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茶坞工务段 101402
摘要:大秦铁路每年开展两次集中检修工作,主要借助大型机械进行道床清筛,但在桥梁道砟的清筛处理当中,大型机械无法完成,需要借助人工。本文以大秦线铁路工程的施工处理技术为出发点,对人工更换桥梁道砟的施工流程进行总结,同时结合以往人工处理的相关经验,对施工环境中注意事项和应用技术手段进行归纳,帮助相关技术人员丰富技术能力。
关键词:大秦铁路;道路桥梁检修;人工作业;道砟更换
前言
大秦线铁路是指我国横向铁路线当中山西大同到河北秦皇岛的重要重载运煤铁路线路,作为我国重点能源运输线路,大秦铁路所采用的双线电气系统设置,与高密度煤炭运输,共同造成了板结污染问题,尤其在进入雨季之后,污染问题所造成的桥梁道床、道砟问题更为严重,因此需要采用检修、处理、更换等策略,对铁路桥梁道砟进行维护。
一、人工更换桥梁道砟的施工流程方案设定
作为中国煤炭运输的主要线路,大秦铁路线每年两次的集中检修,既要能够保证检修开展的准确和彻底,同时还不能够对正常的车辆行驶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大秦线在进行人工道砟更换时,优先设定了施工流程方案,具体的方案设计将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设定为一个天窗点,单位天窗点内的封锁线路时间设定为三个小时。
第一个天窗点阶段为现场清理阶段,清理对象为道路桥梁的梁边位置,施工人员利用石砟车沿沿路行驶,并对所处工段内部的道砟进行预卸。经过预卸方式,线路当中污染问题可以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从而帮助施工方进行施工位置和施工规划图纸绘制,并设定专门的回填方案,准备充足的石砟备料[1]。天窗点当中,施工团队应当保证清筛梁边的深度和间距,其中两线间侧宽度应当能够达到线间距二分之一标准,而清筛梁边深度则应当保证梁底位置打通排水孔隙。
第二个天窗点阶段,要求施工人员在完成人工清筛之后,针对线路所在区段的枕底进行优质道砟备料的回填,在回填完成之后,则应当安排专门施工人员对回填部分的土体和道砟进行振捣,通常选用捣固机装置进行处理,在完成振捣处理后,则需要由人工来完成外观整理,使整个枕底道砟保持平稳、均匀状态。
第三个天窗点阶段,桥梁在完成了人工更换道砟之后,在一定期限内,应当对过往车辆进行限速,保证其经过区段时车速能够控制在限定范围之内。目前大秦线检修道砟更换后的限速原则遵循太原铁路局出台的《施工安全管理细则》内容要求,对经过车辆进行梯度车速限制[2]。两小时之内,列车驶过速度应当低于每小时35公里;两小时至二十小时之间,列车驶过时车辆速度不应高于每小时65公里,在完成大机复捣后,二十四小时内,列车驶过时,车辆速度应当控制在每小时80公里范围以内。超过二十四小时后,列车车速方可恢复正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人工更换桥梁道砟中关键的施工技术
(一)施工准备技术
在线路测量方面,主要采用三维测量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和遥感、GPS等技术手段,将线路桥上的不动点作为主要参考点,并利用L型卡尺,对轨道的横纵距数据进行标准;随后,施工人员需要利用石砟车进行卸砟处理,处理过程中应当保持上下均匀,避免道砟出现侵线问题;对于线路当中由路网穿过的,应当进行专门的挡砟网设置,例如公路与铁路桥梁交汇处,应当通过挡砟网作为防护手段,避免石砟在卸砟过程中发生滚落。为了保障路面安全,相关部门还应当在卸砟过程中对可能涉及到的公路路断进行封锁,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此外,在第一个天窗点到第二个天窗点之间,施工方应当细致地进行清筛处理。其中梁边清筛作业需要将桥梁底部与排水孔之间的挡砟网进行更换,解决所处位置因污染造成的排水问题。针对桥梁道床板结问题所造成的翻浆冒泥现象,则应当进行垫板作业。对于第一个天窗点内引发“晃车”问题的垫板应当全部拆除,保证第二个天窗点工作段内的垫板工作两得以有效降低。
(二)施工封锁防护技术
在人工更换桥梁道砟的施工进行阶段,为了保证安全应当进行全面的桥梁封锁和防护工作。其中停车信号设置应当遵循《重载运输线路施工防护办法》的相关规定,设置距离充足的响墩防护装置,并设定外侧响墩五十米位置停留车点位,实现防护。
在施工现场,负责人在完成封锁命令下达之后,施工人员应当经由桥梁进入到施工现场,在确保人员齐备、防护装置完好后,方可开展更换道砟施工。
大秦线路当中有较多的双线轨道,双线轨道通常采用单侧施工方式进行道砟更换,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应当在双规铁路中间设置隔离绳,并委派专门人员对另一方向的来车情况进行注视,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在隔离绳内侧开展作业。
(三)施工安全管理
管理环节的全面、高效是保证道砟更换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施工管理单位应当建立管理标准加强对施工现场和施工团队的管理工作。在哪以往的经验当中,施工前三天,应当由施工方向铁路调度部门进行工作计划汇报,并在施工前一天完成施工现场签到,负责人需要在登记簿上签字,并与驻站联络员保持联系,进行安全管理。
在施工开展当天,施工负责人应当明确要求现场施工人员提前到岗,并根据施工环境和施工项目的需求,进行作业内容的分配,为了保证形成安全,负责人还需要明确施工安全细则和基本原则,避免行车事故事件的发生。
所有施工机具在开展人工更换施工作业之前,应当提前一天完成预调试,避免机器存在带病作业。其中齿条压机的运行情况更应当引起注意,压机操作员应当严格遵循负责人命令,及时应答。
结论
综上所述,大秦线铁路桥梁由于常年重载运行煤炭资源,导致桥梁本身的污染现象较为严重,枕下道砟的排水能力不足,影响行车安全。所开展的人工道砟更换作业是大机械清筛无法完成的作业内容,对于施工方向和施工要求来说,更应当严格对待。施工负责人需要以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两个方面的综合考量,来制定施工计划,避免施工人员受到人身安全威胁。
参考文献:
[1]李桂林,李波,严定国等.大纵坡小曲线半径转体斜拉桥在郑万铁路桥梁中的应用[J].铁路技术创新,2018(05):68-73.
[2]王民,尚飞,苟举琼.铁路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保护层材料特性分析[J/OL].铁道标准设计:1-4.
论文作者:郭莉莉,孙楠楠,杨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桥梁论文; 作业论文; 天窗论文; 铁路论文; 大秦论文; 线路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