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供水末端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逐渐受到公共卫生安保体系的重视,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群众生活水平提升的前提,特别是党十八大开展以来,水源地保护得到强化,同时城镇用水总量控制得到强化,基于此形成了水循环利用系统,这对城镇供水末端水质保障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城镇供水末端水质保障与改善技术。
关键词:城镇;供水末端;水质保障;改善技术
城镇供水质量始终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同时确保水质安全,不仅与净水厂有关,同时也与水源地水质相关,另外市政管网也会对供水质量产生影响,而供水末端水质保障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供水质量。城镇供水末端水质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所以需要予以重视[1]。
一、城镇供水末端水质情况分析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城镇二次供水合格率约为百分之七十,而部分地区仅为百分之五十,以浊度、铁浓度超标为主,且有大肠菌群数超标、游离氯超标等问题。现阶段,人们对供水污染问题予以重视,特别是化学方面以及生物方面的污染问题,不管是何种污染问题,均是以剂量低、具有较高复合性为主,很难进行控制。实际上,即便出厂水各项检测指标均与国家标准相符合,但若进入输水管网系统,仍有水质量变化的可能性,进而影响末端水质量。如水质出现化学方面转化,以沉积、沉淀等现象为主,提高了细小颗粒物浓度,长时间不清理则会在管壁上沉积。输水管壁金属出现电化学方面反应,会有腐蚀性产物产生,将铅、铁、铜等物质释放出来,这些物质含量提高,将会腐蚀管壁[2]。
伴随经济发展,加上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这也包括对供水质量的要求。但实际上,城镇末端水资源污染严重,水质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大部分地区均出现饮用水安全事故,由于水质量、水量等问题导致的居民生活安全风险提高。就地下供水管线来说,容易受到污水深水井的影响,容易导致大肠杆菌含量超出标准要求,进而污染饮用水。对于此,自来水污染严重,供水末端将会出现水质浑浊等现象,甚至伴有臭味,饮用此种水源中的水将会导致腹泻、呕吐甚至更严重的情况。城镇应用水从源头到用户家中,在不同界面尺度、介质上发生作用之后,水质将会出现变化,进而导致安全隐患问题,应引起重视[3]。
二、城镇供水末端水质保障与改善技术分析
(一)全流程多级水质管理体系构建
为使城镇居民用水质量得到保障,需要构建多级水质管理体系,使保障环节得到完善和发展,并基于此建立全流程水质安全保护系统,实现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放心和安全。并且需要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常规化处理净水厂,做好预处理工作,再开展深度处理工作,确保水质达到标准要求。在构建城镇供水管网输配系统期间,需要强化监督管理工作,更新并改建供水旧管道,消毒处理相关设备设施[4]。利用全流程多级水质管理系统的构建,实现城镇供水末端水质安全保护系统的完善,通过二次处理技术手段以及保障机制,使管网系统得到完善和优化,对安全管材应用进行强化,使技术标准得到健全与完善。另外,在城镇供水终端用户,需要应用水质处理设备、水质安全保障器具等,使用水质量需求得到满足。
(二)水质保障系统的完善
在供水末端水质保障体系建立基础上,需要做好机制执行工作,使水质管理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现阶段国内的给排水实验室尚未完整建立,同时也缺乏相关研究机构,针对管理机制的制定以及技术规范的制定均很难得到理论数据的支持,大部分标准额定沿用以往技术参数与指标。在城镇供水末端水质管理期间,需要对水质量监测进行完善,同时需要对水质量管理规范进行发展,实现统一规划,并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达到因地制宜的目的,通过差异性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做好水质保障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期间,需要严格规范构建二次供水设施的标准,还需要严格要求其验收条件,对建立、落实生产管理机制进行强化,另外需要强化管理生活饮水质量,更新和维护二次供水材料、设备,按照需要对先进水质消毒设施以及净化设施进行配备,提前准备好作业人员、仪器设备等,如果有需要还应选择资质相当的组织机构定期检测水质情况,并做好备案工作[5]。
(三)水质综合监控及应急处理机制建立
伴随建筑业的进步和发展,尽管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也有一定提升,但水质量问题经常出现,对于此则需要开展系统调研工作,具体分析各水源地、各地区的水资源,特别是综合考量城市末端供水质量、水污染影响因素、水质变化规律等,深入研究水质变化,并探讨其生物安全性及化学安全性。利用对城镇供水管网系统的完善,关注水质监控管理指标,使末端监测管理得到强化,特别是注重感官性状指标,严格控制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各项指标和参数,严格监控化学安全指标,使系统方案得到优化,基于此建立水质量评估与监测系统。另外,还需要对应急处理机制以及技术规范进行构建,对二次处理和消毒方式进行充分利用,以应急处理有害污染物,确保饮用水的生物安全以及化学安全。同时使中水和热水安全性得到保障,综合权衡集中与自备两种水源的质量,以综合保障水力与水质。
(四)合理选用水质保障管材
供水末端管材不同,其细菌数量检测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与PVCU塑料管相比,不锈钢管管壁相对光滑,因此附着的微生物数量也相对较少。PVCU属于有机物之一,这一物质容易滋生细菌。现阶段,城镇供水末端常用管型主要包括四类:一是PE-钢;二是PVCU-钢;三是PVCU-塑;四是PPR-塑。这四类管型均与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中对铁浓度、浊度的要求相符合,如合金、铜水龙头,这两种材质的末端管材,则出水浊度上相对较高,因铜质水龙头容易受到铁腐蚀作用,所以容易释放出严重的铁浓度[6]。对于塑料、不铸钢两种材质的管材来说,水质则比较稳定,同时在浊度上也相对较低。实际上,城镇入户管适合应用塑料管,不锈钢、塑料两种材质可以作为末端水嘴,使管网系统末端水质得到保证。
(五)水质保障技术及方法创新
根据城镇供水末端水质量状况,可以对净化技术和控制技术进行创新,现阶段大量终端用户水处理设备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同时在各类公共场所中也得到广泛应用,这也是城镇居民对水质量需求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现阶段水质量问题的重视和担忧。多功能过滤产品、猪油活性炭等在市场中应用广泛,如果使用不当则不仅会造成水质二次污染现象,还可能会出现水资源浪费现象。这些供水终端净水设备容易被误导,或被夸大,这也提高了居民对水质量的忧虑,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用户终端设施,确保用药安全和可靠。
结语
对于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问题,城镇供水末端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可忽视城镇供水末端系统水质问题,需要全面解决污染问题。可以从全流程多级水质管理体系构建、水质保障系统的完善、水质综合监控及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合理选用水质保障管材、水质保障技术及方法创新等方面出发,确保居民用水质量。
参考文献
[1]史修灿.浅谈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构建[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
[2]朱志伟,俞亭超,程伟平,等.供水系统安全保障与智能调控技术[J].科技资讯,2016(11).
[3]张广英,潘玉军.城镇供水的水质化验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
[4]岳敏.建设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J].中国科技信息,2016(09).
[5]倪月萍.滨江区供水管网末梢点水质分析及保障措施[J].能源环境保护,2016(06).
[6]姜志侠.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的保障方式研究论述[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6(07).
论文作者:王会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水质论文; 城镇论文; 管网论文; 系统论文; 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饮用水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