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双牌县人民医院 儿科 湖南省永州市 425200
【摘 要】目的:探讨咳喘宁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哮喘患儿80例的临床资料,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抗病毒阿糖腺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效果与年龄存在一定的联系。结论:以抗病毒阿糖腺苷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较好,治疗效果与其年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抗病毒阿糖腺苷;呼吸道病毒感染;小儿哮喘
引言:
在空气质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儿童,其本身处于成长阶段,功能尚未完全,自然免疫力相对较低。在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下时,很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1]。支气管哮喘作为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是一种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疾病[2]。一般来说,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多是因呼吸道感染所致。因此临床将呼吸道感染作为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诱因。这种疾病发生后,患儿会出现咳嗽、喘息、发热、呼吸不畅等多种临床症状,如果没有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随着病程的延长,患儿还可能会并发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危及其生命健康。在我院临床工作中发现,对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者采取抗病毒阿糖腺苷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哮喘患儿80例的临床资料,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在1~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1.29)岁,发病时间4~72h,平均发病时间(19.32±8.73)h;
观察组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在1~12h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1.42)岁,发病时间5~72h,平均发病时间(19.27±8.42)h。
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诊疗常规》中的疾病标准[3];(2)患儿无其他器质性疾病;(3)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确定疾病的具体状况后,对其采取对症治疗。以口服氨茶碱或者氨茶碱静脉滴注为主,对于体温高于39℃的患儿,需要采取泰诺口服的方式进行降温。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以利巴韦林进行干预,每日剂量在10~15mg/kg;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采取抗病毒阿糖腺苷干预,根据患儿的体重来进行用药剂量的控制。5~10mg/kg,每日用药1次即可。
1.3 评价指标
根据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变化状况,来评估治疗效果。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正常化;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改善,体征好转;无效: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无变化或者恶化。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患儿治疗效果与年龄存在一定的联系。在观察组中,1~3岁的患儿29例,全部治愈;3~7岁的患儿5例,全部治愈;7岁以上的患儿6例,仅5例治愈;在对照组中,1~3岁的患儿28例,治疗有效的22例(84.62%);3~7岁的患儿7例,治疗有效的6例(85.71%);7岁以上的患儿5例,治疗有效的4例(80.00%)。
3讨论
在当前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在以往,对于这类患儿多采取对症治疗,但是在治疗后会存在一定的反复性,这不仅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其心理状态产生较大的限制。在医学中认为,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与外邪入侵存在一定的联系性[4]。因此,在临床治疗时,需要以抗病毒为主,临床症状改善为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5]。阿糖腺苷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其对多数疱疹病毒均具有抵抗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抑制多数病毒的合成,从而产生抵抗作用6]。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经过临床观察能够明显看出,年龄越小的患儿在运用这种治疗方案的效果上越好。
综上所述,以抗病毒阿糖腺苷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较好,治疗效果与其年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丁珊,方声,叶秀霞.呼吸道病毒感染对哮喘患儿气道重塑与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04):625-627+640.
[2]郭颖,张娟,蔡玉香,周宁娟,徐海军,孙新.布地奈德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哮喘小鼠肺损伤保护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48(11):1135-1140.
[3]顾剑玲,魏嵩昀,庄文珺,王婷,陈思.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0):4709-4711.
[4]李华. 咳喘宁口服液对病毒诱发哮喘大鼠PI3K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
[5]李英. 咳喘宁对病毒诱发哮喘模型大鼠STAT6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
[6]朱晔,王孟清,罗银河,陈锡军,刘克丽,莫非钧,舒兰.咳喘宁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02):63-64.
论文作者:唐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患儿论文; 呼吸道论文; 哮喘论文; 腺苷论文; 病毒感染论文; 抗病毒论文; 咳喘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