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岛 066000
摘要:在现阶段,生态城市的概念成为了大家的共识,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在国内业已蔚然成风,进一步提升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水平,是当下的迫切工作,这是为人民群众营造适宜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生态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展开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研究
1城市规划引进“生态城市”理念的重要意义
城市规划主要是指规划人员运用宏观的战略思维,在某一段特定时间对城市的整体或者某一部门做出详细的规划与安排,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的良好运转。从事城市规划的相关人员一定要将生态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规划之中,以此来确保城市规划能够真正展现出生态化、科学化的特征。
1.1建立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
在展开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生态城市是必须要融入其中的规划理念,简单来说就是要通过可行的设计来将城市与自然整合起来,这就为城市的发展定下明确的方向。当下社会强调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农业发展都紧紧盯住绿色这一字眼,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引进“生态城市”理念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决定。
1.2生态城市的引进,能够让城市规划更加的合理,更加的科学
当前时期,我们国家城市发展的速度是较快的,而这也带来了多种多样的问题,环境遭到破坏,交通出现阻塞等。若想使得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化解,那么在对城市进行规划之时,就一定要将生态的理念渗入其中,使得城市发展能够更为和谐。当生态城市得到认同,并付诸于实践之时,城市的规划才会更具可行性,发展也就更加有序。
1.3生态城市概念的引入,能够使得城市建设增加“人情味”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而言,其对所居住的城市是不是有认同感,这是由城市所提供的居住环境所决定的。随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对城市的感情则越来越浅,而生态城市构建,正是一种理想的城市建设,其将文化、经济、历史等融入其中,使得城市展现出一副整体化发展的画面,进而提升了城市的舒适感,人们的生活更为便捷,认同度自然也就大幅提升。
2城市规划设计中需要解决的生态城市规划问题
2.1绿地面积不足问题
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城市生态规划问题,尤其是规划布局问题。多数城市在生态城市规划方面,存在着整体规划布局不佳问题,以及绿地面积不足问题。主要表现为绿地建设呈现点状分布,而且缺乏片状森林,结构分布不合理问题较为严重。
2.2生物多样性缺乏
各地区均在积极的建设生态城市,就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实际来看,单纯的为了追求美感的设计较多,而城市生态环境从空间以及结构方面,存在着群落分层缺乏问题,比如单类树种孤立种植问题,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稳定性较强的乔木与灌木等结构稀缺,进而使得城市生态绿化高度雷同,难以充分的反映出城市人文特点,同时也难以充分的发挥园林绿化的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生态城市建设科学性较差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以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性。但是多数城市生态城市建设中,均存在着物种设置不合理问题。多引进外来树种,忽视了本地树种的培育,使得本地树种越来越少,难以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缺乏文化底蕴。同时城市公路绿地分布不均,而且建设滞后,未能因地制宜的种树,难以发挥环境效益。病虫害问题较为常见,使得城市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进而造成城市生态失调,使得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费用不断增加。
3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设计应用
3.1做好源头规划工作
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做好源头规划设计,为城市生态环境,留有可持续化发展空间。在进行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要注重保留城市原有的自然风貌与人文历史风貌,同时需要珍惜城市透景线。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要留有生态廊道,以实现显山露水。在规划前,需要做好实地考察工作,明确城市生态资源,挖掘城市生态建设亮点,同时需要做好绿地网功能的深化,深化绿廊骨架充实功能。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需要从多维度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无论是何种工程规划设计,均需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基于生态基本理念与前提。
3.2绿色城市交通规划策略
在城市的交通方面,绿色的交通规划主要是指不依赖于机械工具的出行方式。现代城市的发展促使城市规模的不断把扩大,给交通规划带来了更大的工程量,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又为交通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首先,需要规划与建立相应的城市交通轨道线路,通过地铁等方式连接城市各处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城市的公共交通基础建设,在推动交通发展的同时也为城市的生态做出贡献。其次,要大力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网络。最后就是提倡人为本的城市运行活力的便利与低碳的出行方式,以步行以及自行车的出行为主导。
3.3自然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自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自然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然而由于人类的忽视,现代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持续加重。因此在城市的生态规划设计中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规划与保护。合理地分析自然资源的作用,不断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环保的方向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4 实现经济生态化
城市生存与发展与经济活动,有着积极的关系,对此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需要重点关注经济总量提升,同时要重视经济发展质量。尤其是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循环利用,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需要加快推进工业生产清洁化,进而减少废物排放,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加强对新型绿色能源与原料的使用,通过有效的途径来提升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要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要予以调整,使得产业链条继续延伸,产业深度得到拓展,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要对环境污染予以重点关注,尤其是要保护好自然资源,切不可盲目开发。
结语:
由上可知,现今中国城市发展的速度是较快的,人民群众也更具关注城市规划的问题,为了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规划之时要将生态理念落实在其中。除了要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予以关注以外,生态工程也是不能有丝毫放松的,公园、绿地的建设必须要重视,其他的各项功能分区都要配合生态城市的这一理念,这才能够建设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大都市,才能让我国的城市建设更加的合理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高盛鑫.生态城市协同治理对策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6.
[2]樊晓荣.论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J].低碳世界,2016,13:170-171.
论文作者:刘冠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理念论文; 绿地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树种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