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问题及策略
引言
分配电能、变换电压和交换功率及对电能进行合理分配等功能,同时继电保护对于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的变电站继电保护进行分析,旨在梳理其独到优势和发展方向。
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面临的问题
1、继电保护系统安全性较低
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有很多电子装置,对行业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较为严峻的挑战,要实现对这些电子装置的合理利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譬如时间同步装置和网络交换装置等,这些装置既是系统保护中面临的问题,也是保护工作中的重点。
2、管理效率较低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涉及很多管理工作,对行业管理层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但是结合我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实际建设情况来看,管理工作的效率不容乐观,在很多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并没有设立专职工作人员,自然也就很难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再加上电力行业的技术设备较多,推进相关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行业来说任重而道远。
3、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行业工作人员是智能变电站工作中的核心,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会对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效率产生重要的反作用,在我国的智能变电站行业中,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不仅表现在专业技能和素养上,在综合素质上也是如此,这也是智能变电站发展的一大阻碍。
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1、继电保护发展历程
关于继电保护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其内部结构功能及时判断电网运行中的不正常或者故障状态,并及时控制切除故障设备与非故障设备之间的联系,使故障的影响最小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继电保护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在国内,微机型继电保护是应用范围最广的类型,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到了90年代逐渐走向成熟并广泛应用达到批量生产状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处理器的应用逐步广泛,DSP以其先进的芯片内部结构、快速的运算速度、数据处理能量强等优势,应用于继电保护算法中要比CPU效果更好,所以当今主流是以DSP技术为核心。随着智能电站的发展,关于继电保护装置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如根据变电站电压类型的不同来研究继电保护,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研究,对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的研究等。
2、智能电站继电保护技术
2.1智能传感技术
在智能电网发展趋势下,智能传感器的出现为解决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便利。将智能传感技术应用在继电保护功能中,使其采集信息能力有了很大提升,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对信息数据采集有很大帮助,从而提高了智能电站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广域保护技术
广域保护技术是基于域实现对域内继电保护信息进行收集并进行域内外的综合评判。通过广域保护技术能够完成对该范围内的自动化控制,以此来保证智能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广域保护技术在保护动作实施上优势明显,具有快速性、敏捷性,能够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响应的速动性。通过利用广域保护技术,可以大幅提升电网运行中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2.3保护系统重构技术
保护系统重构技术通过其重构功能,实现在线及时将继电保护装置系统进行完善和配置。保护重构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继电保护技术能够同相应电网结构契合,使继电保护装置能够稳定可靠运行。随着用电量、电能质量的提升,对于继电保护功能上也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和制约。除了要求其具备传统功能,还需要能够完成系统重构,在发生继电保护原件由于故障或是其他原因无法正确动作的情况下,能够完成自动化查找替代部件,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的正常运行,完成其本职工作,避免事故产生。应用保护系统重构技术,为电网及智能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3、智能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劣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功能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变电站孤立存在、单一化的结构特点,解决了设备重复配置产生的资源浪费问题。相比于传统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智能电站中继电保护对站内信息实现了共享,能够降低成本。此外,智能电站内整个监测系统重量、体积及结构上都有改进,系统的维护、配置以及工程的实施也更加便捷,实现了对变电站内设备的优化配置。相关设备的检修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智能变电站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取电网运行状态的相关数据、动作信息、智能电子装置的故障以及信号回路的状态等。通过运用智能化设备装置,实现对所有功能单元实时状况的监控,有效实现信息盲区的采集。由于智能变电站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新技术、新设备制造仍不成熟,设计理念上存在欠缺,智能电站继电保护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发。
三、继电保护设备运维质量控制?
1)加强对继电保护系统核心技术的研究,通过改良通信传输介质和继电保护设备性能,使之更为符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应用要求,尤其要针对当前继电保护系统中潜存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致力于将各类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从而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2)运维管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继电保护设备知识和运维工作经验,对于设备的结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十分了解,严格履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运维管理章程进行作业,确保自身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与此同时,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维工作应采取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每个阶段都要安排专人负责,以便在设备发生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责任人,得知事故原因并予以及时处理,这样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安全就会得到良好的保障。3)继电保护设备的工作环境相对复杂,容易对设备造成腐蚀和污染,需要做好继电保护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保养,工作内容包括检查设备外壳,对设备进行清理,向设备内加油,及时更换受损零件等。如果在日常管理中发现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存在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实施检修处理,防止设备故障的进一步扩大,以降低维修成本和事故损失,延长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
结束语
综合多种因素来看,我国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薄弱点,行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结合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实现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家永,魏锥,许凯.220kV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24):97.
[2]黄彦婕.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8):245.
[3]李世倩,沈宇强,胡敏达,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隐性风险评估系统[J].电工技术,2019(14):97-99.
[4]张钧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配置[J].电子测试,2018(7):51-52.
论文作者:李权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变电站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