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非药物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针灸方法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法治疗),各36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 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作用,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非药物疗法;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干预
慢性支气管炎为一种支气管黏膜、气管黏膜和周围组织出现慢性特异性炎症的疾病,咳痰、咳嗽及喘息等为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临床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现连续2年之上的症状,且每次咳嗽、气喘和咳痰等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早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轻,且主要出现在冬季,春暖后症状得到缓解;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严重,且不分季节。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等,对患者的劳动力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特从本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为19~60岁,平均(39.52±1.17)岁,病程为2~9年,平均(5.57±0.24)年;对照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0~61岁,平均(40.15±1.05)岁,病程3~10年,平均(6.12±0.71)年。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2009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 版)》对患者进行诊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咳痰及咳嗽持续时间>2年,且每年持续时间>3个月,该症状主要出现在晨间,病情严重的夜间也会出现该症状。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 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的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咳嗽、咳痰及咳喘等为其主要临床症状。对于肾虚患者,其发病时极易出现阵咳、咳声哑涩,夜间症状发生率较白天高,且出现夜尿频度、身寒肢冷、头昏耳鸣、舌苔白滑润,舌淡体胖等;对于肺虚患者,其发病时极易出现咳症状,且主要发生在白天,痰量稀少,舌淡苔薄及易感冒等。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该种治疗方法包含饮食生活调理方法、运动治疗方法和心理治疗方法等。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以针灸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操作者选取患者主穴:太渊、膻中、大椎、肺俞、风门及合谷,副穴:关元、气海、心俞及膈俞等[1-3]。对于咯血患者,应加尺泽穴位;对于久病体虚患者,应加足三里、膏肓和肾俞等穴位;对于胸闷气急患者,应加内关和膻中等穴位;对于咳嗽痰多患者,应加丰隆、列缺和天突等穴位。患者每日治疗1次,用毫针刺入选定穴位,通过提插捻转手法,在患者出现酸、胀及麻感应后,将输出电源导线夹在针柄上,之后通电,依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控制电流,持续通电20 min。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休息2 d,之后依据上述方法进行下1个疗程的治疗,共治疗4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减少≥80%,咳痰、咳嗽及喘息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减少20%~80%,咳痰、咳嗽及喘息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相比出现减轻现象;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减少<20%,咳痰、咳嗽及喘息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
3 讨论
在中医学上,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哮证”“喘证”“痰饮”“咳嗽”等范畴,其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肾肺脾脏器功能衰退或失调等,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严重影响。针对该种症状的出现,医护人员应采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和虚实夹杂则标本兼治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针灸方法在临床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疾病具有一定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种治疗方法具有扶正祛邪、温补肾肺脾脏器等作用,进而降低患者机体内过敏状态,提高患者丘脑、垂体及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说明非药物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一定优势,该研究结果同罗小林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非药物疗法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小芳,朱均权.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5):95-97.
[2]崔更力.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0):16-17.
[3]黄英.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7):34-35.
论文作者:杨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5
标签:患者论文; 支气管炎论文; 症状论文; 咳痰论文; 治疗方法论文; 对照组论文; 穴位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