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同管理为核心构建造价控制体系论文_肖力军

以合同管理为核心构建造价控制体系论文_肖力军

北京北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绪论

建设工程中的合同管理是有效实施合同、避免合同纠纷产生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树立以诉讼的标准和心态对待合同管理工作的意识,把握每一个步骤和细节,构建以合同管理和核心的造价体系,建立起连接控制目标和实施手段的桥梁,是实现达成项目目标的关键途径。

1、合同管理的定义和目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是指为规范合同涉及的各项事务,运用法律制度的特性和功能,从法律、经济和技术的角度,进行的有计划的组织、领导与控制的活动。

合同管理目标包括防范合同风险、规范合同内容、维护合法权益、力争利益最大化。合同管理是落实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一项核心的管理业务,贯穿了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对项目的投资和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合同确定了项目参与各方的实施目标。

2、合同管理的内容

合同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两个阶段。合同签订及合同履行的应遵守国家及北京市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同时维护各有关合同主体利益。

合同的订立主要包括合同规划、合同文件的编制和审核、合同谈判订立。合同的履行主要包括以合同为依据的计量支付、变更管理、索赔的处理及竣工结决算等相关工作。

3、合同管理的依据

法律、法规,主要有《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价格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行业习惯,包括建设工程定额标准、清单规范等。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应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同时,相关单位如项目的投资方、建设方的相关规定等也应纳入依据的范畴。

4、合同规划

合同规划是项目合同管理中首要工作。制定项目合同规划所需的信息包括项目的范围、项目资源需求信息、市场条件、约束条件等。

合同规划基本原则为成本效益原则、质量原则、时间原则、公平原则。

4.1合同的类型和界面划分

在项目建设领域,根据标的物的不同,主要合同类型有工程施工合同、设备和材料的货物采购合同、工程建设其他费的技术咨询合同等。依据项目的控制质量要求、满足计划进度、有利于造价管理以及资金安排限制的基本原则,合理进行合同工作划分及基本界面的确定。合同界面划分应以责任明确、经济高效、客观务实、便于操作为基本原则。

4.2测定合同金额限度

根据项目批复或核定投资,分解项目投资目标,具体到签订独立合同的程度。如有重大差异,应分析原因,调整金额,并做好记录。

4.3选择合同采购方式

采购方式选择直接决定了合同签订的程序,根据法规、单位制度等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如招标、比选、直接签订合同等。

4.4确定采购工作时间节点

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安排、资金筹措、以及采购方式估算合同签订工作所需要的周期,确定最迟启动时间。

4.5编制合同计划汇总表

在以上信息收集完成、分析整理后,编制项目的合同计划汇总表,指导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和控制。

5合同文件签订

合同应当尽量采用合同示范文本;若无合同示范文本的,应当参照类似的示范文本。采用合同示范文本时,可以根据所订合同的具体情况依法做出补充约定。

合同条款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和报酬、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编制和审核合同应主要注意:(1)合同是否含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2)合同的形式和订立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3)合同的订立是否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4)合同主要条款是否齐备;(5)合同文字是否准确。

合同重点条款内容有:1)合同关系;2)合同内容;3)合同性质;4)合同效力5)合同范围。

具体签订过程一般分为经过招标确定和直接签订合同,1)经过招标确定的合同,合同文件应在招标文件编制阶段进行合同编制和审核工作,在合同签订阶段,对投标文件、招标文件的合同内容进行复核,特别是承诺等内容予以落实。2)直接签订合同,在合同签订阶段,对合同条款进行编制和审核。

5合同履行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管理,主要是针对合同履行的管理。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的双方正确、适当、全面地完成合同中规定的各项义务的行为。履行合同应当遵循全面履行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5.1合同动态控制

为了实现对合同的动态控制,可根据项目情况建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表。建立台账管理制度,包括合同签订台账、支付台账、工程量计量台账等各类管理台账,在此基础上建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表,为造价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动态控制根据工作内容不同,进行分阶段管理1)在签订合同阶段,对比批复投资目标以及分解目标,进行预检和警示;2)对已经形成的后果,随时关注合同条件、金额等变化,及时掌握对工程投资的影响,完成调整和分析;3)同时预测趋势,制定相关措施改进。

5.2合同实施管理

在实施过程中合同履行主要体现在工程计量支付的管理、对工程变更的管理、对工程索赔的管理和对价格调整的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流程和制度,进行投资分析工作,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投资的有效控制。

5.3合同变更管理

建设工程开工后,发包方与承包方因设计变更、建设工程规划指标调整等原因,通过补充协议、会谈纪要、往来函件、签证等形式变更工期、工程价款、工程项目性质的,不应认定为变更中标合同的实质性内容,可以作为合同变更处理。

如果当事人在履行合同中对原约定已通过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工程对帐签证、工程联系单等形式予以变更,应以变更后的约定作为工程价款结算的标准。

与此同时,对各种来往信件、会议纪要、索赔文件、签证等可以作为合同变更的文件做合同方面的审查和控制,并记录在案,及时预防该行为的法律后果,防止出现损坏利益的情况出现。

5.4合同档案管理

建立合同档案能够使合同的监督、跟踪和履行正常进行,在发生纠纷时能及时地提供有力的证据。合同的留存应以纸质版或纸质版扫描件为主,电子版文件为辅的原则,同时进行统一编号、归类、存档,并由专人进行管理。

5.5合同完成

合同终止后最终的投资体现为工程结算工作,即确定合同的最终价款。而结决算的最根本依据就是合同条款,对合同条款应予以严格执行,控制投资。在结算中合同控制主要为:承包范围、工程实施情况、合同形式、扰民等费用承担、合同价款调整原则、工程变更处理方案、罚则奖励、相关文件签署人员效力、暂估价确定、索赔以及其他规定等。

结算一般按以下步骤实施:1)确定图纸,现实施工中,通常会有多种版本的图纸,应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确定施工最终图纸,明确变更、洽商与图纸的关系,有必要时还需现场进行核查,做到不重复、不漏项。2)开展案头工作,依据合同约定审核相关资料。3)与施工单位进行核对,确定初步结算数据。对于争议问题,可以留存。4)向建设单位和委托方进行汇报,解决争议问题,确定最终结算结果。5)出具最终结算审核报告,报送相关单位,存档相关资料。

6、合同后评价

合同结束完成后要对合同整体履行情况进行后评价,对合同中成本控制、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对合同条款是否能有效控制投资进行总结经验和教训,归纳整理为完善后续合同做好借鉴工作。

结论

合同管理应贯穿于从项目招投标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构建造价控制体系,能够保证各方合同目标的实现,力争实现技术和经济相互结合、平衡,有效控制投资,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论文作者:肖力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以合同管理为核心构建造价控制体系论文_肖力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