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各个专业在学校中都能自成一系,独立成型,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这也导致了大部分院校在城市铁轨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针对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究,旨在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教学改革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专门负责传授学生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客运、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为宗旨,是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新设置的一个专业。由于我国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研究时间较短,理论体系不够健全,致使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均较为低下。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目标
首先,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与学习效率。利用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其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与水平,丰富当前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以符合行业发展要求。最后,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校企合作提供更有效渠道。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其专业的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良好表现,为企业与职业院效带来更大影响。总而言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即通过与企业的深入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1缺乏实践课程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实践型人才,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更重视的仍然是理论课程,理论课程的课时远远高于实践课程的课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训课程,会影响到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相应的训练项目,会影响到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2.2教师缺乏完善的素养
在现今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所起到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在高职的教学过程中,轨道交通相比其他技术类专业而言地位要稍逊色一点,导致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疏漏。这主要集中体现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与时俱进地创新自身的教学体系,并在实践环节与社会实际相脱节。不仅如此,教师之间的教学水准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于学生的吸收来说十分不利,长期存在偏差的知识灌输会影响学生的吸收与实际运用,最终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完善自身的教学素养。
2.3学生自身问题
作为一个专业知识复杂、不容易掌握且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管理专业在学习过程中也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目前专科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有限,对专业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掌握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消化理论知识的过程比较慢,学习效率不高。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研究
3.1明确培养目标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就要求各大高职院校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设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各大高职院校要充分了解轨道交通企业对交通管理人才的要求,以此来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带领学生学习与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也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广大高职院校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效率,能够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
3.2学校合理转变教学观念,创新采用新兴教学模式
在素质教育的潮流下,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学理念也必然要进行优化整合,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对过去落后的教学理念做出明显的改进,真正做到为学生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学管理理念进行转变。例如,学校积极借鉴其他优秀学校的实践教学实例,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师资力量,进行教学理念体系的完善与创新。不仅如此,还要积极对校内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获取学生对于教学的及时反馈,使得教学中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3.3强化校企合作建设
校企合作的开展有助于校企资源的重新分配,既能够充分发扬高职院校和地铁企业各自的优势,又能够满足企业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应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高职院校要增强与地铁企业的联系及合作,并积极邀请企业广泛参与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模式制定中去,以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次,高职院校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特征可以采取“3+1”工学结合模式,把人才培养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重点在于课堂以及实训课程的学习,第三年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到校外实训基地来亲自体验与接触到课本上的知识,完成顶岗实习。最后,借助企业优势,将专业教育与企业相结合,在客运段、轨道交通公司等单位建设若干个较为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另外,可以与轨道交通企业达成协议,提供该专业学生的志愿服务,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
3.4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学会课上的内容,还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进行“填鸭式”将手,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形式,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可以就课上的内容展开师生讨论,也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问,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作为重要的专业,在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培养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学校应当积极认识到轨道交通专业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必要之处,并正视自身教学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在不断发展的时代潮流中,科学化、系统化地发展高职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积极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方式,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实现高职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俊辉,黎新华,丛丛.“三维融合、三层实训”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69-71.
[2]程钢.轨道交通典型岗位“工学结合、分层次”实践教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5-17.
[3]陈志澜,泮红,吴维彪.高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9):44-45+90.
论文作者:罗志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2
标签:轨道交通论文; 运营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城市论文; 学生论文; 高职院校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