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国民对房屋的需求越来越多,建筑施工数量也随着增多,但是因为建筑施工现场复杂和人员繁多,加上设备多样和施工条件的不可预测,在没有良好的安全管理下经常会出现施工事故。主要的事故类型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和起重伤害这四大类。事故的发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建筑行业人才和经济的损失,为了减少和避免施工安全事故,需要对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进行思考,文章就对此展开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方法思考
一、建筑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够强。一是建筑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意识不够强。在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有些负责人只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安全管理的作用。建筑施工要求每个项目都由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的的项目经理来主持,但实际上有些工程中项目经理与施工单位纯属挂靠关系,工程项目部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管理人员配备不齐,在制定建筑施工方案时,很少有关系到安全管理的条款,或者条款不够全面且操作性不强,不利于施工安全质量的提升。二是建筑项目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低。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够注意施工各个环节的安全质量问题,安全隐患与安全问题时常出现,给项目质量的安全管理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三是建筑企业对施工分包队伍的资质审核不够严格,施工中的习惯性违章等现象还有许多,监理单位没有履行到相关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工作要求。
2、项目管理部门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人员和施工现场需要配备专门的防护设施,但是当建筑项目安全管理部门疏于防护工作,就会为危险事故的发生制造了条件。比如为了降低项目的施工成本,安全管理部门没有给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护具、头盔等,在危险的施工区域内没有标志出“施工危险”的字样,警示的力度不到位,在施工设备的使用上也没有注意防护措施,在高危的场地中没有设置安全护栏等,这些都是防护不到位的表现。
3、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制度不够完善。在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每个环节的监督十分重要。一是可以保障建筑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可以大大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目前的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建筑项目监督制度,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情况。从一些企业的情况来看,有的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奖惩不严、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班组检查、项目部检查、公司检查不能有机结合;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薄弱,项目经理重生产,轻安全的情况依然存在,有的对上级安全监管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置若罔闻。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就会造成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的混乱性。
4、建筑项目施工操作人员的素质不够高。一是从目前建筑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施工的操作人员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即农民工。他们的建筑技能素质和水平较低,在具体的施工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充分保证施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经常会造成建筑项目施工的安全隐患。二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人员一方面缺乏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常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保护自己,对自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同时,建筑施工操作人员的维权意识差,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发展滞后,安全教育工作不能落实。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落实,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特别是部分农民工,有的企业没有专门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就让他们上岗,为企业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对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的思考
1、积极完善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监督制度,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一是积极完善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监督制度。在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当中,针对安全监督制度出现的问题,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强对建筑项目施工中每个环节的监督,保证每个环节生产的安全性,为保障整个建筑项目施工的安全运行奠定根本的基础。二是完善相关建筑安全施工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对建筑项目中的违规违章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理,并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要积极建立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从而达到责任明确,安全生产的目的。三是建筑市场准入体制的建设要做到严把关。在建筑项目施工准入的过程当中,要对参与竞争的相关招投标建筑企业进行严格把关,增大对安全生产设备的投入力量,从而为建筑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创造出较好的条件。
2、积极增强安全管理意识。一是从建筑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地落实责任制度。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其建筑企业是施工安全管理的主体,为了能够使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得到更好的保障,积极落实责任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各个建筑单位要一致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要敢于把安全建设施工管理纳入工作业绩的考核当中去,不断加强企业的安全激励机制,进而保证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的有序运行。二是不断提升建筑项目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在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教育他们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积极提升施工人员应对安全事故与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在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典型的安全事故案例,增强安全管理意识,对涉及到质量安全、技术的问题进行日常教育培训。不定期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实地去参观和学习落实安全管理的建筑项目工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管理安全制度制定各项的安全细则,明确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还要编制建筑项目的安全计划,建立起安全生产责任制,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3、建筑项目方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项目区域与外界之间的防护和项目区域内部的防护。与外界的防护措施主要是建立隔绝的设施,建筑项目方需要设置围墙护栏等,尽量减少对正常交通的妨碍,也要防止对周边的居民和企业造成安全影响。建筑区域内的防护则是将不同工段按照区域分开,一般设置操作人员区、管理人员区和休息区。要让人们方便的饮食和休息,避免疲劳施工和饥饿施工。还要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例如在支架未完全拆卸的停工休息时,要设立危险的警示牌并将四周隔离。
4、落实安全教育培训。为了从根本上大力度的提升项目人员的安全意识,需要对人员进行系统深刻的安全培训,将培训落到实处。第一要培训的是安全管理人员,作为建筑项目的安全责任人或者责任小组,要从法律安全、施工安全、设备安全、操作安全多个层次进行培训,让管理者从思想上坚定安全意识。第二是对一般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从一个操作者的角度,日常工作中什么细节需要注意安全,如何处理安全隐患等,培养集体的安全意识,让施工人员形成互相监督的局面。第三,则是想方设法将安全意识扎根人心。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答,采用必要的奖励激励制度,对安全问题的引发者进行再教育和一定的处罚,还可以观看安全教育视频,让人们从感官上体会事故发生的灾难后果,在实际的工作中践行安全教育的内容。
结束语
我国的建筑施工事故频发,迫切要求建筑项目在安全管理上的优化。通过对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想要优化安全管理,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依靠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从而促使整个建筑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要点探讨[J].建筑工程,2016(18):105-107.
[2]陈新晖.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学之友,2017(09):144-146.
[3]谢乐.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工作之要点[J].山西建筑,2016(25):177-179.
论文作者:赵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制度论文; 防护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