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形声字研究

小篆形声字研究

李国英[1]1989年在《小篆形声字研究》文中认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小篆形声字研究》作者:李国英导师:周祖漠王宁学科专业:汉语文字学完成日期:1989年

胡文华[2]2010年在《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及其文字学意义》文中提出本论文以《纳西象形文字谱》、《纳西族象形标音文字字典》以及东巴经文献《古事记》和《崇般崇笮》为主要材料依据,对其中收集与出现的形声字进行穷尽性统计分析和调查。论文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结合文字与语言的对应关系,对纳西东巴文形声字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描绘出纳西东巴文形声字形成与发展的轨迹。论文在诚恳吸收前人对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以及古汉字形声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界定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涉及的概念。描述形声字、准会意兼声字、准形声字、原始形声字、不成熟的形声字、成熟的形声字等概念,这是研究纳西东巴文形声字常常涉及到的概念。二、统计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的数量并归纳其种类和性质。对《纳西象形文字谱》和《纳西族象形标音文字字典》中的形声字分类穷尽性统计。分析表明,纳西东巴文形声字是一个系统,该系统是有时间上的层次的。这个系统中有萌芽状态的准会意兼声字、准形声字,也有原始形声字,以及由准会意兼声字、准形声字和假借字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各类不成熟的形声字和相对成熟的形声字。三、调查分析纳西东巴文献《古事记》和《崇般崇笮》中的形声字使用情况。详尽调查东巴文献《古事记》和《崇般崇笮》中的形声字种类、数量以及产生途径。在文献调查中,可以发现形声字形符和声符的关系会随着经文书写布局的需要而调整,还可以发现纳西东巴文形声字在东巴经中存在几个字共用形符或者声符的情况。四、从静态角度对纳西东巴文形声字形符和声符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探析。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的形符一般没有类化,但存在符号化痕迹。声符的来源较广泛,且声符的选择往往带有随意性。形符和声符的位置搭配关系十分丰富,在字的篇幅上,形符和声符所占比例大小是随形符的类化程度而变的。类化程度越低的字,形符所占篇幅越大,反之则声符所占篇幅越大。五、通过与古汉字形声字对比发现两种形声字系统存在的共性和差异。从形符和声符特点、形声字产生途径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角度比较纳西东巴文形声字与古汉字形声字系统的异同。从此角度能看出甲骨文形声字与纳西东巴文形声字一致的发展痕迹。纳西东巴文形声字为早期形声字,其产生途径有不同于古汉字形声字之处,这也是纳西东巴文形声字呈现目前现状的原因之一。六、描绘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的发展轨迹,反观纳西东巴文字的发展。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归纳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的发展情况,描绘出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的发展轨迹图,并由此反观纳西东巴文字的发展。纳西东巴文字属于从表意文字向早期意音文字过渡的文字系统,其形声字的发展是不均衡的。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纳西东巴文字发展到了最高的阶段,这种文字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走势受到不少因素的限制。七、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对文字史研究的意义。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在文字史、普通文字学以及汉字学研究方面有着极大的意义。

景洪军[3]2010年在《甲骨文象形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继续对甲骨文象形字展开研究。本文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新的研究材料,同时对象形字做了新的阐释和理解。在新材料和新阐释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了两方面内容:一是甲骨文象形字字量的统计;二是甲骨文象形字的变化。全文共分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对甲骨文象形字的研究概况和本文的研究材料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章对甲骨文象形字进行了详细界定并对甲骨文象形字的字量做了统计。依据现有材料,本文确定了222个甲骨文象形字。第三章从物象的角度对甲骨文象形字做了分类并对各类象形字进行了数量统计。第四章对甲骨文象形字的造字机理和文化内涵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五章从数量和结构类型两方面谈到了甲骨文象形字到《说文》小篆的变化。

张海媚[4]2007年在《现代汉字形声字声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1971年出版的倪海曙主编的《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为依据,对现代汉字形声字声符进行一个全面而细致的把握与梳理。主要从形声字声符的示音度、示义度及示音度的弱化与弱化原因、示义度的复杂性与复杂性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分三章来论述:第一章:现代汉字形声字声符的概念、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界定了现代汉字形声字及其声符的概念,然后就其研究现状作一分析,最后就自己要写作的目的谈一些研究意义。第二章:现代汉字形声字声符的系统研究。这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在目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并用新的研究方法研究现代汉字形声字声符的示音度及弱化,并分析其原因;在声符表义功能上令辟新径,研究前人所未研究的内容,并得出自己的结论。第三章:现代汉字形声字声符与古代汉字(以小篆为例)形声字声符的比较分析。论文的最后将现代汉字形声字声符与古代汉字形声字声符作一比较,分析其异同,找出继承的部分和发展的部分。

杜念峰[5]2005年在《《段注》改订大徐本《说文》形声字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段玉裁对大徐本《说文》形声字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成果都体现在《说文解字注》中。他身为清代“说文四大家”之首,其注代表了说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段注》对大徐本《说文》形声字作了大量的分类考订工作,形声字改动订正最为详尽可靠。但长期以来,人们《段注》形声字与大徐本《说文》形声字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和文章则很少。本文将大徐本《说文》和《段注》对形声字的不同判定作一比较,以详细说明《段注》改订大徐本《说文》形声字的情况。 本论文分为理论篇和资料篇两部分。理论篇分为四章:“引言”一章中,先后介绍了《说文解字》小篆形声字研究的重要性,历代对大徐本《说文》形声字的研究概况,《段注》改订大徐本《说文》形声字研究的重要性及对《段注》改订大徐本《说文》形声字的研究概况;“《段注》改订大徐本《说文》形声字概况”一章,说的是《段注》改订大徐本《说文》形声字之分类及《段注》改订大徐本《说文》形声字之总表;“《段注》改订大徐本《说文》形声字情况的具体分析”一章包括:《段注》采用多种方法对大徐本《说文》形声字进行改订,《段注》对省声、省形、多形、多声形声字的考订,《段注》对亦声字、亦意字的考订等四节;“《段注》改订大徐本《说文》形声字之评价”一章谈的是《段注》改订大徐本《说文》形声字的主要成就及阙失。资料篇将《段注》改订大徐本《说文》的692个形声字在两书中的不同判定分别列出。

曹君[6]2010年在《殷商甲骨文形声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字的发展是一个形声化的过程。研究形声字,尤其是对殷商甲骨文形声字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化对形声字本身的认识,对认清整个汉字系统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目前甲骨文形声字的具体研究工作还不是很充分,这使得我们对形声字系统的发展演变缺乏一个全面的、科学直观的认识。论文分五章,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甲骨文形声字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甲骨文形声字的概况。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材料,采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尽可能搜集所需数据,在详实的数据基础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建立甲骨文形声字字表。第三章:甲骨文形声字产生的途径。根据前人形声字产生途径的研究成果,提出甲骨文形声字的产生途径。即加注声符、加注形符、形符和声符直接结合。第四章:甲骨文形声字的结构系统分析。分析甲骨文形声字形符和声符的结构关系,并把这些形声字放到一个历时的层面来考察,通过把甲骨文形声字与《说文》小篆的形体进行比较,更深入地探讨形声字的发展变化规律。第五章:甲骨文形声字形符系统的文化意蕴。通过对甲骨文形声字形符系统的研究,了解形符的示意功能和类化功能,探讨甲骨文形声字的形符系统所蕴含的文化意蕴,以期更深入地认识形声字,进而更了解上古社会和这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性、社会心理等。

李小希[7]2011年在《纳西东巴文形声字意符类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纳西东巴文中形声字意符的类化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东巴文形声字类型的概括、类化定义的梳理及东巴文形声字意符构字情况的统计分析,总结出东巴文形声字意符的类化程度,以期对判定东巴文形声字成熟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以东巴文形声字与古汉字——主要指甲骨文系统——形声字比较为基本着眼点,从形声字产生途径出发,归纳东巴文形声字的类型及特有特征。二、分析学界对类化界定的几个角度,提出处于普通文字学层面上的适用于东巴文的类化定义,为形声字意符类化分析提供理论指导。三、选取《纳西象形文字谱》与《麽些象形文字字典》为基本材料,对其中形声字进行穷尽性统计分析,从构字频度、义符表意功能等方面研究东巴文形声字意符的类化程度。由此,本文得出的结论为:一、纳西东巴文中成熟的形声字已大量出现,它们为形声字意符的进一步类化提供了可能。二、纳西东巴文形声字意符中只有少数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意符以义类聚集,大部分意符依然分散地表示较为下位、具体的含义,类化程度整体不高。本文主要研究意义在于:一、为研究东巴文形声字的意符系统奠定基础。二、对东巴文历史断代、性质定位有参考意义。

郑春霞[8]2007年在《西周金文有音合体字考察》文中认为汉字本体的研究应该以字形为中心,并且在个体考证的基础上探讨其总体规律。本文运用王宁先生的结构——功能分析法对西周金文有音合体字进行考察。确定其可用的材料数量、分析构件的功能、讨论示音构件与所构字音义之间的联系、描述示音构件系统与非示音构件系统包含的内容,并通过与甲骨文和小篆有音合体字的比较,来考察西周金文有音合体字的特点。本文共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选题缘起,材料的确定,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对西周金文有音合体字的构件以及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描述示音构件系统,主要是分析示音构件与其所构成的字在音义上的关系。第四部分讨论非示音构件系统,分析表义构件的示意类别与功能分布。第五部分通过与甲骨文和小篆之中的有音合体字进行比较,得出西周金文有音合体字在整个有音合体字发展脉络中的特点。

郭常艳[9]2005年在《十年来《说文解字》形声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十年来对《说文》形声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①关于《说文》形声系统的研究;②关于形声的定义及其性质;③关于形声的结构;④关于形符声符的功能;⑤关于形声的起源等等。此外,对形声字的几种特殊类型——省声、多形多声和亦声的界定及价值也有人论及。下面分别谈谈《说

贾莹[10]2008年在《《说文·水部》形声字声符示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部分形声字声符具有揭示汉语语源的重要功能。但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声符示源是偶然现象还是形声字的重要特点之一,一直存有争议。声符示源理论的确立必须拥有大量的例证支持。本文试图通过对《说文·水部》形声字源义素与声符关系的讨论,说明声符示源功能的客观存在性。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声符示源理论阐述及本文研究目的和方法介绍。声符示源理论中提出了声符示源的两种方式:“源义素由声符本意承载”和“源义素由声符假借义承载”。第二部分具体分析《说文·水部》中70个形声字的源义素,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与形声字声符的关系,并按照声符的示源方式将这70个形声字归为两类:“源义素由声符本义承载的《说文·水部》形声字”和“源义素由声符假借义承载的《说文·水部》形声字”。第三部分总结《说文·水部》形声字声符示源的特点。本文论述以相关文献为依据,比较客观地展现了《说文·水部》形声字声符示源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小篆形声字研究[D]. 李国英. 北京师范大学. 1989

[2]. 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及其文字学意义[D]. 胡文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 甲骨文象形字研究[D]. 景洪军. 广州大学. 2010

[4]. 现代汉字形声字声符研究[D]. 张海媚. 兰州大学. 2007

[5]. 《段注》改订大徐本《说文》形声字之研究[D]. 杜念峰. 首都师范大学. 2005

[6]. 殷商甲骨文形声字研究[D]. 曹君. 广州大学. 2010

[7]. 纳西东巴文形声字意符类化研究[D]. 李小希.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8]. 西周金文有音合体字考察[D]. 郑春霞. 河北师范大学. 2007

[9]. 十年来《说文解字》形声研究述评[J]. 郭常艳. 汉字文化. 2005

[10]. 《说文·水部》形声字声符示源研究[D]. 贾莹. 西北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小篆形声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