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育“富足的灵魂”到培育“丰富的人性”到培育“富有人性的日本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道德教育政策的演变_人性论文

从培育“富足的灵魂”到培育“丰富的人性”到培育“富有人性的日本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道德教育政策的演变_人性论文

从培养“丰富的心灵”到培养“丰富的人性”再到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德育方针的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性论文,日本人论文,日本论文,再到论文,德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1)04—0001—0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在深化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把加强道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临时教育审议会(简称“临教审”)明确提出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培养儿童“丰富的心灵”方针之后,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简称“中教审”)继承临教审的思想,提出了培养“生存能力”的思想,强调培养儿童“丰富的人性”。第16届中教审又以第15届中教审的理论为基础,主张充实“心灵的教育”,确定了培养儿童“丰富的人性”的方针。教育改革国民会议进一步继承第16届中教审的心灵教育思想,确定了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方针。文部省最大限度地遵照临教审和中教审等的建议精神,对中小学的道德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依照有关报告,通过梳理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道德教育的方针、路线,探讨日本为构筑21世纪初叶的德育基础所作的努力,把握其将来德育发展的走向。

一、临教审的德育方针:在个性化教育中,培养儿童“丰富的心灵”

(一)临教审关于儿童心灵荒废的论断

回顾日本十几年来教育改革的历程,可以肯定地说,临教审制定的教育改革方针政策为日本80年代以后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其方针政策主要体现在分别于1985年6月26日、 1986年4月23日、1987年4月1日和同年8月7日发表的四次咨询报告之中。临教审的报告基于日本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荒废现象,“教育荒废”实质上是“儿童心灵的荒废”的判断,提出了培养儿童“丰富的心灵”的思想。

临教审在《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第一部分“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基本状态”的第二节“学校教育的荒废”中,专门论述了“教育荒废”问题。它认为,近年来,学校和教师不太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赖,其背后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荒废的事实”;“教育荒废表现为阴险的欺侮、儿童自杀、拒绝上学、青少年行为不良、校内暴力、家庭内暴力、偏重偏差值的激烈考试竞争、偏重学历、所谓的教师问题、体罚等。”指出:“以阴险的欺侮、校内暴力、青少年行为不良为代表的教育荒废,是儿童心灵的荒废,隐藏着与儿童人格的崩溃相关联的危险。”“问题的本质是,儿童在现在的家庭、学校、社会中,感到作为人的尊严、价值、个性和自主性没有受到尊重,感到被置于了种种心理的重压之下。”此外,报告在分析了产生“教育荒废”的种种社会原因之后,又认为“教育荒废”是学校教育的“副作用”。指出:“有关分析教育荒废现状的重要视点还在于,我国学校教育的划一、僵化、封闭的性质和偏重学历以及极端的管理教育等产生的‘副作用’,妨碍了丰富的人的形成,加重了儿童心理上的压抑感和欲望不满足感。”因此,为了解决“儿童心灵的荒废”问题,必须打破教育的划一性、僵硬性和封闭性,实行个性化的教育,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儿童“丰富的心灵”。

(二)临教审的“尊重个性”思想

临教审否定了划一、僵硬、封闭的学校教育体制,认为这是造成“教育荒废”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对于此,它提出了依照“重视个性”的原则从根本上改革教育的主张。

临教审把“重视个性”作为今后教育改革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在第一次咨询报告中集中论述了这个原则。在它看来,所谓“重视个性”的原则,就是打破以往教育中根深蒂固的划一性、僵硬性、封闭性和非国际性,确立“个人尊严、尊重个性、自由自律、自我负责”的原则。

临教审所说的个性,“不仅指个人的个性,还意味着家庭、学校、社区、企业、国家、文化、时代的个性。”它认为:“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个性,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个性,发挥自己和他人的个性,是一种贯穿于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的不变的理想。”可见,临教审所说的个性是范畴很广的。

临教审“个人的尊严、尊重个性、自由自律、自我负责”不可分割的观点和“了解、尊重、发挥自己和他人的个性”的观点,构成了其个性观中的道德价值取向。

(三)临教审对“丰富的心灵”的认识

临教审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有“真才实学”、“健壮的体魄”和“丰富的心灵”。显然,“丰富的心灵”是对道德方面的要求。关于“丰富的心灵”的内涵,临教审没有专门进行论述,但它主要从以下两个侧面述及了这个问题。

第一,在批判以往教育的弊端时,暗示了“丰富的心灵”的内容。临教审在第一次咨询报告中,批判以往的教育忽视了“尊重自由与个性、礼仪和自律、对他人的同情心、丰富的情操、个人与集体的协调、对大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心等”。在第二次咨询报告中阐述近代工业文明对造成“教育荒废”的影响时认为,近代工业文明使日本社会富裕了,但是也“导致了人类长期在逆境中培养起来的自立心、自制力、责任感、亲和感、同情心、感恩心情、对祖先的崇敬之心、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心、宗教心等衰退的结集,也带来了心灵的贫困。”在第四次咨询报告中,批判日本的教育“历来没有充分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个性,没有充分培养和尊重自主精神,在发挥个人的独特性与承认个人自由精神方面非常欠缺”,主张“今后的教育必须培养儿童的‘自由和自律精神’。”这实际上表明,这些被忽视的、衰退的、不充分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心灵”的内容。

第二,在阐述“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时,述及了心灵方面的内容。临教审在第二次咨询报告中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具有“宽广的胸怀、健壮的休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公共精神”的“世界中的日本人”)。在此后的报告中又多次重申过这个目标。在这个目标中包涵着对德、智、体三方面的要求,那么对道德(心灵)方面的要求如何呢?我们以第四次咨询报告为例作一说明。临教审在这次报告中论述“宽广的胸怀、健壮的体魄”时指出:“今后的教育,特别要认识丰富的心灵和健康的重要性,把最大限度地努力使儿童身心两方面均衡发展作为中心任务。……为此,应当培养儿童对人类和自然的热爱之心、同情之心和丰富的情操,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和体育活动来发展儿童的身心。”另外,在论述培养“自由、自律和公共精神”时指出:“要培养能够独自进行思考、判断、决定、负责的主体性能力、意愿和态度。”还要培养“为公共竭尽全力之心、为社会服务之心”和“尊重社会规范和法律秩序的精神”以及“对他人、他物和异质性、多样性的宽容之心”。此外,在论述“世界中的日本人”时,强调要具有“作为日本人的爱国之心”,培养“理解、尊重国旗、国歌所具有的意义的心情和态度”。

综上所述,临教审揭示了日本的“教育荒废”实际上是“儿童心灵的荒废”这一本质问题,把培养儿童“丰富的心灵”作为今后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第15届中教审的德育方针:培养“生存能力”,特别是“丰富的人性”

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继续深化其教育改革,其中中教审起到了主导作用。1995年4月成立的第15 届中教审提出的培养“生存能力”的思想成为了指导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生存能力”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其中包涵着“心灵”即道德素养方面的内容。

(一)第15届中教审关于“生存能力”、“丰富的人性”的思想

第15届中教审自1995年4月接受文部大臣“关于展望21 世纪的我国教育的应有状态”的咨询之后,经过审议,于1996年7 月发表了第一次咨询报告《关于展望21世纪的我国教育的应有状态》,其中明确提出了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生存能力”的思想。

第一次咨询报告在第一部分“今后教育的应有状态”的第三节“今后教育状态的基本方向”中比较集中地论述了“生存能力”的内涵。报告指出:“我们认为,今后的孩子们所需要的,是无论社会怎样变化,都能够自己发现课题、独自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地作出判断并行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和不断地律己、与他人相协调、同情他人之心、感动之心等丰富的人性。不言而喻,为了茁壮地成长,健康和体力是不可缺少的。我们把这些素质和能力称作为在今后变化激烈的社会中‘生存的能力’,协调地培育它们是很重要的。”由此可以看出,“生存能力”包涵德、智、体三方面的要素。显然,对道德素养的要求就是中间部分所说的“不断地律己、与他人相协调、同情他人之心、感动之心等丰富的人性”。换句话说,在道德规范上,要自律、协调、考虑他人;在道德情感上,要有“感动之心”;其最高要求是“丰富的人性”。

这个报告还对“生存能力”包涵的道德素质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指出:“感铭优良行为、憎恶错误行为的正义感,重视公正性的精神,珍惜生命、尊重人权的精神等基本伦理观,同情他人之心,慈爱之心,能为对方考虑、与之共鸣的温和之心,志愿服务社会等为社会作贡献的精神,也是构成‘生存能力’的重要支柱。”意思是说,“生存能力”中还包括正义感、公正心、尊重生命和人权、社会奉献精神等道德素质。这是对上一段论述的补充。

(二)培养“丰富的人性”(第15届中教审)与培养“丰富的心灵”(临教审)的联系

第15届中教审关于培养“生存能力”的思想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这一思想的提出有如下基础:临教审认识到以往教育的弊端造成了“教育荒废”,而“教育荒废”实质上是“儿童心灵的荒废”,因此大力提倡“尊重个性”、培养儿童“丰富的心灵”,认为这是消除儿童心灵荒废的根本举措。中教审把道德素质作为“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主张培养“生存能力”要坚持“尊重个性”的原则,是与此有直接关系的。

中教审关于培养“生存能力”的思想和临教审的“尊重个性”原则的联系可以从中教审报告的如下阐述看出:“在教育上,谋求尊重、发展每个人的不可替代的个性的重要性,此前曾强调过。但今后,为了培养‘生存能力’,也须更加坚持这种尊重个性的原则,就是发现不同孩子的个性化素质,积极发展其创造性。内在于尊重个性原则中的理念必须进一步得到重视,这些理念有自立心、自制力、自我负责和自助精神,还有与他人共生、对异质事物的宽容、与社会相协调等。”这段话,首先说在培养“生存能力”上,必须坚持“尊重个性”的方针,而“尊重个性”方针既是此前临教审四次咨询报告中反复强调的“重视个性的原则”。换句话说,第15届中教审关于德育改革的构想是以临教审的“重视个性原则”为基础的,后者为前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这段话的后半部分则说明了“内在于”尊重个性原则中的理念,即自立心、自制力、自我负责和自助精神以及与他人共生、对异质事物的宽容、与社会相协调精神等道德条目。这些条目实际上是“生存能力”中对道德要求的别样表述,二者具有相通性。给“尊重个性”赋予道德性涵义,是第15届中教审对临教审思想的发展。也就是说,临教审虽然反复强调重视个性、尊重个性,但是对其中的道德涵义没有道明,这项任务是由第15届中教审完成的。

另外,临教审虽然认识到了培养儿童“丰富的心灵”的重要性,但是它没有系统地阐明“丰富的心灵”的涵义,而中教审则规定了培养“丰富的人性”的内涵,为此,笔者认为,这是中教审对临教审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三、第16届中教审的德育方针:充实“心灵的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性”

第16届中教审于1997年8月成立后, 文部大臣向其提出了“关于从幼儿期开始的心灵教育的应有状态”的咨询。经过审议,于1998年6 月30日完成了咨询报告,题目是《关于从幼儿期开始的心灵教育的应有状态》,副标题是《为了培养开拓新时代的心灵——丧失培养后代心灵的危机》。这个咨询报告由前言和四章组成,整个报告的核心思想是充实“心灵的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性”。

(一)第16届中教审对道德危机的认识

第16届中教审的这次咨询报告是专门阐述德育问题的,这在中教审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中教审之所以对德育问题给予这么大的关注,是与它深切感到日本社会存在严重的道德危机有直接的关系。

中教审报告认为,日本整个社会存在道德低下的状况,正在面临着“丧失培养后代心灵的危机”。在成人社会,许多人不和儿童谈对新时代的理想,开拓未来的重要性;对应该向儿童讲述的价值观缺乏信任;对教养没有自信,不去努力追求;对培育儿童缺乏耐心。成人社会价值观、育儿观的混乱,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影响。

报告还认为,成人社会的以下风潮给儿童带来了巨大影响:①不考虑整个社会和他人,只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②缺乏责任感,把责任转嫁给别人;③只考虑物质、金钱等的物质价值和享乐;④缺乏追求理想和目标的动力,特别是不去为使社会更加美好做出诚挚的努力;⑤忽视余力的重要性,只重视便利性和效率性。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培养儿童“丰富的人性”,中教审要求在培养儿童心灵上负有重大责任的成人社会,要正视“丧失培养后代心灵的危机”,改变道德低下状况,拿出勇气和力量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以消除危机。除成人社会以外,家庭、社区和学校也要从根本上矫正各种弊病,该改的就改,想方设法作出努力。

(二)第16届中教审关于充实“心灵的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性”的思想

充实“心灵的教育”是这次中教审报告的核心思想。中教审主张:“(使学生)掌握‘生存能力’,培养(他们)开拓新时代的进取精神”。可见,培养“生存能力”是“心灵的教育”的目标和手段(这里所说的“生存能力”主要指的是其中价值观方面的内容)。

中教审认为,“生存能力”的核心是丰富的人性。第15届中教审没有对“丰富的人性”的内涵作出系统的阐述,而第16届中教审则具体地指明了它的内涵,即:①对美好事物和自然的感动之心等纤细的感受性;②重视正义感和公正性的精神;③热爱生命、尊重人权之心等基本的伦理观;④同情他人之心和社会奉献精神;⑤自立心、自制力、责任感;⑥与他人共生和对异质事物的宽容精神。

由上可见,第16届中教审思想的逻辑,是通过“心灵的教育”,使儿童掌握“生存能力”,核心是形成“丰富的人性”。

(三)第16届中教审对第15届中教审思想的发展及其与临教审思想的联系

如上所述,第16届中教审把德育作为中心议题,提倡“心灵的教育”,并把培养“生存能力”作为目标和手段。而且,它所说的丰富人性的内容就是“生存能力”之中价值观层面上的内容;二者在相关问题上的文字表述也有很强的相通性。可见,第16届中教审的“心灵的教育”思想是对第15届中教审培养“生存能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或者说第15届中教审培养“生存能力”中价值层面的要求构成了第16届中教审“心灵的教育”的内容。但应当指出,第16届中教审把第15届中教审曾经提及但没有系统规定具体内容的“丰富的人性”的内涵明确化、条理化、系统化了,这是第16届中教审的创造。

再就第16届中教审与临教审思想的联系而言,如前所述,第15届中教审明确提出了在坚持尊重个性原则的前提下培养“生存能力”的主张,这一主张是与临教审重视个性原则(即尊重个性)的思想直接相通的,而第16届中教审“心灵的教育”思想又是以第15届中教审培养“生存能力”思想为理论基础的,这样看来,以第15届中教审思想为中介,第16届中教审与临教审的思想就联系起来了。确切地说,临教审和第15届中教审都有探讨如何改善德育的强烈愿望,但是由于临教审重点探讨从整体上改革教育体制上的弊端,虽然提出了重视个性教育的主张,但没有明确提出加强德育的整体策略;第15届中教审注重探讨新时期人才的整体素质能力问题,对道德素质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对于如何培养这些道德素质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而第16届中教审则从充实“心灵的教育”的高度,对如何加强德育,培养学生哪些道德素质,作出了整体性把握。实际上,到第16届中教审提出关于心灵教育的咨询报告为止,临教审以来所追求的德育路线、方针被具体化了。

四、教育改革国民会议的德育方针,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

森喜朗上台以后,承袭前任小渊惠三内阁的做法,注重解决教育问题、推进教育改革,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强化德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作为了德育改革的重点。为了确定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他于2000年3月成立了首相的私人咨询机关——教育改革国民会议。 该会议于2000年12月22日发表了《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报告——变革教育的17条提案》。这个报告就四个方面提出了17条提案(这四个方面是:“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人”;“在新的时代,营建新的学校”;“教育振兴基本计划与教育基本法”),其中第一个方面的5条提案是专门针对德育的, 它们是:①认识教育的原点在于家庭;②学校对教授道德不能犹豫;③全体人员进行服务活动;④对发生问题的儿童的教育不能暧昧;⑤从有害信息中保护儿童。可见,这个报告把“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作为了德育的终极目标。这里根据该报告精神,对“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思想作一阐述。

(一)“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思想基础

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报告指出,虽然日本的教育曾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日本教育的荒废也是不能忽视的,欺侮、不上学、校内暴力、班级崩溃、青少年凶恶犯罪不断等教育上的种种状况十分严重,如此下去,社会将濒临难以维持的危机状态。

报告认为,所有教育的基础就是使儿童自律,同情他人,热爱自然,对超越个人力量的东西有敬畏之念,尊重传统文化和社会规范,培养他们热爱乡土和国家的精神和态度,同时掌握社会生活中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教养。正是以往的教育忽视了这个“基本”,才使得现在的教育出现了危机。为了克服危机,家庭、学校等整个社会都要为实现这种教育的“基本”作出努力。

(二)“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内涵

如上述所,教育改革国民会议就四方面问题提出了提案,而且把“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置于首要地位,提出了“培养儿童的社会性,促进自立,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主张。由此可见,它把“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作为了德育的核心理念。整个报告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内涵,但是从报告的下述论述中可以看出其对日本人的丰富人性的见解:“在使儿童自律、同情他人、热爱自然、对超越个人力量的东西有敬畏之念、尊重传统文化和社会规范、培养热爱乡土和国家的精神和态度的同时,掌握社会生活中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教养的教育,必须置于所有教育的基础地位。”也就是说,自律、同情他人、热爱自然、对超越个人力量的东西有敬畏之念、尊重传统文化和社会规范、热爱乡土和国家的精神和态度,是构成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所说的日本人的丰富的人性。

(三)教育改革国民会议的思想与中教审、临教审思想的联系

从教育改革国民会议对“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该会议继承了第15届和第16届中教审的思想,因为这两届中教审都明确提出了培养儿童“丰富的人性”的思想,而且从对丰富人性的解释来看,几乎没有超出中教审所阐述内容的范畴。但是,我们注意到,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明确地把“日本人”加进了它的提法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强化“日本”或“日本人”意识。其实,中教审在论述“丰富的人性”问题时,就是站在日本或日本人的立场上的,这是不言自明的,但教育改革国民会议刻意加上“日本人”这三个字,只能说它是意在强化民族主义意识。

与临教审和中教审一直强调个性相比较,教育改革国民会议则重点强调“社会性”。这说明,教育改革国民会议的德育方针的侧重点已经发生了转移。众所周知,临教审特别强调重视个性(或尊重个性)的原则,它所说的个性中包含了解、尊重、发挥他人的个性的思想;第15届中教审揭示了尊重个性原则所包含的理念,其中也有“与他人共生、对异质事物的宽容、与社会相协调”的思想;但临教审和中教审是把这种对社会性的要求当作个性之中的一部分来看待的,或者说在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上,主张后者从属于前者。但是,教育改革国民会议着重强调的是“培养儿童的社会性”。对于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五、德育方针的演变对日本道德教育的影响

从临教审提出四次咨询报告至今已经有十几年时间,日本的教育改革一刻也没有停息。那么,受临教审、中教审思想的影响,日本的道德教育发生了哪些变革呢?这里,我们加以简要考察。

临教审发表四次咨询报告以后,教育课程审议会(简称“教课审”)既依照其精神确定了改革中小学课程的基准。教课审于1987年12月发表的《关于改善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育课程的基准》咨询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面向21世纪,培养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心灵丰富的人”的方针。按照这一方针,1989年2 月文部省在修订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时(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从1992年度逐次实施),确定了如下三项基本方针:①谋求培养具有丰富的心灵、茁壮成长的人;②培养自学的欲望和能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③重视作为国民所需要的基础性、基本的内容,谋求充实发挥个性的教育。其中,第一项方针表明了对德育的要求。可见,80年代末期的第五次课程改革是在遵照临教审报告精神进行的。

第15届、第16届中教审发表的有关咨询报告90年代末日本中小学的第六次课程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1998年7月, 教课审发表了《关于改善幼儿园、小学校、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盲学校、聋学校和养护学校的教育课程的基准》的咨询报告。这个报告明确指出,教课审充分注意到了第15届中教审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生存能力”的观点,也注意到了第16届中教审关于充实心灵教育的有关审议。该报告确定了此次改善课程基准的方针,即:①培养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以及作为活跃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的觉悟;②培养自学、独自思考的能力;③在开展轻松的教育活动之中,切实贯彻基础、基本的原则,充实发挥个性的教育;④各学校设法推进有特色的教育,在办学上特色化。其中,第一项方针表明了对德育的要求。文部省于1998年12月和1999年3 月分别公布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它们从2002年度逐次实施),从而使这两届中教审咨询报告的精神具体化、制度化了。

另外,自1997年初日本政府把教育改革作为“六大改革”之一以后(其他五大改革是行政改革、经济结构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社会保障结构改革、财政结构改革),文部省于1997年1 月制定了《教育改革计划》,并先后于同年8月、1998年4月两次修订。这个计划把“培养丰富的人性与革新教育制度”作为首要内容,而且在其中明确提出了“培养丰富的人性——充实‘心灵的教育’”的观点。显然,这项反映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中教审的有关精神确定的。

教育改革国民会议对如何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提出了五条提案,期望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共同为此作出努力。该“会议”的精神对日本的道德教育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拭目以待。

〔收稿日期〕2001—02—16

标签:;  ;  ;  ;  ;  ;  

从培育“富足的灵魂”到培育“丰富的人性”到培育“富有人性的日本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道德教育政策的演变_人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