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房屋建设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论文_诸葛文军

针对房屋建设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论文_诸葛文军

桂林市房产局第三房产管理处 广西桂林 541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我国房屋建设行业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因此建筑行业对房屋建设工程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屋建设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问题极速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问题,由于软土偏软,如果将软土作为地基,其房屋建设工程会具有不安全、稳定性差等特点,由此可见提高房屋建设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水平是施工单位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1]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探讨,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有效策略

引言:房屋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建筑设施,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各种高楼大厦层出不穷,土地资源也逐渐紧缺。随着房屋建设的需求和规模不断的扩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问题,它已经成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问题。虽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也制约了我国房屋建筑事业的发展。[2]只有处理好软土地基技术等问题,才能确保我国房屋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房屋工程建设工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软土地基技术等问题。

1.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界定

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具体的界定就是指土壤中含有大量水的地基,其要比普通的地基更具有可压缩性,因此它的土地承载力较为薄弱,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在一般呈现的状态是介于软塑和流塑之间的土壤环境,主要由饱和粘土组成,它一般多分布于河流湖泊以及平原等周边地区。[3]由于我国地大物博,而且各种地质类型比较复杂,软土地基的分布十分广泛,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的地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处理。

2.房屋建设工程中使用软土地基的弊端

由于我国软土地基的分布十分广泛,因此软土地基已经作为房屋建设工程中使用最多的地基种类,但其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会直接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以及地基的稳定性。

2.1软土地基易变形下降

软土地基最常见的危害就是变形下降,虽然软土地基具备一定的承载力,但和其他普通地基相比,其承载能力还是十分薄弱的,一旦外部的压力过大时,超过了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它就会出现局部变形或者下降。在软土地基变形下降的时候,还有可能出现地面裂缝等情况,不断占据地基的内部空间,这样会直接导致软土地基还要高于房屋建筑的水平地面,会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严重者就会停工。

2.2软土地基的硬度太低

衡量地基稳定性的最主要指标就是地基的强度以及硬度,其他普通的地基都能满足房屋建设的需求,可软土地基由于自身地基内部就比较疏松,土壤中富含丰富的水量,因此无法满足房屋稳定性的要求。如果不能正确对软土地基进程处理,那么会直接影响房屋地基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会使房屋出现坍塌,这些都是影响房屋安全的潜在因素,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理,则会长期使房屋处于危险环境里。

3.目前开展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由于软土地基土质疏松,内部蕴含丰富的水量,因此在房屋建设施工的时候,软土地基的不牢固性就容易导致变形下降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房屋建设工程的整体建设和设计,还会影响房屋建设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开展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活动,首先对其进行全面详细的研究分析,搜集详细全面的软土地基相关的材料,然后再最终确定使用的软土地基的种类,根据选定的软土地基,在选取相关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出现变形下降的情况,还能提高房屋建设工程整体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4]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水平,能够有效保障房屋建设的工程质量和水平,为房屋建设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屏障。

4.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准则

4.1提高软土地基的土质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地基的最主要性能就是承载力,它们作为抗震的最直接手段之一,要发挥其地震承载的作用。要想提高软土地基的地震承载能力,发挥其抗震作用,有效防止地基出现倒塌、产生裂缝,就要提高软土地基的土质性能,从而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4.2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压性能。

众所周知,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和抗剪切的能力都十分薄弱,因此要想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压性能,满足房屋建设的内部结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等贴点,就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关必要的处理,其最主要的准则就是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压性能,从而却把地基的安全性。

4.3提高软土地基的渗漏性能。

这一准则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防止软土地基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基于此,在房屋建设的工程中一定要考虑在原始的软土地基的基础上还要增加或者覆盖一种土质等性能好的土壤,当做软土地基的持力层面。[5]一般情况下,房屋建设一定要避免出现干扰地基的软土层或者淤泥层,但是可以选择一些密度以及均匀性较高的工业的废料当做软土地基的持力层。还要注意一点,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有机含量或者生活垃圾的土壤层是不适宜当做软土地基的持力层的。

5.我国房屋建设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具体内容

5.1强度夯实技术

软土地基由于自身的特性会影响房屋建设工程的稳定性,由于软土地基的中的含义丰富的水量,土质疏松,因此没有办法做到快速的黏合,针对这样的软土地基,就可以使用强度夯实技术,通过软土地基的密度,给予强度夯实来排除软土地基内部多余的水量。例:在A市房屋建设工程的现场作业,此软土地基呈现较为疏松的状态,施工单位就可以使用机械重锤,利用机械重锤强大的冲击力度,给软土地基施加压力,使其排除多余的水平,这样能够使得软土地基内部的水分下降,软土地基的位置下降,从而呈现出一种结石的状态。施工单位还可以针对软土地基变形下降等弊端,利用强度夯实技术,加固软土地基,这类技术通常应用于深层的软土地基,施工单位一定要处理细致,力度和强度都要到位,避免为日后埋下安全的隐患。

5.2排水和换填技术

排水技术主要是用砂井技术当做排水的渠道,做大程度的使软土地基的水量排除,然后再向软土地基中添加适当的固结剂,使软土地基内部的软土能够快速黏合,稳定软土地基层。换填技术最主要的应用范围就是适合软土地基比较薄弱,这类软土地基为表层,因此在房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只需要利用换填技术处理表层的软土,一般要求是软土层在2m和3m的范围之间,软土地基层太深只能使用强度夯实技术。[6]

结束语:地基结构作为房屋建设工程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结石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房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软土地基作为最常见的地基类型,因此提高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水平,做好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施工单位在今后的房屋建设工程中,要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硬度,根据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处理技术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我国房屋建设的整体质量,确保安全性,还能推动我国房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6):109.

[2]张力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11):125-126.

[3]林志鑫.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311-312.

[4]段钢.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建筑施工,2012,15(7):485-486.

[5]肖伊静.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257-258.

[6]胡全力.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19-21.

论文作者:诸葛文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针对房屋建设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论文_诸葛文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