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高二“思想政治”教学重点_政治论文

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高二“思想政治”教学重点_政治论文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高二《思想政治》的教学重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高二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发展道路论文,重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二《思想政治》课讲的是我们的政治生活,涉及到诸多方面,讲到我国的国体、政体、国家机构、民主制度、民族政策、外交政策以及党的领导和政党制度等。在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必须抓住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这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尤其要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具体化,是一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路。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条道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出发点和归宿,规定了党和国家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对人类政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光辉。这条道路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有严谨的制度架构;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又有国情的实现形式和可靠的推动力量,内涵丰富,体系完备。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一个“三者的有机统一”,四个“政治制度”和四个“民主形式”。这是高二《思想政治》的教学重点。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把这三者贯穿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全过程,才能从根本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在这样一个国家里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除了共产党没有任何其他政治力量具备这种能力。实践证明,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是通过共产党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才能实现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是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保障的民主政治权利的主体。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着眼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通过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要始终坚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由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保障。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必须依法执政、依法办事,保证各种法律的实施。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确保人民民主权利不受侵犯,确保人民的意志和要求通过法律程序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第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有机统一。这四项政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国家的性质,凸现了我国政治发展的特色,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它既能有效地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同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又是体现和实现共产党对国家政治领导的主要载体。党和国家机关性质不同,职能不同,党不能代替国家权力。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经过法定程序,把党的有关国家事务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这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和有效地推进国家民主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这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载体是人民政协。人民政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集中体现在协商民主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既有利于发扬民主、活跃国家政治生活,又有利于增进人民团结,维护国家政局稳定,有利于加强、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作用,从而实现统一领导与广泛民主、富有效率与充满活力的有机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选择。这项制度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制度因素和法律因素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多民族在民主基础上的高度统一,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决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最直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单位和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的政治制度。是以直接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群众自治制度。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区以及部分县乡以下直接选举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是发展直接民主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广泛实践。这一广泛的直接民主实践,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极不平衡、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东方大国来说,更有特殊的意义,不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生长点。

第三,坚持选举民主、协商民主、自治民主、监督民主等民主实现形式的有机统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形式。这些形式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的要求,又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

选举民主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来行使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政治权利,参加选举是公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利的重要的途径。我国实行的选举制度,保证每一位公民都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选举,同时任何人都不能在选举上享有特权。这一民主形式有利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民真正选出自己了解、信得过的人民代表,保障各族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选举民主的程序和方法,完善选举程序,增强选择的透明度,扩大差额选举的权利,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协商民主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充分协商。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这一民主形式有利于实现最广泛的政治参与,能够广开言路、广求良策、广谋善举,在充分、民主、平等的协商讨论中达成一致。要把协商纳入党和国家民主决策的程序,建立相关制度和机制,努力促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界人士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造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跃的政治局面。

自治民主是由人民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治是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事情的重要民主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最具体和最生动的体现。这一民主形式能够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能够实现政府行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对接,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要正确引导和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实行自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业单位民主管理等基层群众自治,不断丰富自治民主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

监督民主是人民群众对公共权利和公共事务拥有监督权。监督是民主制度的试金石,是反映民情民意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努力,在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监督体系,要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监督功能,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法律监督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加强监督的制度化建设,提高监督实效,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标签:;  ;  ;  ;  ;  ;  ;  ;  ;  ;  

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高二“思想政治”教学重点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