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宜章县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宜章 424225
【摘 要】目的:观察对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多巴胺、呋塞米与硝酸甘油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一2016年5月间治疗的142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研究,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分别7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给予治疗组多巴胺、呋塞米与硝酸甘油联合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76.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运用多巴胺、呋塞米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会把帮助患者及时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生存质量,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多巴胺;呋塞米;硝酸甘油;效果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呈现为纤维化、黏连、钙质沉着等现象,逐渐导致心脏功能受损,最终出现心力衰竭[1]。通常情况下治疗该病的原则是帮助患者把疼痛有效减轻。为讨论对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硝酸甘油治疗的效果,选取2014年5月一2016年5月间治疗的142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治疗的142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研究,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经心脏彩超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把14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组分别71例。其中治疗组,男性40例、女性31例,年龄在52-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8±5.08)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4.5±1.8)。其中对照组,男性43例,女性28例,年龄在50-78岁,平均(59±6.3)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4.6±2.0)年,包括35例心肌病患者、42例冠心病患者、1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9例瓣膜病患者、18例扩张心肌病患者,19例其他疾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基础疾病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症状和体征 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闷、发绀、水肿以及尿量减少等临床症状,无瓣膜血栓和风湿活动的症状。心脏彩超检查发现,有一单的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或合并多瓣膜病,并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右心增大。心电图检查可见窦性心律,心房颤动以及ST-T段改变,心功能等级3-4级。胸部X线检查测心胸比0.6-0.9。
1.3治疗方法(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治疗。患者入院后及时按照其临床表现保证绝对卧床治疗,对其使用利尿剂、洋地黄静脉注射液、抗感染、吸氧、维持酸碱平衡、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2)治疗组 给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取40-80mg多巴胺(生产企业:江苏亚邦强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366)、10-20mg呋塞米(生产企业:湖南五洲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79)、5- 10mg硝酸甘油(生产企业: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围药准字:H20057216)溶于葡萄糖注射液中实施静脉滴注治疗,1次/ld。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变化,如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按照实际情况适当减少药物,如有低血压现象可适当加用多巴胺剂量。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显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体征和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改善2级或以上,复查胸部X线心胸比明显减少;有效:患者临床体征症状有所减轻和好转,心功能有所改善,改善1组复查胸部X线心胸比较治疗前有所减少;无效:患者临床体征症状、心功能以及心胸比未有所变化,病情甚至有反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l4.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联合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6.1%,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发展末期为心力衰竭,是致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关键内容是早期诊断、治疗,从而把死亡率有效减少[3]。现在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是积极预防感染,控制感染性心内膜炎出现及发展,从而减缓及预防心力衰竭疾病发作[4]。临床上如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出现水肿、呼吸闲难及疲倦等症状,则要及时警惕及确诊患者是否存在心力衰竭。目前治疗该病的原则是积极控制病因,加强心肌收缩力、心排血量,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患者心脏负荷。
本研究中对患者分别使用常规治疗及加用药物治疗。研究发现,虽然常规方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部分控制,但是治疗效果一股。我们对治疗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呋塞米和硝酸甘油进行治疗,研究发现多巴胺药物会使患者循环阻力有效下降并且增加肾血流量,可把患者心脏负荷有效降低,从而将其心功能有效改善;呋塞米药物属于强效利尿剂,对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较低患者有良好效果,但是使用过程中要按照其实际情况为患者适量补充钾盐治疗。而硝酸甘油则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常见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扩张患者肺血管及容量血管,减少肺动脉压及心静脉压,将患者心输血量有效增加,将其运动功能有效改善[5]。
经本次研究,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1%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P<0.05,具有统计意义。因此,对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运用多巴胺、呋塞米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帮助患者及时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生存质量,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春颖 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硝酸甘油治行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 5(9):43。44
[2] 张惠琪 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硝酸甘油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行效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0):69—70
[3] 郭丽泉 4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尿治疗分析[J] 吉林医学,2012,33(1 8):3940。394l
[4] 许元勋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20例临床行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2):68—69
[5] 刘巨华,刘俊,丁波东,等.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21):43—44
论文作者:周平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硝酸甘油论文; 多巴胺论文; 心脏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症状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