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对奶牛专家说要小心_奶牛论文

黄牛对奶牛专家说要小心_奶牛论文

黄牛改奶牛专家说要慎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说要论文,黄牛论文,奶牛论文,专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核心提示:河南省肉牛存栏较多,而奶牛存栏较少,奶牛的增长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于是,有人提出用奶牛的冻精给黄牛配种,使黄牛生下奶牛(即通常所说的黄牛改奶牛,简称“黄改奶”),以此来迅速提高奶牛数量。在河南省个别地方出现了黄牛改奶牛的热潮,一些媒体也觉得将黄牛改奶牛比较新鲜,从而进行夸大化的炒作。为了使广大养牛场(户)对“黄改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记者近日走访了河南省内一些畜牧专家,请他们谈谈对“黄改奶”的看法———

“黄改奶”要有组织进行

省奶牛繁育中心主任刘伟: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我省奶牛业快速发展,奶牛存栏量和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牛奶缺口仍然很大。“黄改奶”虽然能暂时增加一定的奶牛数量,但周期太长,因此要慎重进行。规模良种奶牛繁育场不适宜搞“黄改奶”,应采用现代化的育种技术进行快速扩繁。农村部分地区需要进行“黄改奶”的,应在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下,由畜牧主管部门和龙头企业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不能一哄而上。同时,技术服务要跟上,要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和畅通的销售渠道。从长远来说,为促进我省奶牛业健康发展,应不断建立和完善奶牛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育种水平,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加速牛群的遗传改良步伐。

“黄改奶”不是唯一出路

省畜牧局改良站种畜禽调剂中心主任宋洛文:我省牛奶市场缺口较大,发展奶牛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如果使我省人均占有奶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就需要增加12万头奶牛的存栏量。目前,我省奶牛种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但增加奶牛数量的出路有很多。“黄改奶”需要用荷斯坦奶牛与本地黄牛进行三代以上的级进杂交,才能使杂交后代的产奶量接近荷斯坦奶牛产奶量的70%。因此,“黄改奶”不是增加我省奶牛数量的唯一方法,胚胎移植是比“黄改奶”更先进、更科学的一种增加奶牛数量的方法。与正常繁殖相比,利用超排和胚胎移植可使优良奶牛的繁殖率提高20倍,如再利用胚胎分割、胚胎性别鉴定等现代高新胚胎生物技术,良种奶牛的繁殖潜力还可大幅度提高,奶牛的遗传改良速度可较使用常规方法加快 20~30年。

不是任何黄牛都可改成奶牛

省畜牧局兽医防治站副站长张志凌:“黄改奶”也不是说改就改,可以把任何黄牛都想当然地改为奶牛的。有的农民错误地认为随便用黄牛就可以改为奶牛,有的甚至用役用牛或淘汰的母牛搞“黄改奶”,结果往往以失败而告终。适宜搞“黄改奶”的母牛最好是乳肉兼用型牛,如西门塔尔牛或其杂交后代,役用牛不适宜搞“黄改奶”。西门塔尔牛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寿命长,产乳、产肉性能高的特点,西门塔尔杂交母牛具有乳肉兼用的特点,成年牛年产奶量一般在2500公斤左右。依据动物遗传育种有关原理可以预测,用荷斯坦奶牛冻精与西门塔尔杂交母牛(二至四代)冷配所生的奶牛年产奶量可达4000公斤,而与其他役用黄牛冷配所生的奶牛产奶量则很低。

靠“黄改奶”发不了大财

省畜牧局高级畜牧师赵国明:“黄改奶”在我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人进行尝试,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省对“黄改奶”的政策是既不“大力提倡”,也不“坚决反对”。近期我省不断从国外引进产奶量较高的优质荷斯坦奶牛,且随着我省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的建立,为片面追求奶牛数量而进行“黄改奶”似乎已显得没有必要。“黄改奶”后,其产肉量和产奶量相对于黄牛来说均有一定的提高,但比奶牛来说则相差甚远。用奶牛冻精配黄牛后,其第一代杂交后代的产奶量仅仅会比黄牛提高1/5~1/4。因此,靠“黄改奶”去发卖奶财是不现实的,也赚不了大钱。但“黄改奶”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它毕竟使黄牛的产奶量有了提高,养牛户可以更好地用来育犊,使犊牛不缺奶,可以健康茁壮地生长。

“黄改奶”等于“拔苗助长”

河南农大的一些专家教授认为,“黄改奶”违反了奶牛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违反了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违背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走了一条畸形的路子。“黄改奶”看似一条提高奶牛数量的捷径,但其实却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国内外搞“黄改奶”的早已有之,但很多都以失败而告终。其实,用奶牛的冻精冷配黄牛所得的后代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奶牛,只能算是“非黄非奶”的“假奶牛”。一方面是改后的牛产奶量极低;另一方面是其遗传进展非常慢,需要经过四五代的级进杂交,经过四五十年才能固定产奶量。不切实际的“黄改奶”扰乱了市场,给急于靠饲养奶牛致富的农民选购奶牛带来了困难,也为不法牛贩子留下了市场欺诈的空间。养牛场(户)在购买奶牛时切莫贪图便宜,购买由黄牛改成的假奶牛。

联系电话:0371-5795705

标签:;  ;  

黄牛对奶牛专家说要小心_奶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