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辽宁省阜蒙县招束沟冷汤萤石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的东端,阜新盆地北缘。出露岩石为中生代早侏罗世少冷超单元五家子单元细粒二长花岗岩。矿体多呈脉状不规则分布,主要矿石矿物为萤石,以紫色为主,绿色、白色次之,脉石矿物以石英、石髓为主,蛋白石次之,此外见星点状黄铁矿颗粒。
关键词:辽宁省阜蒙县;萤石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
0 引言
该萤石矿区位于阜蒙县招束沟乡冷汤村,位于阜新市区北东30公里处,矿区距离招束沟乡2公里,其间有乡级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通过野外工作和对该区地质资料的详细研究,总结出本区萤石矿体类型主要是石英~萤石型。矿石质量较好,矿石构造主要以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和碎裂状构造为主。矿体主要赋存在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阜蒙县招束沟乡冷汤萤石矿是阜蒙县地区主要的萤石矿产地之一,总结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为今后本区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1 区域地质
辽宁省阜蒙县招束沟冷汤萤石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的东端,阜新盆地北缘。出露岩石为中生代早侏罗世少冷超单元五家子单元细粒二长花岗岩。区域上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较频繁。矿产较丰富,以金、铁矿为主,并有萤石、膨润土等非金属矿产分布。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区内地层简单,主要在沟谷中见有第四系地层:主要成份为黄土、砂砾石。
2.2 侵入岩
侵入岩为中生代早侏罗世少冷超单元五家子单元细粒二长花岗岩(J1Wj),为萤石矿脉的围岩,呈浅肉红色,由长石、石英组成。其构造裂隙较为发育,成为成矿的主要通道及赋存部位。
2.3 构造
主要为断裂构造,对成矿起控制作用,在矿区主要表现为两条北西向破碎带,在破碎带两侧还有次一级规模较小的羽毛状裂隙。
①号破碎带位于北矿区,控制长度50米。倾向50度,倾角55度。
②号破碎带位于南矿区,控制长度350米,倾向35度,倾角55度。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区内共圈定3条矿体,其中北矿区一条,南矿区两条,分别赋存在①、②破碎带中,矿石硅质含量高,多呈石髓及蛋白石出现,萤石呈不规则块状,细脉状等不均匀分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矿体特征简述如下:
北矿区T1矿体:位于①号破碎带中,呈扁豆状,,矿体长50米,出露宽度3米,矿体平均品位CaF234.5%,矿体围岩为细粒二长花岗岩。产状倾向35度,倾角55度。
南矿区T2矿体:位于②号破碎带中矿体长140米,出露宽度2—3米,,矿体平均品位CaF233.5%,矿体围岩为细粒二长花岗岩。产状倾向35度,倾角55度。
南矿区T3矿体:位于②号破碎带中矿体长150米,出露宽度2—3米,,矿体平均品位CaF242.9%,矿体围岩为细粒二长花岗岩。产状倾向35度,倾角55度。
3.2 矿石特征
本矿床矿石矿物成分简单,主要矿石矿物为萤石,以紫色为主,绿色、白色次之,脉石矿物以石英、石髓为主,蛋白石次之,此外见星点状黄铁矿颗粒。矿石有用组份为萤石CaF2,脉石矿物为硅质SiO2。
本矿区矿石结构较简单,主要为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其次有交代熔蚀结构、包裹结构、细脉充填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角砾状、条带状、网脉状构造,次有晶洞状、碎裂状构造。
3.3 矿体围岩和蚀变
矿体顶、底板均为细粒二长花岗岩,萤石含量小于10%,夹石厚度较小,对矿体的完整性未造成破坏。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以及碳酸盐化等。
硅化:是矿区内最强烈的蚀变,硅化强度范围,与矿体的规模一般呈正相关,凡有萤石矿生成处,均有不同程度、不同规模的硅化蚀变带存在。
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两者相伴出现,多分布在硅化带之外。
碳酸盐化:分布较普遍,主要见于矿体的中、下部,且深部较发育。白色、深灰色粗晶方解石或白云石呈小透镜状、团块状、细脉状、囊状,充填于早期硅化蚀变岩和矿化硅化破碎带中。
4 找矿标志
1、以上断裂复合部位常常是富矿发育部位,是很好的找矿标志。
2、岩特别是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以及花岗岩与大理岩接触带常有萤石充填,亦是很好的找矿标志。
3、农民采坑、露头、转石也是寻找萤石矿的良好标志。
5 结语
阜蒙县招束沟冷汤萤石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是由地层、构造、侵入岩等因素所控制。本文通过对本区萤石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望能对今后在该类矿床的深部和外围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武斌:(1971.12—)辽宁省阜新市人,大学学历,地质找矿勘探,现在辽宁省第四地质大队从事地质找矿工作,现技术职称为地质工程师。
论文作者:武斌,于孔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矿体论文; 萤石论文; 矿区论文; 花岗岩论文; 细粒论文; 地质论文; 围岩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