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范读不能丢论文_丁美霞

教师范读不能丢论文_丁美霞

丁美霞 山东省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 261300

教小学语文15年来,我始终坚持范读课文。我认为:训练语言,培养语感,范读是良策。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都会像清泉流淌于学生稚嫩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只有这样,学生心灵深处受到的教育,才一辈子忘不了。

一、范读,须有真正示范性

我认为,教师范读须有示范性,范读水平要高,朗读要精彩。

范读吐字要清晰,发音要准确,音量应适当。范读整篇课文或是片段,要自自然然,如行云流水。朗读时,把每个字的读音读连贯,一气呵成,如有停顿,也要做到“声断气(意)连”。句中没有标点符号,也要把其中各成分的主干词语读出来。

范读要声情并茂,要入情入境。范读时,教师要进入作者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的三情共振,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二、范读,为学生树立榜样

俗话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范读,即教师把课文读懂、读顺、读通。教师的仪表、眼神、手势、姿态,及身体各部位,相互协作,共同表达思想、润饰口语、表露情感,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在教师示范点拨下,字正腔圆地读,激情彭湃地诵,入情入境地吟,兴趣盎然,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如痴如醉。

去年,我听赵惠萍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听完她的范读后,听课教师都流下了眼泪。惠萍老师的范读深深地感动了我,她那声情并貌的范读已经震撼着整个课堂,也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境界,已经与课文的作者周晔同呼吸共命运。可见,阅读教学离不开一个“读”字,教师范读很有必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学生在感情上被邱少云自觉严守纪律而英勇牺牲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所打动,可就是读不出这种感情。学生读课文,跟平常朗读一样,语调平淡,我依次点名请三个学生朗读课文片段,都听不出他们被邱少云精神打动的感觉。想了想,我范读了两遍,学生心领神会,再请他们读,效果明显好了。

三、范读,便于指导技巧

教师范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进课文中,师生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范读前,我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速度、轻重缓急,努力进入意境。

如范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把握住总的基调,用同情、哀怨表现小女孩除夕之夜饥寒交迫、孤苦伶仃、有家不能回的情景;用充满无限希望的语气,表现擦着火柴见到的美丽情景,表达了小女孩内心的美好愿望;用凄婉悲愤之情表现小女孩希望破灭且最终走向死亡的悲惨命运。气氛的渲染、处境和愿望的强烈对比,使学生感受到课文悲凉的画面,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学生有这样的感受,老师进一步指导,就能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教学中,那些“用高兴的语气读”,“用舒缓的语气读”,“读出愤怒的心情”,“读出同情的心理”等要求的作用苍白无力,都不如老师适时的范读。

四、范读,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读文章要借助想像,把文字符号化成生活中的花草树木、鸟虫兽鱼、屋宇舟车等物像,在头脑中形成丰富多姿的画面。教学时,我们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努力丰富学生想象的材料。教师范读最易唤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想象。

执教《索溪峪的“野”》时,我一边放音乐,一边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尽情地想象。读完后,我问学生:“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打开了,发言积极,索溪峪的山、水、野物、游人在他们脑海里“活”了起来,他们的思维也“野”了起来。

学习《凡卡》时,我范读了描述凡卡非人生活的第八自然段让学生想象,学生的发言充分证明了范读的作用:“老师,我看到凡卡脸上流着血。”“老师,我看到了老板娘冷漠的眼光。”“老师,我看到了伙计们得意的样子。”

教学中,教师用丰富、优美、正确、浅析、生动、形象化的语言范读课文,哪怕只是一段,甚至一句,有意识地让学生想象,对学生想象力的提高,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论文作者:丁美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9月总第2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  ;  ;  ;  ;  ;  ;  ;  

教师范读不能丢论文_丁美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