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探讨论文_曹艳芬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423000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4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以40例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比例、单核细胞绝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检查可起到辅助诊断作用,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常规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如果得不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会引起血液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多种并发症,对患儿的预后极其不利。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Ab)检测是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金标准,但该项检测技术在基层医院并不普及[1]。本研究分析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规律,旨在寻找一种方便、快捷的诊断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4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均有咳嗽、流涕、喷嚏等临床表现,部分患儿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均经MP-Ab检测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观察组包括男孩22例,女孩18例;年龄1岁~6岁,平均年龄(3.12±0.81)岁;体重7.5kg~22kg,平均体重(14.32±3.26)kg;病程1d~3d,平均病程(1.76±0.51)d。

以40例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包括男孩21例,女孩19例;年龄1岁~7岁,平均年龄(3.23±0.85)岁;体重7kg~24kg,平均体重(14.43±3.18)kg。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在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早晨8点抽取静脉血2ml,加入EDTA抗凝,由同一操作人员采用同一台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自动血常规分析,以排除时间、操作人员和仪器误差[2]。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

1.3数据处理

将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比例、单核细胞绝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结构,是引起小儿肺炎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目前临床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免疫紊乱、直接侵入等学说。当肺炎支原体入侵患儿的呼吸道后可损伤宿主的细胞膜,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多种炎症细胞因子而促生炎性反应。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患儿的肺部体征并不典型,因此确诊比较困难,这就导致患儿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抗感染治疗[3]。

随着病程的进展,肺炎支原体可进一步损害机体多系统、多器官,其中血液系统最常见的表现为溶血性贫血、血管内凝血等,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形成较少见,其损害机制可能与冷凝集素引起的交叉反应有关[4]。如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即发作为脑炎、脑膜炎,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患儿的预后极其不利[5]。对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尽早确诊和治疗,以改善其预后,一线抗感染药物主要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6]。

由于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等药物敏感,但对于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无效,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明确病原微生物类型,以对症下药。近年来部分医院开展MP-Ab检测可明确诊断,并指导临床用药。但是基层医院MP-Ab检测在人员技术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尚有欠缺而未曾普及。实验室血常规检查比较简单,在基层医院已全部开展,根据血常规的变化初步推断是否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实际的意义。

本研究将4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血常规结果与40例正常儿童的血常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比例、单核细胞绝对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这一结果提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升高,可能与支原体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直接激活作用有关。淋巴细胞下降,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可将这一点作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辅助诊断依据。白细胞计数未明显升高,单核细胞比例和单核细胞绝对值明显升高等特点可与细菌感染相鉴别。

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检查可起到辅助诊断作用,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黎海东,郑丹,李仲庭.8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常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20):4456~4457.

[2]陈飞.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6):20~21.

[3]梁勇明.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2):2818~2819.

[4]刘爱琳,李利.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细菌感染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的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4):357~359.

[5]解立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细菌感染在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2652~2653.

[6]王丰,高建.小儿肺炎支原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感染后血常规变化的临床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24(6):702~704.

论文作者:曹艳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探讨论文_曹艳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