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3831(2000)04—0044—06
1.隐喻研究的发展
英语中的“metaphor”(隐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etaphora ”,该词由“meta”和“pherein ”合成, 意思分别为“over ”和“tocarry”,合起来意思是“to carry over”(带过来,拿过来)。最早定义隐喻的学者恐怕要算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21—25章)和《修辞》(卷Ⅲ)书中有详细论述。“Metaphor is the applicationto one thing of a name belonging to another thing.”(隐喻就是把彼事物的名称用于此事物)。在此定义下,隐喻又分为四类:即,借“属”作“种”;借“种”作“属”;借“种”作“种”;类推。(Poetics,Chap.21)
从学科范围来看,该定义只限于修辞学范围。从具体语言对象来看,该定义只限于对具体词之间关系的研究。从现代隐喻的研究成果看,隐喻是无所不在的。请看下列一些隐喻研究的经典名句(Shibles,W.1971):
“The subject of metaphor is inexhaustible.”(隐喻的主题是无穷的)———Breal
“To Know is to use metaphor.”(认知就是使用隐喻)——Friquegnon
“The whole of nature is a metaphor of the human mind.”(整个自然界是人类思维的一个隐喻)——Emerso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should be written as that ofseven or eight metaphors.”(哲学史可以用七八个隐喻来表达)——T.Hulme
“Metaphor wa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 the earliestscientific method.”(隐喻是智慧的开端,是最早的科学方法)——C.Day-Lewis
“The greatest thing by far is to be a master of metaphor.It is the one thing that cannot be leamed from others.It is the mark of genius.”(到目前为止最伟大的事情就是成为隐喻大师,它是无法从他人那里学来的。它是天才的标志。)—— Aristotle1971年,Shibles 的 Metaphor: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and History(《隐喻:带注释的文献目录和历史》)一书出版。 该书收入了自此以前的有关隐喻的主要文献目录,并给每篇以简要评论或注释。全书共414页,共收隐喻研究重要文献目录四千多条。1980年Lakoff和Mark 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面世,在学术界掀起了隐喻研究的高潮。1985年,J.P.Van Noppen,S.De Knop,R.Jongen编辑出版的Metaphor:A Bibliography of Post-1970 Publications(《隐喻:1970年后出版的论著目录》)一书,收录了1970—1985年间的重要论著及博士论文等4317项。在年代上正与Shibles 的书衔接。仅五年后,J.P.Van Noppen 又出版了 Metaphor Ⅱ: AClassified Bibliography of Publications 1985—1990(《隐喻Ⅱ: 1985—1990出版物分类目录》)。该书收集了五年间的重要论著,为1985年书的续编,全书350页。以上三部书包括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 尤其是本世纪的隐喻研究的重要成果,是隐喻研究和学习者的必备参考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80年代以来隐喻研究呈突飞猛进趋势。90年代隐喻研究仍没有减弱的迹象,并有逐渐向一些应用学科渗透的势头。我们仅从以上三部书的出版年代便可得知,80年代以来隐喻研究呈越来越热的发展趋势。
隐喻研究已经成为一门跨学科的学问,可以从语言学、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心理治疗、教育学、音乐、神学、美术等许多学科进行研究。Noppen(1990)书中共列出70余门学科(参见本文2)。 在国外,隐喻研究发展迅速。新西兰的Otago 大学语言学系及教育系都单独设有“隐喻”这一门课程。笔者1997至1998年度曾在Otago 大学选修了该课程。语言学系由 Lakoff 的博士生 Claudia Brugman讲授,教育学系由Tim Linzey博士讲授(Linzey博士正在进行把隐喻用于心理治疗上的研究以及隐喻在教育中的应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及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分别设有这一门课。当然,开设隐喻课程的大学远不只这几所大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学家Lakoff自60年代就开始讲授隐喻了,远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之前。
目前互联网上有隐喻专页,网址为(http://metaphor.uoregon.edu/about.html )。 隐喻研究者们创办了国际性的刊物“Metaphorand Symbolic Activities”(《隐喻和象征活动》)。在汉语中,对隐喻的研究尚属开始阶段,有许多理论尚未介绍进来。在修辞学中也只是作为一个辞格来讲授,尚没有形成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2.隐喻研究的主要学科
Shibles(1971)及 Noppen(1985,1990)的三部书中所列隐喻研究书目共一万余项,绝大部分是80年代以来出版的书籍或有影响的论文,50年代至80年代的也占一部分,也有少数部分是50年代以前至本世纪初或更早的作品。大部分作品用英语写成,少部分用其它语言,如法语、德语、俄语等语言出版。从学科范围来看,主要分属以下一些大的学科门类。
语言类:历史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语法学、词汇学、词典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篇分析以及语言学中的其它分支。
文学、艺术方面:文体学、修辞学、黑人研究、妇女研究、民俗学、美学、艺术学、电影学、诗歌学、翻译学、幽默研究以及许多文学研究中的分支和与文学有关的学科。
宗教类:神学语言学(Theolingustics)、圣经解释学、宗教学以及与神学相关的一些学科。
哲学类: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Axiology,唯心主义的哲学流派)以及哲学中的其它学科。
其它社科类:认知科学、社会学、人类学、人类文化学、民俗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地理学、法学、文化学、咨询学、政治学等等。
心理学类:心理学、心理分析、心理治疗、精神病学等等。
医学与生物学类:医学、神经病学、生物学等等。
自然科学类:建筑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通讯学等等。
其它类别:人工智能、目录学、象征学、说教术、市场营销、音乐、现象学、系统理论、符号学、政府机构学(Bureautics)等等。
由于本文的篇幅所限,以及本文的主旨是向读者介绍隐喻可以成为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这一现实,所以,笔者很难逐一介绍以上70余门学科研究隐喻的情况。读者如果对其中某一门学科感兴趣,可以参阅上文提到的Shibbles及 Noppen 的三部书,顺藤摸瓜、追本溯源,定有所获。隐喻在语言及文学诸多学科中的研究是众所周知的,以下简略介绍一门人们通常认为与隐喻关系不大的学科,即心理治疗。
Kopp(1995)的著作是在心理治疗方面利用隐喻的一个典范。该书介绍了心理治疗师如何在患者的言谈中捕捉隐喻,并通过这些隐喻了解反映出来的患者的信念体系,因势利导,增加肯定的积极因素,达到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的目的。原文如下:
“By helping a client identify and explore his or her ownmetaphors,the therapist will be better to understand thebelief system that is reflected in the client's metaphoricspeech and early memory metaphors.It will also enable thetherapist to access and employ the client's own insight tostimulate positive growth and change.”
书中介绍了一个实例:一位妇女,因不堪忍受刚刚离异的丈夫对自己生活的骚扰, 产生心理障碍,
来做心理咨询。
她把他描写为barging into her house like a locomotive(像火车头一样闯入她的住宅)。顺着这一隐喻,心理治疗师问她把自己看成什么, 答道:“Iguess I'm the tunnel”(我想我就是那隧道),根据书中介绍的方法,心理治疗师让她改变自己在心目中已形成的形象。 她又答道:“I'dbe the derailer”(我想成为使火车脱轨的人)。 在与心理治疗师的交谈中,她建立了自己积极向上的形象。进而与心理治疗师探讨如何才能作一个“使火车脱轨的人”,以便阻止“火车头”闯入家中,并想出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固门窗,更换锁头等,使“火车头”无法闯进来。
从近年来发表的隐喻论著来看,隐喻研究还有向更广的学科范围渗透的趋势。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隐喻研究渗透到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 许多语言学家、 哲学家对此感触更深。 正如 WayneBooth(1978:48)所说:“无论我们如何定义隐喻, 它似乎不仅吸引了人文学者,而且还同样吸引了整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世界。”美国哲学家 Mark Johnson(1981:p.ix )是这样评论的:“我们处在隐喻的狂热中,仅在30年前,情形正相反:诗人创造隐喻,人人都使用隐喻,哲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等)忽视隐喻。今天,我们似乎被隐喻所控制。”
下文将从分析隐喻的定义入手,解释隐喻是如何成为众学科研究对象的。亦即,隐喻是通过什么途径与众多学科发生联系的。
3.隐喻的定义和功能
隐喻的定义和功能属于入门研究,隐喻的入门研究基本上都限于语言学范围。在这一类研究中,一般不把隐喻与一些具体应用学科相结合。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隐喻的定义、本质、结构、功能和分类,以及隐喻是如何起作用的。限于本文的主旨,本部分只介绍隐喻的定义、功能及一些最基本的理论,探讨隐喻向语言学以外的学科蔓延的必然趋势。
现代对隐喻的定义已经不再局限于词项“种”“属”关系的研究了。 Chomsky 认为隐喻是违反“选择限制规则”(注:选择限制(selectional restriction):指单个词项与其它词项搭配的限制,如breathe 一词要求主语为有生命的, 例如:The girl wasstill breathing.(女孩当时仍在呼吸),Fish breathe through gills.(鱼通过腮呼吸),但是句子Theories must breathe,the table wasbreathing (理论必须呼吸, 桌子正在呼吸)就违反了选择限制。 (Matthews,1997:333)的句子:
“Sentences that break selectional rules can often beinterpreted metaphorically(…)if an appropriate context issupplies.That is,these sentences are apparently interpretedby direct analogy to well-formed sentences that observe theselectional rules in question.”“如果有合适的上下文,违反选择限制的句子常常可以解释为隐喻。即,这些句子通过对遵守选择限制的、结构完整的句子的直接类推得到清楚的解释。”(Chomsky,N.1965 :149)
这一定义把隐喻研究从亚里士多德词项“种”“属”关系的研究提升到了在句子平面上的研究。Weireich(1966)解释了这些违反选择限制规则的句子是如何获得隐喻意义的。他认为可以构成一系列的“转移规则”(Transfer Rules),把已知词项的语义特征投射到与之搭配的词项中去,于是,那些在语义上“异常”的“偏离”正常解释的句子,便可以得到解释(详见:Sebeok,T.A.,1966,T.A.,1966:395—477)。这是从另一种视角对隐喻的解释。例如:John is a fox中,John 的重要语义特征是+Human,而fox的重要语义特征是-human, 该句子在语义上属于“异常”的“偏离”正常解释的句子,违反了选择限制规则。而该句子仍然成立,但是, John is a fox,即,+Human is-human,自相矛盾,这就要求读者在-human之外寻找fox 的意义。
Reddy (1969 )认为隐喻可以通过“语境敏感性”(context-sensitivity)来讨论。他认为所有的“陈述”(statement )都是潜在的隐喻(potential metaphor)。隐喻则是超出了词的所指的正常限制的异常情况,是语境与词项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 )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他把隐喻的研究又从句子层次提高到语境中去了。于是,隐喻便进入了语用学领域(参见:Searle,1993.Morgan,1993)。
在语用学领域,隐喻又与“间接言语行为”这一具体课题相联系。Dijk(1975)认为隐喻违反了格赖斯的各种原则,特别是“真理原则”和“相关原则”的“间接言语行为”,他的原话是:
"Metaphor is an indirect speech act in which Gricean principles,esp.those of truth and relevance,have been violated."(Noppen,1985:85)
笔者经过分析,发现前人对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以词汇为基准的双向发展的过程。(1 )由词项往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单词——词组——句子——篇章。从意义的角度看,这一过程呈现为:词项意义——句子意义——话语意义——篇章意义。某些从文学角度对整篇文章或小说作隐喻结构分析的研究就是属于从篇章的角度研究隐喻。(2 )由词项往更细的方向的发展过程,如:把一个词从结构上进一步分解为“语素”;把一个词的意义进一步分解为语义特征,在这一层面对隐喻进行研究(关于以上两种趋势,笔者将另撰文探讨)。
Lakoff(in Ortony,1993:203)提出的“当代隐喻理论”超越了以上语言学领域,在隐喻理论中独占鳌头,解释能力很强。他认为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a cross-domain mapping),是一种思维方式。例如,“因特网”和“高速公路”是两个不同的“语域”,我们可以把“高速公路”映射到“因特网”中去,使得我们可以用与“高速公路”相关的词汇来描写“因特网”。因此,“因特网”上也可以“交通堵塞”(traffic jam),也有“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我们也用“high/how speed”来描述网络的速度。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的概念结构正是建立在这种思维之上。Lakoff与 Johnson 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以及 Lakoff 的“隐喻的当代理论”(in Ortony,1993)全面阐述了这一理论。 这一理论的提出大大拓宽了隐喻的研究领域。正是因为这一理论的提出,使隐喻成为了一种认知手段,一种最重要的方法论,它在许多应用学科中因而便有了很重要的价值。
在对隐喻功能的研究方面,人们也提出了很多理论。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讲,由于它是最重要的认知工具及方法之一,隐喻便与许多同认知科学相关的学科发生了联系。在历史语言学中,隐喻是语义演变的根源,从而使它为历史语言学所青睐(参见: Goatly 1997:30“1.8 Meaning Change in the Lexis of a
language”;李福印, KonKuiper,1999,Chapter 14.3.7“Metaphor and Metonymy”)。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入门知识,Mooij 提出了隐喻的五个作用(或称五个特点):
(1)一个词的意义有限,词的应用搭配规则基本上是固定的, 需要表达的外部世界及人的思维却是无限的。因此,词的字面意义无法满足新的表达需要的情形时有发生。当有限的词汇不能充分用来表达所有的需要时,隐喻便产生了。
(2)当有人使用一个词来表示该词的字面意义之外的意义时, 他同时希望听者或读者知道该词的字面意义。该词的字面意义并没有消失,而是在隐喻的解释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解释了隐喻的可理解性,进而使隐喻在情感交流中具有肯定或者否定的情感价值。
(3)所有这些表明, 在隐喻的使用中有一个方法论上的原则在起作用,即:经济原则。并不是每一种情形都可以产生新词或能够产生新词。有时新的表达方式会进入语言的词汇,但在其它情况下,语言使用者使用随手可得的已知的表达方式。
(4)当我们描写、摸索、解释、翻译新的“情形”时, 隐喻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在这里,“情形”的意义是十分宽泛的。它可以指具体的事物,还可以表示科学或哲学的研究领域,表示知识的、道德的、艺术的、实践的等等一切方面;也就是说,它不仅与方法论上的“经济原则”相联系,它本身就是一种方法,是用旧词表达新意的方法。
(5)最终, 隐喻不仅可以使我们利用熟悉的事物来同化目前为止尚是未知的、未被理解的、未被命名的事物,它还可以使我们洞察已知事物,重新认识已知事物,加深或反省对已知事物的理解。文学作品给我们提供了这一过程最为清晰的例子。司空见惯的事件及情形在文学作品中以隐喻形式再现,使得我们突然对此有了新的理解(Mooij, 1976:12)。
当然,隐喻的功能绝不仅限于以上这些,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研究它的功能。但只从以上功能便可以引出许多学科对隐喻的研究(参见本文4)。
隐喻的理论研究, 更是学者们研究争论的焦点。 Searle (in Ortony,1993:89)认为从亚里士多德至今,隐喻的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对比理论(comparison
theories )和语义相互作用理论(semantic interaction theories)。 前者认为隐喻话语是建立在两个或多个事物比较或相似之上的;后者认为隐喻包括两种语义内容的相互作用,即,隐喻表达和语境。Searle 的理论划分实际上是 Mooij (1976)的“二元理论”。 Mooij 书中提出的“一元理论”(monistictheories)和“二元论理论”(dualistic theories)如下:
(1)一元理论:在隐喻表达中,字面意义由于引申, 丧失了原指。
a.伴随意义理论(connotation theories):
隐喻的意义可以在部分伴随意义的基础上得以解释。 见:M.C.Beardsley,Jean Cohen等。John is a fox 中,使用了 fox 一词的伴随意义。
b.隐喻的意义可以在词的一些语义特征的基础上得以解释的理论。如:替代观点(the substitution view)。 “替代隐喻论认为隐喻所处的整个句子替代的是一组字面意义的句子。例如:He is a fox 可以替代 He is clever,He is cunning 或 He is deceitful 等句子”(范文芳,1997)。
c.隐喻的意义无法得到解释的理论。如:Martin Foss 的“伴随”观点(supervenience view)。
(2)二元论理论:
在隐喻表达中,原指并未由于原来意义的引申而完全丧失。
a.对比理论
“对比理论”源于亚里士多德,他把隐喻看作给一个物体起一个属于其他物体的名称。也就是说,他把隐喻看作一个名词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的转移,这种转移或者从类到属,或从属到类,或从种到种,或基于类比。
b.语义相互作用理论
Black是第一个详细阐述相互作用理论的,相互作用理论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六点:1 )隐喻是句子而不是孤立的词; 2 )隐喻由焦点(focus)和语片(frame)两个部分构成;3 )这两个部分之间存在张力;4)把这些部分理解成一个系统;5)隐喻的意义来自这些部分的相互作用;6)隐喻的意义不可缩减,是认知性的。
Mooij 把至今为止前人提出的错综复杂的隐喻理论都包括在他的“一元论”和“二元论”之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通过分析隐喻的基本定义和功能,我们可以看出隐喻是怎样成为语言及文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的。
4.从隐喻的定义、功能再看研究隐喻的学科的广泛性
从本文第二部分中,我们得知隐喻研究可以在数十门学科中进行。这的确不寻常,似乎也很神秘。但通过讨论它的定义、功能及理论,我们会发现隐喻研究对象如此广博是必然的。从Mooij 提出的第五点功能可以知道隐喻能作为认知工具;从语义角度看,是隐喻引起了语义变化。因此可以从认知学、文学、社会学、语义学等角度深入研究隐喻。因为它和人们的意识相联,还可以引入到法律、管理等许许多多社会学科中去。从第四点可以看出,隐喻是词汇产生新义的途径,事实上,许多关于语义发展演变的专著都是建立在这一思路之上的。 AndrewGoatly(1997)的新作 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 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思路之上而写成的。他分析了整个英语词汇的隐喻模式,发现整个英语词汇都是建立在这些模式之上发展起来的。今日的词汇是昨日隐喻意义的沉淀,或称 dead metaphor。一个词今日的隐喻意义很有可能成为该词日后的字面意义。第三点说明可以把隐喻延伸到语用学中去。其实,从它的定义,我们早就发现了这一点。从第二点得知,隐喻可以和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等相联系。第一点告诉我们,为什么隐喻为诗人、艺术家所喜爱。当诗人没有更精彩更生动的表达来抒发感情时,隐喻也就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
Lakoff 的理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即,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提出,极大地拓宽了隐喻的研究范围,使之进入了一切和人的“思维”“意识”相关的广阔领域。利用隐喻进行心理治疗就是一例。
隐喻的无穷性(open-endedness)和隐喻的不明确性在科技术语的最初引入及日后的使用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类推(analogy )和隐喻是科学思想的中心(Ortony,1993:447)”, 似乎这样一来把隐喻的作用绝对化、扩大化了。但是,我们至少从中可以看出隐喻的确起了一定的作用。Rutherford用太阳系结构类推出原子结构;法拉弟因看到了成排的磁化了的铁锉屑而推出电磁场(Nersessian,1984;Tweney,1983)。在教学中,这些思想也可以得到应用。初学者可以把电流想象为管子中流动的水。实际上Lakoff的当代隐喻理论已经包含了这些内容。Lakoff把隐喻定义为“跨概念范畴映射”,这种“映射”含有两方面内容:概念映射和肖像映射(conceptual
mappingandimage mapping),上文谈到的“因特网是高速公路”属于概念映射;从太阳系想到原子结构利用的是肖像映射。
综上所述,隐喻研究已经成为一门跨学科的学问。这一现实是与人们对隐喻的认识不断提高和加深分不开的。对隐喻的研究过程正是人类认识社会、自然和自我的过程。随着当今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许多隐喻理论将会介绍到国内来,必将促进把隐喻置于汉语及中国各社会学科领域之中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伍铁平教授三次审阅全文,并提出修改意见,在此致谢。
收稿日期:199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