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公路事业服务中心 山东淄博 256400
摘要:公路沥青路面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以广泛应用。但随着我国公路通行量与承载负荷的不断增加,沥青路面也常因不同病害造成沥青路面损坏,给公路的通行能力以及行驶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结论证实,沥青路面在投入使用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病害问题,因此需要公路建设相关部门对病害原因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加强公路的持久耐用性。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养护;施工技术;分析
1.坑槽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
1.1病害原因分析
由于沥青路面的性质,其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具有很多空隙的小孔,因此如果沥青材质的黏性不达标,就会造成其与石料之间缺乏有效的黏结力,加大了沥青路面开裂的风险,并且随着路面长年的交通运输,会在路面上产生结冰的现象,结冰融化之后会沿着缝隙深入到路面混合材料之中,导致材料黏性失去效力,随着路面上车辆的不断碾压,在动水压力的影响下,会造成沥青与石料产生相互分离的现象,最终导致沥青路面产生局部的松散,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路面的开裂状态[1]。在这种状态下再有车辆经过,就会造成石料松散从而被甩出,形成路面的坑槽。在进行路面摊铺时,沥青材料与混合材料产生的密度不够,并且表层、中层混合料的使用多为半开级的混合材料,就会致使路面上的冰雪等沿路面产生的缝隙进入到路面中层,随着行驶车辆的来回碾压,路面中层与上层会被渐渐地震荡脱落,降低混合材料的黏性程度,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公路路面的开裂和坑槽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公路变形。
1.2养护施工措施
(1)浇筑混合材料对坑槽进行修补。施工中用到的主要材料有沥青、集料、水泥、外掺剂等。要根据公路表面的具体破损程度进行施工。首先对路面破坏位置进行挖掘处理,将修补的边界制定出来,要略高于破损边缘大约10cm的位置,留出一些可以调整的空间,运用切割机以切割的方式沿着破坏的公路表面边界展开切割。切割机施工完毕后再进行浇筑工艺的施工,要将修复的混凝土和沥青材料按照配比进行充分搅拌,随后将配比好的材料倒入坑槽内,接下来进行振捣工艺的施工,对于修复好的公路要限制车辆通行一段时间,待修复部位坚固后再允许车辆通行[2]。(2)应用半柔性材料进行修补,在路面坑槽中加入水泥并喷洒黏层油,之后将半柔性材料添加进去并进行压实。(3)采用冷材料进行坑槽修补,作为一种新型的修补材料,目前的应用范围还不是很广泛。(4)应用坑槽补修车对坑槽进行修补,首先将坑槽部位进行开挖施工,然后喷洒黏层油,填入乳化沥青混合材料,最后撒布石屑,同样要等路面材料坚固后再对外开放交通。
2.裂缝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
2.1病害原因分析
(1)横向裂缝出现的原因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荷载产生的裂缝,即由于路面常年行车,荷载作用会对路面基层底部产生一种拉应力,当拉应力的承载能力达到极限时就会造成路面的开裂;其次是非荷载裂缝,非荷载裂缝是由于稳定度产生变化、半刚性基础材料的影响作用下导致的,这种裂缝是源自于路基层的,其并不会导致路面表层的断裂[3]。
(2)纵向裂缝形成原因有两方面:首先,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对分路幅之间没有采用科学的处理方式,因此在长期的行车负荷作用下产生开裂,其次是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压实环节不到位,没有采用科学规范的压实方式,因此在路基边缘有水渗入从而造成侵蚀,导致路基逐渐发生不均匀沉降,最终导致裂缝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龟裂。这种开裂现象在沥青路面中是最为常见的,多数情况是由于路面强度不够、稳定性不高导致。
2.2养护施工措施
(1)采用灌缝胶对路面裂缝进行修补。灌缝胶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有着强大的黏合力,其是在对橡胶进行改良基础上得到的材料,能够与沥青产生良好的作用,是应用在修复裂缝工艺中最常见的材料[4]。采用灌缝胶修复使用的主要设备是开槽机和灌缝机。在对道路表面进行开槽处理后,先做好基础的清理工作,然后预热灌胶材料,再将材料填入裂缝中等待完全风干即可对外开放交通。
(2)利用稀浆封层材料进行灌缝,先对裂缝进行基础清理,然后将稀浆封层材料进行搅拌并填入缝隙中,随后进行平整与压实,大约需要20min的破乳后即可开放交通。
(3)对轻度龟裂进行处理时可采用雾封层法,此种处理方法多用于预防裂缝产生的工艺中。同时该处理方式可实现沥青路面的防水功能,进而提高路面耐久性与抗滑性。
3.车辙破损分析及养护措施
3.1车辙导致的破损
在公路沥青路面的损害中,车辙造成的病害是主要的病害之一,具有普遍性和大面积的特点。以下对车辙的形成原因进行如下阐述:(1)磨耗性车辙。源于环境与车轮磨损的共同作用产生,随着沥青路面的集料颗粒逐渐脱落。并且为了冬季路面防滑工作,防滑材料的撒布也会加快车辙破损的速度[5]。(2)结构性车辙。其形成主要是因为路面常年被碾压,路面强度下降导致的,路面使用的时间越久,结构性车辙现象就越容易发生。(3)失稳性车辙。其产生原因是由于车辆长期的负荷作用,导致路面逐渐产生剪切应力,从而致使路面沥青的稳定性下降并引起路面的位移、凹陷等现象的发生。
3.2车辙处治措施
(1)通过微表处对车辙痕迹进行修复,首先使用气泵对沥青公路路面进行基础的清理工作,然后将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充分搅拌,必须要科学地进行每一个施工步骤并确保施工的质量,搅拌均匀后,使用摊铺机对车辙进行科学有序的修补。
(2)采用超薄磨耗层对车辙进行修补,这种修补技术采用的是沥青路面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养护技术,能够有效地对路面的坑槽、松散、老化起到维修与养护作用,首先还是对路面进行基础的清理工作,将路面结冰、杂物清理出施工现场,在作业前先对机械进行检查,然后将混合材料进行充分搅拌,随后进行摊铺和压实,要使施工工艺环环相扣,充分发挥每一道工序的最大作用[6]。
(3)施工结束后,要待路面温度降至50℃以下时再对外开放交通。除此之外,对于车辙比较浅的路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薄层造面、对微表进行填补的方法,做好对沥青路面的车辙预防处理,能够降低车辙的出现概率,提高公路的持久耐用性能。
4.结语
在国家基础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公路建设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为了确保公路网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就需要做到“三点建设和七点养护”。在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投入使用后仍会出现一系列的病害问题,因此,需要公路建设相关部门对病害原因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增强公路的持久耐用性。
参考文献:
[1]沈延斌.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36):266-267.
[2]方绍旗.分析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34):262-263.
[3]耿小华.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8(14):70-71.
[4]李焕婵.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44(13):132-133.
[5]吉海龙.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7(23):76-77+79.
[6]戴秀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08):47+57.
论文作者:张文科,焦方晓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路面论文; 病害论文; 车辙论文; 材料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公路论文; 裂缝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