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麻醉联合神经阻滞用于小儿手足创伤手术的临床研究论文_魏春林

长沙年轮骨科医院 湖南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手足外科的手术中使用分离麻醉联合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到2016年3月收治60例手足外科患儿,随机分为联合麻醉组和分离麻醉组。联合麻醉组简称C组:分离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或椎管内麻醉;分离麻醉组简称K组:单纯氯胺酮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对比生命体征BP、SPO2、HR的变化、麻醉效果、术毕苏醒时间及程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患儿的麻醉效果和苏醒状况上,C组的情况明显比K组要好,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分离麻醉组。结论:C组的麻醉方式,应用于小儿手足创伤手术安全可靠、麻醉效果完善、患儿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发生少。适合于小儿手足创伤专科手术的麻醉。

【关键词】氯胺酮;分离麻醉;联合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小儿手足创伤手术

在小儿手足创伤手术中,使用C组方法相比于使用K组,不仅能使麻醉的效果更好,而且能够有效减少手术过程中使用氯胺酮的用药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儿在手术结束后尽快苏醒,安全性更高[1]。此外还有助于送药进导管,实行连续的神经阻滞或者椎管内的麻醉,这种情况可以用在长时间的手术和术后镇痛中。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对我院2015年12月到2016年3月手足外科收治的60例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离麻醉联合神经阻滞,观察生命体征、麻醉效果、苏醒情况、不良反应,同时与单纯应用分离麻醉的患儿进行比较。60例患儿中有男性患儿36例,女性患儿24例,年龄3-8岁,平均(5.0±2.3)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术前禁食6h,禁饮2h,所有患儿均建立静脉通道,术前30min静注长托宁0.01mg/kg。后肌注氯胺酮5-7mg/kg,进入基础麻醉状态后入手术室。常规吸02(3L/min),监护生命体征。所有患儿基础麻醉后,予咪达唑仑0.05-0.1mg/kg辅助镇静,C组30例患儿基础麻醉10min后,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均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定位臂丛神经穿刺阻滞)或椎管内麻醉。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以(0.6%利多卡因+0.125%地卡因)0.5ml/kg注入;椎管内麻醉(CSEA)以重比重0.5%布比卡因,按{体重kg/4+年龄(岁)}x0.1=ml数注入。K组30例,术中单纯间断静脉追加K.T.M(1-1.5mg/kg)维持麻醉。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呼吸、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

1.3 研究指标

1.3.1 记录所有病例的入室、麻醉后、手术开始、术中不同时段、术毕生命体征、体动次数;记录术后苏醒及疼痛情况、围术期不良反应。

1.3.2 对比观察指标

A. 麻醉效果

根据麻醉后患儿肢体活动及术中体动次数和生命体征波动情况判定麻醉效果分级。优:为麻醉后无任何肢体活动,且术中无体动,生命体征少量波动;良:为麻醉后有肢体活动,但术中体动次数<3次,生命体征中等波动;差:为麻醉后有肢体活动,且术中体动次数>3次,生命体征较大波动。

B. 术后苏醒及疼痛状况

观察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完成指令动作情况,记录患儿感知伤口疼痛的时间。

C. 观察患儿有无出现不良反应,记录有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烦躁肢动。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资料将录入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借助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值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比较 C组生命体征波动小而平稳、无肢体活动和体动,在麻醉效果分级、苏醒程度及术后疼痛方面均明显优于K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表1--3)。

3讨论

传统的分离麻醉往往过度的依赖于依赖K.T.M麻醉,对伤口较大、手术时间相对比较长的小儿手足外科手术(断肢、指再植术)来说,大量使用这种麻醉药,会出现种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手术后苏醒延迟、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抑制,生命体征不平稳。[2]与此同时由于氯胺酮具有自身酶促反应,多次用药后就会出现一定的耐药性。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出现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最重要的是,氯胺酮的麻醉效果在体表反应很好,但是在机体深部以及内脏的麻醉效果并不好,这就造成了当手术刺激骨骼强度较大时,患儿因为疼痛而肢体活动。我们人体的臂丛神经是一种混合神经,它是由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组成的。分离麻醉联合神经阻滞是分离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或者椎管内麻醉的麻醉方法。其中臂丛神经阻滞,操作简便,可以局部镇痛,而且并发症相比单纯分离麻醉来说要少的多,并且神经刺激仪能够准确的定位支配病变神经,通过绝缘针注入局麻药,达到镇痛完善。椎管内麻醉镇痛效果更加完好,能很好的满足手术的需要。

与分离麻醉组相比,C组所用氯胺酮剂量更少,不论是在麻醉效果还是在术后苏醒及镇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该组患儿围术期不适症状相对更少[3]。

综上所述,本研究充分发挥了联合麻醉方式中神经阻滞麻醉的特点,减少了分离麻醉的用药量。与单纯分离麻醉比较,其麻醉镇痛效果确切完善、小儿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精神症状和苏醒延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更适合小儿手足创伤手术的麻醉方式。因此使用分离麻醉联合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值得在小儿创伤手术麻醉中推广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惠娟,戚劭,杨学茂等.分离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8):788-789.

[2]陈英.右旋美托咪定术前喷鼻对氯胺酮复合全麻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质量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4.

[3]王忠强,吕生杰,白新华等.氯胺酮基础分离麻醉后致小儿一侧球结膜水肿1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33):164.

论文作者:魏春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9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分离麻醉联合神经阻滞用于小儿手足创伤手术的临床研究论文_魏春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