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县人民医院 江西吉安 343900
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疾病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SAS、SD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内科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无缝隙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无缝隙护理;急诊内科;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
急诊内科护理质量不仅体现全院医疗护理水平,还与患者转归有密切联系[1]。无缝隙护理的主要宗旨为满足患者最终需求和提高满意度,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护理,在患者治疗与康复期间具有重要的作用[2-3]。本研究选择就诊于我院的部分急诊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优质无缝隙护理对其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16—84岁,平均年龄(49.32±12.54)岁;脑梗死6例、急性心力衰竭8例、心绞痛7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重症哮喘6例、高血压危象7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17—83岁,平均年龄(49.34±12.61)岁;脑梗死5例、急性心力衰竭9例、心绞痛6例、急性心肌梗死16例、重症哮喘8例、高血压危象5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治疗、健康宣教、病情监测等。观察组实施优质无缝隙护理:①建立责任小组:根据护士专业知识、沟通能力、技能熟练度等综合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分为4个责任小组,每组由3名综合实力顺位护士组成,确定小组组长。护士长组织组员学习,加强护士监护、应急处理、沟通、临床观察、急救等方面能力与水平,实施分层次管理负责制度。②无缝隙排班: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与床位比,予以排班,每名护理人员在岗时间8h,实施大小夜班双班制。排班中需根据护士工作年限、能力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新老搭配,进行整体护理和连续动态观察。建立排班留言板,如护士需调班,可提前在留言板上写下调班申请,确保有护理人员在岗。③无缝隙抢救:开通绿色通道,以“先诊疗再付费”的抢救原则,尽早给予患者检查与评估。辅助医生在接诊后对患者进行问诊,先实施抢救,再进行登记挂号;如患者身旁无家属,由第3责任护士代办挂号;由第1责任护士全程陪伴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予以记录;患者病情控制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安抚患者情绪;④质量监控:护士长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考核,量化细节处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不断革新优化整个护理模式。
1.3 观察指标 负性情绪: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数越低患者负性情绪越轻;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护理质量和依从性,总分为100分,分数高低与护理满意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22±7.35)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63±3.19)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其疾病种类最广,重症患者最多[4]。急诊内科是其其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收治医院所有内科急诊患者,其水平直接反映医院应急措施和急救水平、员工素质和人员搭配高低,护理工作与医疗质量[5-6]。急诊内科患者存在起病急且发展迅速,部分患者因短期内难以接受,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加之病死率相对较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7]。
优质无缝隙护理是以满足患者医疗需求为首,以生命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排班与抢救的无缝隙,以及严格遵守工作制度,护理更细节化、程序化。使护理人员之间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提高工作效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SAS、SD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观察组,分析原因在于急诊内科接诊后能在第一时间做好准备工作,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团队协作,使抢救工作变得井然有序。优质无缝隙护理中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教育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注重安抚患者情绪,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对急诊内科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无缝隙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蒋月花.实施细节护理对提高急诊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2):105-108.
[2] 林桂珍,蓝惠兰,黎春常.优质护理目标措施对急诊内科护理纠纷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631-2633.
[3] 刘伟,毛玉荣.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内科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08):1132-1133.
[4] 屠云.无缝隙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437-2439.
[5] 滕遂川.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08):73-74,77.
[6] 张艳凯,段宝民,李兵,等.急诊内科疼痛患者1764例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7):2086-2088,2091.
[7] 刘雪艳,徐新平.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10):1440-1441.
[8] 徐匀,潘名娥.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5):1836-1839.
论文作者:郭红燕,郭良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内科论文; 缝隙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性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