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因素对中国乡镇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中国论文,对策论文,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按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也同时暴露出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把乡镇企业纳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才能使乡镇企业更好地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乡镇企业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发展乡镇企业是推动中国由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是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由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以雄辩的事实证实了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推动中国由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农村积蓄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是由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重要标志。也可以说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过程,就是由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过程。就中国国情而言,乡镇企业的发展必将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主要途径。1986~1989年,乡镇企业已经累计安置了农业剩余劳动力2391万人。据劳动部门根据样本调查的数据推算,1994年仍有农业剩余劳动力1.1亿人。①乡镇企业将是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乡镇企业的发展,打破了农村传统产业结构的格局,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从1978年到1995年,随着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突出变化。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所占比重逐渐缩小,农村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明显扩大。农业总产值1978年为1397.00亿元,1995增加到20304.86亿元。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1978年占73.91%,1995年下降到22.79%。农村工业总产值1978年为385.3亿元,1995年增加到51259.2亿元。农村工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1978年为26.29%,1995年上升为77.21%。②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推动了传统农业的改造,也加快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乡镇企业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需要有一个资金积累过程,就中国大多数地区而言,这一资金积累过程只能由乡镇企业承担。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和电气化,促进了农业内部分工,加速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农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观念,增强了农民的商品意识和开拓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实表明,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乡镇企业发展已暴露出若干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悖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中国农村的工业化进程,加速了中国由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步伐。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相悖,主要表现为:
(1)生产效率低,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乡镇企业作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近期必然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外延扩大为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一定限制。许多乡镇企业管理粗放,设备简陋,科技含量低,也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1995年全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为9.374万元,乡镇工业劳动生产率为6.776万元,乡镇工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全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72%。③生产效率低,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2)科学技术水平低,导致自然资源利用的不可持续性
乡镇企业是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迫切需要产业转移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乡镇企业劳动力的主要来源,这就决定了乡镇企业劳动力群体素质不高,科学技术水平低。许多乡镇企业管理粗放,技术含量低,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在生产过程中加剧了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不可持续性。
首先,表现在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一些乡镇企业由于劳动力素质低,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产业,小煤矿等各种采矿业一度成为各地乡镇企业的主要产业之一。据统计,1978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原煤9073万吨,1991年增加到29931万吨,增加2.3倍。1978年全国乡镇企业生产水泥322万吨,1991年增加到7084万吨,增加11倍。④小煤矿和石灰石采矿点多为露天开采,盲目性很强,回收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停产后又不采取任何措施,对地表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160万KM[2],目前已增加到375万KM[2],土地资源遭受巨大损失。
其次,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低。福建省是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对资源利用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福建省小造纸厂有500多家,由于工艺落后,管理粗放,吨纸耗水量是国有大厂的10倍,吨纸耗原木量是国有大厂的2.3倍。⑤多数乡镇企业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对煤炭的利用率远低于城市。城市对煤炭的利用基本以型煤为主,在工业窑炉中使用型煤,一般可节煤15%,而乡镇企业很少利用型煤。
第三,表现为耗能高。据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对乡镇企业耗能状况的研究,乡镇工业平均万元产值耗能4.87吨标准煤,国营大厂为3.29吨标准煤,乡镇工业万元产值耗能比国营大厂高48%。耗能高实质就是对资源的浪费。
许多乡镇企业实际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替代人力资源质量低下,其结果必然加剧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不可持续性。
(3)资源利用率低,导致环境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实质就是未被利用的资源。企业对资源利用率越低,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越多,对环境的污染就越严重。许多乡镇企业由于受技术水平和资金的限制,很难做到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设施与生产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尤其边远山区的一些小造纸、小冶炼、小土焦、小化工、小水泥,不仅生产工艺落后,而且根本就没有任何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直接排放,造成周围环境严重污染。1990~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由24亿吨增加到47亿吨,年均增长14.4%;废气排放量由1.26万亿米[3](标),增加到2.60亿米[3](标),年增长15.6%;废渣产生量由0.64亿吨增加到1.3亿吨,年均增长15.2%。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的主要污染源。⑥21世纪中国环境污染的重心将有可能由城市转向农村。
3.乡镇企业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推动中国由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已经发挥了突出作用,乡镇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继续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腾飞是不容置疑的方针和策略。为更好地发挥乡镇企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对已经暴露出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为此,乡镇企业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根据中国国情,乡镇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乡镇企业应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集约化经营,实现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乡镇企业应使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使可更新资源的更新与人口增长相协调,使短缺资源与过剩人口的矛盾逐渐缓解,实现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
(3)乡镇企业应促进人口与环境发展相协调,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环境效益,实现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人口因素对乡镇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
乡镇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人口因素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人口因素对乡镇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
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而使全国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化,是乡镇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由“一、二、三”向“二、一三”和“三、二、一”转变。乡镇企业的发展,尤其乡镇工业的发展,表明农村产业结构已经向“二、一、三”过渡。从产业结构的数量标志,即产值和就业比来看,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人口因素对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构成看,目前乡镇工业基本是全面摹仿城市的传统工业,对高新产业很少涉及,说明乡镇工业受技术条件限制,产业结构还只能处于低级阶段。
乡镇企业中的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层次较低。多数为第一层次的商饮服务业,较高层次的第三产业还很薄弱,市场信息、科技服务还没有配套。在信息服务系统中,邮电、通讯和信息处理还很落后。在科技服务系统中良种繁育、科技咨询和科研推广等还很难适应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乡镇工业和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处于低级阶段,与人口素质具有直接关系。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农林牧渔业在业人口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只占0.0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4.26%,而文盲半文盲却占14.93%,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3年,只相当于小学文化水平。从这样的劳动力群体中转移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很难胜任高新产业和高层次第三产业的要求,因而,人口因素制约了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乡镇企业全面摹仿城市传统工业,也是乡镇企业劳动人口素质低的必然结果。由于劳动人口素质低,缺乏因地制宜开发当地资源优势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因而只能摹仿城市传统工业,结果导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趋同,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
2.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
乡镇企业目前主要是以资金、物资、尤其是人力的投入,实现数量、规模、速度和产值的增长。这是典型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对质量、效率和效能重视不够,与可持续发展相悖。乡镇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应该注重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和生产集约化,实现稳定、加速和持续发展,即由外延式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内涵式集约型增长方式。
乡镇企业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会受到资源、人口、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人口因素的制约首先是就业压力的制约。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在1.1~1.3亿之间,乡镇企业是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乡镇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只能采取外延增长方式,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巨额资金,全国80%以上乡镇企业要扭转资金不足的局面,也只能最大限度地依靠劳动成本低的优势,去吸引资本,引进技术,换取资源。因此,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乡镇企业发展的选择,也只能以外延式为主,逐步向内涵式集约型过渡。人口就业压力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速度。
其次是人口素质的制约。高素质的劳动群体是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只有高素质劳动群体,才能掌握高新技术。只有现代化的设备而缺少高素质的劳动群体,不可能进行集约化经营。对于以农业剩余劳动力为主要劳动力来源的乡镇企业来说,低素质劳动力供给有余,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不足。不仅工程技术人员、高水平经营管理人员供给不足,经过一定培训的技术工人也同样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发展的需要。劳动力群体素质不高,制约了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三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产业转移模式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离土不离乡”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这种产业转移缓解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发展。但问题是造成了乡镇企业布局过于分散。据有关资料,在1992年2079万个乡镇企业中,92%分布在自然村,7%分布在建制镇,1%分布在县城。布局过于分散,道路、供电、供水等公共设施建设,加重了企业负担,带来了投资的不经济性。偏僻地区的乡镇企业,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不便于开展专业化协作,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离土不离乡”的产业转移模式造成的乡镇企业布局分散,不利于生产集约化的推进,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制约
人口因素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制约,首先表现在低素质劳动力对资源的低效利用和破坏。在山区,尤其是矿区,采矿业是乡镇企业的主要产业部门之一。据统计,乡镇企业的矿产品产量已占全国矿产品产量的1/3。但由于劳动力素质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许多小矿业的采矿、选矿均以土法进行,回收率低,造成资源浪费。有些小煤窑回收率仅占10%左右,90%左右的资源白白浪费掉。尤其具有多种用途的共生矿,不能做到综合开发、综合加工,只能单一开发,而把其它共生矿物做为废物排掉,造成许多珍稀矿物资源的浪费。
其次,表现在低素质的劳动群体不能使潜在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表现为现实和潜在两种形态。如在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可以充分发挥草原的现实资源优势。对畜产品进行深加工,又可以把蕴藏在畜产品中的潜在资源优势充发挥出来。但对各种资源的深加工要求更高的科学技术,许多乡镇企业受人力资源素质的限制,很难把潜在资源转变成现实资源。这实质也是对现实资源的浪费。
第三,表现为低素质的劳动群体,导致产业结构趋同,造成资源浪费。由于劳动力素质低,适应能力差,导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趋同。小矿业、小冶炼、小水泥等遍地开花,就是这种产业趋同的具体表现。产业趋同的后果必然增加对资源的压力。这类乡镇企业对资源利用效率本来就不高,趋同行为更加剧了对资源的浪费。这种行为既与人口素质有关,也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关。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乡镇企业,更加大了产业结构趋同造成的资源浪费。
4.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人口因素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首先表现在人口素质低,环境意识差,导致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发生与人们的环境意识有直接关系。许多乡镇企业的管理者环境意识淡薄,往往只顾眼前和局部的经济效益,不考虑长远和全局的整体利益。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即使有治理能力,也不加任何治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
其次,表现为人口素质低,科学技术水平低,缺乏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防治环境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全方位多层次的治理措施。要加强对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对产生的废弃物要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尽量减少向环境排放。所有这些,都需要有素质较高的科学技术人员掌握先进的环境治理技术,需要有素质较高的环境管理人员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共同完成。许多乡镇企业还不具备这样高素质的劳动群体。乡镇企业劳动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制约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离土不离乡”的产业转移模式导致乡镇企业高度分散,增加了对环境治理的难度。乡镇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技术水平较低,要每一个企业都单独建立污染治理设施,是不切实际的。比较现实的办法是对有共同污染物的企业,联合治理,但由于分布过于分散使联合治理也无法实施。
三、乡镇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采取的人口对策
乡镇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从经济体制、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和人口发展等多方面采取相应对策,这里只拟从人口发展角度提出如下措施。
1.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总量分流
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巨大压力,使乡镇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受到严重制约。为此,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总量分流,应作为推进乡镇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对策。
首先,应加大农业开发的深度,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就全国而言,农业资源的开发还有很大潜力,宜农荒地、宜林荒山、海水和淡水养殖等都有潜力可挖。只要制定相应政策,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产业比较效益的差距,进行农业深度开发,使农业自身消化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是完全可能的。
其次,应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就业渠道。随着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应逐步健全播种、机耕、施药、收割、运输、仓储等服务体系。良种繁育和农业科学技术普及网络也应逐步完善。这既是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应作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第三,组织垮地域流动,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分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垮区域流动提供了先决条件。通过跨区域流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业剩余劳动力对乡镇企业的压力。
第四,适当放宽城市人口增容政策,增加城市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量。中等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效益和辐射功能,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是中国实现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中小城市的发展需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补充,所以,中小城市应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吸纳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创造条件。
第五,积极发展劳务输出。劳务输出不仅可以开拓就业渠道,也可以增加外汇创收,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通过劳务输出,减轻乡镇企业就业压力。
2.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变人口压力为人口动力,是乡镇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首先,应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切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只有切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才能保证新生劳动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乡镇企业提供较高素质的后备人力资源。目前一些乡镇,尤其边远山区,还未能使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经费不足,家庭生活困难,无力供子女上学,或不愿让子女上学。所以,要切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必须设法增加教育投资,除继续增加地方财政的教育拨款之外,还应广开渠道,鼓励集体和个人对教育投资。
其次,应调整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教育。一方面应增设职业学校和各类中专,为乡镇企业培养后备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强化成人教育,加强对乡镇企业在职人员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高乡镇企业在职人员素质,增强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适应能力。
第三,应建立正确的消费导向,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在广大农村应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式由物质资本消费型向人力资本消费型转化,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率。引导人们的精神消费由消遣娱乐型向知识技能提高型转化。为此,应积极组织有关部门把图书、报刊送到农村,建立健全科技咨询网络,为农村人口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创造必要条件。
3.制定鼓励农业剩余劳动力彻底脱离农业的有关政策,使乡镇企业相对集中
“离土不离乡”的产业转移模式,导致乡镇企业分布过于分散,带来难于形成规模效益、污染难于治理、延缓城市化进程等一系列弊端。因此,应制定鼓励农业剩余劳动力彻底脱离农业的有关政策,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使乡镇企业分布集中,加速城市化进程,使环境污染尽早得到有效治理。乡镇企业相对集中还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提高人们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性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目前还远没有为更多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这是人们现实行动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的重要症结。所以,应运用各种宣传手段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使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使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应在不同类型地区建立可持续发展典型企业、典型乡镇,运用其示范作用加强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增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