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7-043-01
随着新课改深入化、持续化和健康化开展,语感教学日益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时期,本阶段语感教学是重点和难点,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理解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作者生哟拻,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教学成果,特从小学语文语感教学的现状、重要性和有效途径三大方面进行深层次剖析,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小学语文语感教学做出自身应有贡献。
一、小学语文语感教学现状
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知识贮备不足,对于那些语法知识和思政资料认识不足。为此,在小学语文语感教学中很难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往往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对课文结构、段落大意进行深层次剖析,往往忽视学生的独特情感,忽视课文隐藏的语感,促使那些原本形象和生动的内容变得单调乏味,因此,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语感刻不容缓。
二、小学语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性
1.语感是夯实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
语感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语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旦学生具备较强的语感,势必会提高学习成绩。而语言素质主要包括:语言能力即整篇能力。语言能力是前提,关键是语感,语感是学生进行交流合作的主要途径,语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一
2.有利于提高学生精神层面
语感是一种心灵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往往依靠语感来实现。语感需要深入实践和长期熏陶而形成,因此,培养学生语感有利于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和提高学生精神层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人类是语言的发明者和运用着。语言具有多样性,语言的准确性和灵敏性和语感息息相关。因此,语感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阅读是小学语文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认读课文的基础。通过阅读,将那些静止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此外,阅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智力水平,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引导学生以积极情感参与其中,以便又快又好的理解课文。
1.在背诵中积累语感
背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种重要形式。一般而言,小学语文课文篇幅较短,然而意境优美。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那些名篇佳作进行有意识的背诵。当然,背诵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注意被动的比较性和竞争性,在背诵中加深理解和深层次剖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感。
2.利用课外阅读来积累词汇
词汇是一篇课文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有具备一定数量的词汇才能逐步提高学生语感水平,为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在阅读中摘抄那些意境优美的词句,在阅读中实现背诵,要求学生分享彼此摘抄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写阅读心得体会的良好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将阅读后的所见、所想和所感分享给全班学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丰富词汇量,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感
言而总之:小学语文语感教学应遵循新课改要求。语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为此,教师要利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期不断提高学生语感。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论文作者:刘海龙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语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