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电厂的输煤系统是整个煤电厂工作场所中环境较为恶劣的一个。大量粉尘经加工活动,挥散入工作场所的大气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漂浮,最终在场所内沉落,这个漂浮沉落的过程,会对工作场所以及周围的环境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当粉尘飘落在电气等重要设备上时,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产生较大的削弱。鉴于此,加强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的治理,便成为现阶段火电厂日常工作生产任务中十分迫切的一个研究课题。
关键词: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电力需求也十分紧张。火电厂作为我国主要的供电厂,占全国总容量的72.0%。火电厂虽然是个产能大户,但它也是污染大户,其中粉尘污染就十分突出。输煤系统产生的粉尘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工作场所卫生和集控远程监控系统的可视度,加速机械磨损,破坏电气绝缘,甚至可能引起爆炸或发生火灾事故,更为严重的是粉尘被人吸入体内后深入肺泡粘附在肺叶上,使人患上职业病,危害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因此,对输煤系统粉尘进行有效防治的呼声日趋强烈。
1我国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的现状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不断提升,火电厂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对输煤系统的粉尘防治工作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就现阶段我国存在的粉尘污染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输煤系统的粉尘综合防治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对我国火电厂进行细致的深入调查,结果发现,现阶段,多数煤电厂在除尘器的选择上,采用了喷水防尘器、旋风防尘器、湿式防尘器、电除尘器以及布袋除尘器等。虽然,这些防尘器的应用,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起到了显著的分成降低效果,但实际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维护工作量却比较大,且防尘器的实际投入率也比较低。
2输煤系统产生粉尘问题的分类
2.1碎煤机工作时产生的粉尘浓度较大
碎煤机室是输煤系统中粉尘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运行中由于碎煤机的鼓风量、落煤管煤流的诱导风量以及正压区的严密性差等原因导致导料槽出口处及碎煤机本体周围出现大量煤粉外溢,加之设备运行时产生振动,造成二次飞扬,是粉尘污染的主要尘源。一般碎煤机室内的粉尘浓度高达100mg/m3以上,远超过国家标准,这种环境对职工的身体健康及设备安全运行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产生火灾。
2.2转运站粉尘
输煤系统各皮带机在进行煤炭转运过程中,从一条皮带机头部落到下一级皮带机尾部导料槽内,落差较大,一般在5~7m,个别情况在10~15m,落差越大形成正压越大,向外喷粉越厉害,粉尘浓度会更高。
2.3煤仓间粉尘
煤仓间粉尘主要来自于卸煤设备,即犁煤器或卸料小车,在卸煤过程中煤炭落入原煤仓内,形成正压较大,向外喷粉严重,如果存在撒漏煤现象及除尘器投不上时,浓见度很低。
2.4室外煤场扬尘较大
煤在储存及转运过程中,粉尘的飞扬将带来煤的流失损耗,根据电力行业相关的数据资料,其损耗量占煤炭总消耗量的0.2%~0.5%。煤场存取设备主要依靠斗轮堆取料机,斗轮堆取料机在堆取料过程中极易引起扬尘,尤其是在堆取干煤时,仰度较大时扬尘较为明显。还有干燥天气,如秋冬季节,刮风对煤场周围污染较为严重。
2.5除尘设备效果不佳
输煤系统对于除尘设备依赖性较强,除尘设备正常投用与否直接关系到粉尘浓度的高低,一些老电厂因设备陈旧,改造跟不上,设备投用率低,粉尘浓度超标较严重;对于新投产电厂,效果暂时可能好一点,但经过一段时间运行,由于选型存在先天不足,维护又不到位,粉尘浓度会升高较快。
2.6其他情况
如皮带在运行中抖动较大引起扬尘、皮带跑偏和设备损坏造成撒漏煤、自然风力风向引起扬尘及设备管理不到位等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火电厂输煤系统的治理措施
3.1除尘系统
3.1.1输煤系统
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燃煤尽可能选用含水量较大的煤质,从源头上减少粉尘的产生。在输煤系统设计时,输煤设备应考虑降低煤的落差,缓冲煤的降落速度,多落煤点、转载点和扬尘点进行有效的密封,如在落煤管加装缓冲滚筒、回流管、全封闭导料槽、挡尘帘等,同时及时更换已损坏的挡尘帘,以减少粉尘的逸散。在输煤系统粉尘浓度较大的场所如燃煤转载点等处采取喷水抑尘,以减少扬尘的产生。及时清扫和用水冲洗输煤走廊的地面积尘,以减少二次扬尘的产生。
3.1.2除灰渣系统
尽可能减少灰库下料口与罐车的高度差,减少粉尘的产生。及时更换灰库下料口与运输罐车之间的布袋,减少粉尘的逸散。应对卸灰操作间的门、窗密闭,以减少粉尘外逸。及时清扫和用水冲洗灰库周围的地面积尘,减少二次扬尘的产生。
3.2除尘设备
3.2.1管道及吸风口布置
转运站除尘器吸风口布置在皮带机尾部导料槽上,在挡帘与落煤筒之间,煤仓间除尘器吸风口布置在原煤仓顶部。管道布置应尽量缩短长度,减少弯头数,使布局趋于合理,这样减少管道阻力,增加管道的严密性,提高吸尘效果。
3.2.2除尘器选型
除尘装置种类较多,主要有布袋式除尘器、电气式除尘器、蜗旋除尘器、冲击式水力除尘器。除尘器中,蜗旋除尘器除尘效率低。冲击式水力除尘器阻力损失大,且需排放大量含尘污水。
3.3管理措施
合理安排作业人员的巡检时间,尽可能缩短作业人员在粉尘超标场所的停留时间。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并应加强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管理,督促作业人员在现场正确使用和佩戴防护用品。对防尘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企业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以确保其防护性能处于最佳。企业应对关键控制点的粉尘浓度进行定期的自主监测,同时每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与评价。
3.4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加大粉尘监管力度,预防工作表面化是做好粉尘治理工作的关键,始终狠抓设备和粉尘治理是做好粉尘治理工作的基础。该厂通过发布输煤系统粉尘防控运行管理措施,建立包括除尘设备管理、廊道撒漏防控、现场保洁清扫、输煤皮带运行方式安排等一系列指导性原则,并加强督促,强化对外包协检人员的技能培训,未外包协检人员讲解除尘器、皮带输送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巡检要求,提高外协人员的技能水平,增强各级作业人员做好廊道粉尘防控工作的意识。落实现场清洁责任,对廊道死角、设备支架进行经常性的清扫,避免二次扬尘。由于皮带机运行时出现跑偏等异常情况或落煤管出现漏洞时,燃煤会撒落到现场,如果不及时清理,长时间积存风化、人员踩踏、设备碾压等,会形成新的尘源,因此,要取得良好的粉尘治理效果,加强现场卫生清扫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结语
综合上述,火电厂输煤系统,是由于除尘系统工艺布置不科学和设计的不合理性,导致原设计的除尘系统无法满足对现场除尘的要求,致使尘源点设备区域内粉尘污染严重,导致现场作业环境远远超过10mg/Nm3的要求,严重超标的粉尘污染影响安全生产以及危害员工的身心健康。因此,找出扬尘关键点,并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煤质特点,采用相对应的综合有效的煤尘治理措施,以减少职业危害,提高工作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彭勇.燃煤发电厂粉尘治理技术方案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7)
[2]陈晓斌,祝瑞芳.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现状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
作者简介
张海翔(1986.10.20),男,籍贯:唐山。学历: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学士,单位:江苏大唐国际吕四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输煤
论文作者:张海翔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粉尘论文; 火电厂论文; 系统论文; 扬尘论文; 除尘器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