熟悉教学规范,掌握共性化的教学.

      ——第一层次,从不会教到能教;(初师)

      ——第二层次,从能教到会教.(知师)

      第二境界是技术型教师:驾驭教学规范,产生个性化的教学.

      ——第三层次,从教知识到教方法;(明师)

      ——第四层次,从胜任教学到高效教学.(能师)

      第三境界是研究型教师:超越教学规范,创造智慧性的教学.

      ——第五层次,既教书又育人;(良师)

      ——第六层次,从教的智慧到爱的艺术.(大师或教育家)

      所以,只有从教学中不断地发现学生、发展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才能迈向第三境界做研究型教师,才能在数学教研中实现当教育家的梦想.

      二、身教:行动示范、以身证言

      活动中让人难忘的是特级教师樊亚东老师的一节课,这节课印证了樊老师的观点:在一章背景、一本书背景、8本书背景、27本书背景下备课;弄懂课程目标,自己上课要有目标,结合学情抽象到何种地步?教风要自然、唯美.樊老师作为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4的主编,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是他这节课让人印象深刻的主要原因,他说:“教材应当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可塑性,应当让学生认识到教科书内容不是让他们被动地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而是提供一些供他们分析和思考的素材,提出一些供他们活动参考的建议.学生对教科书中某个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值得鼓励的.”

      以下是樊亚东老师的教学实录(简略):

      (1)T:看到课题,你认为今天上课有哪些关键词?

      S:y=sin x,y=cos x,y=tan x,周期,周期性,函数的周期性.

      (2)将书翻到第25页例1,请你们做.

      (隔2分钟)

      (3)T:这函数的周期是多少?

      S:1.5s.

      T:都知道了,那下课了!(学生大笑)

      ·概念生成

      (1)什么是函数的周期?(输入值的关系,输出值的关系)

      (2)有没有学过满足f(x+T)=f(x)的具体函数的例子?

      (3)周期定义.

      ·概念理解

      (1)若f(x+T)=f(x),证明:f(x+2T)=f(x);

      

      ·课后思考

      (1)肯定或否定

是周期函数;

      (2)已知f(x)满足f(x+T)=f(x),则h(x)=fx-1),g(x)=f(2x)是否为周期函数?

      三、领悟:领会深度、解悟真谛

      陈光立先生说:“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笔者以为前者是一个数学老师的教学艺术问题.作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笔者认为在于精心设问,引导学生作答.要知道“问题问了干嘛”、“不要为问题而问题”.引领性的问题最重要,这是因为第一个问题提得好的话,对后面的问题是起到逻辑性发散的.那么,作为概念课的引领性问题通常是引入部分的设计,一般情况下,引入部分的问题设计有两大渠道——知识结构性问题和应用性问题,前者逻辑性强,而后者应用性强,与生活联系密切,直观形象.例如,在本次活动中有些老师采用诱导公式一、二作为引入中引领性问题,这个课堂呈现逻辑性强,思维紧凑;有些老师采用生活中的“摩天轮”、“日历变化”等,直观形象,学生感觉亲切.对于两种引入方式谁好谁差,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价值观与课堂教学艺术了.

      四、提高:提升理论、高屋建瓴

      “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运动中的重要概念,“一流的教师就是有思想的教师”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也明确提出了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要求,大力倡导教师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体.

      “有思想”“有想法”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根基.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一点思想,对教育教学毫无自己的想法,是不可能自觉地走上教科研之路的.

      笔者在这次活动交流中彻底感悟到,“视野”“视角”“视点”应该是一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最重要的三个关键词.

      1.视野要宽

      一位学者曾指出,受过教育的人和没有受教育的人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比后者思想、视野更开阔.笔者认为,这一观点也同样适用于科研型教师和一般教师的区别.

      教科研视野决定教科研高度.从事教科研需要教师有一种“登楼观”,要强调教科研的“视野意识”,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方面,教科研对教师拓展视野、提升境界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宽广的视野反过来又会提升教师教科研的境界.

      拓宽教科研的视野、提升教科研的高度,一般来说有三个要素:一是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二是要与教师、教科研人员多探讨交流,三是坚持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而要拓宽教科研的视野,我们需要适时、适度“跳出”固有的甚至是固守的“自我小圈子”.我们很多教师从事教科研总习惯于将科研的眼光放在手边的几本教材上,放在自己的亲力亲为的课堂上,放在自己所教的几十个学生身上.当然,如果教师善于反思,这里面确实是有文章可做的.但是,我总觉得,这样的“圈子”可能小了一点,视野也未免狭窄了一点.为什么不“跳出自我看他人”呢?从“自我小圈子”里跳出来,去看一看、听一听他人对教材、对教学、对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那么我们的视野无疑就宽广了许多.

      2.视角要小

      一线教师的教科研,因视野所限、起点所限,不太容易形成“鸿篇巨制”,也不太容易建构出什么引领走向的教育教学理论,我们所做的更多的还应该是“行动研究”,贴近教师的日常教学实际,关注的是中小学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实践性问题,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研究的课题或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行为的目的.这是一线教师从事教科研的最主要的一个视角.

      教师的教科研,视角要小,讲求“小切口,深层次”;视角要巧,讲求“四两拨千斤”.要学会“庖丁解牛”,要由“所见无非全牛”逐步走向“目无全牛”.

      视野要宽,但视角要小,因为教师的教科研,最忌讳的就是“大而空”.即使我们的教科研瞄准的是“素质教育”“新课程”“均衡化”之类的大命题,在纳入我们研究的范畴时,也应该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开一个小一点的“切口”,使之具体化、小型化.

      3.视点要新

      真正的教科研,不是要让我们告诉别人一些人尽皆知的事实或观点,而是要我们努力去寻找那些可能还没有人知道的新的现象、新的发现,进而提炼出新的见解、新的观点.所以,教师从事教科研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拾人牙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的教科研一定是一项创新型工作,一定需要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参与.没有新思维,没有新发现,也就没有了教科研,“新”,永远是教师教科研乃至一切研究的生命线.

      视点出新,第一个要素就是“深”.如果我们的研究深入到尚没有人到达的程度,或在他人原有基础上再向下挖掘,就有可能出现新的“活水”.

      视点出新,第二个要素就是“反”.“反”就是站在对立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有时也可以“旧瓶装新酒”,诸如热点问题“冷”思考、传统问题“新”思考等等,不一而足.

      视点出新,第三个要素就是“换”.换一个角度重新思考某一个问题,或许就有了新的发现,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就像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概念教学,我们通常情况下都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上什么、怎么上”之类的问题,但是,如果换一换,站在“学生”的角度呢?情况可能会迥然不同.比较这两个角度的差异,我们会发现许多问题,深入下去,大有可为.

标签:;  ;  

演讲、教学、理解与提高: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师2013年研究活动综述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