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正骨对颈性失眠的疗效观察论文_覃一珏 罗琎 陈曦 黄秋华 郭全 刘海润

摘要:目的:探讨对颈性失眠患者采用手法正骨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颈性失眠患者计6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n=34)与联合手法正骨治疗实验组(n=34),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颈性失眠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手法正骨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法正骨;颈性失眠;PSQI评分

Therapeutic effect of manipulation and bone setting on neck insomnia

Qin Yijue, Luo fan, Chen Xi, Huang Qiuhua, Guo Quan, Liu hailun

Guangxi People's Hospital 53002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anipulation and bone setting for patients with neck insomnia. Methods: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68 patients with neck insom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n = 34)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 = 34) treated with combined manual osteotom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manual bone sett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patients with neck insomnia, and it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manipulation bone setting; neck insomnia; PSQI score

颈性失眠由颈椎退行性改变、劳损、关节错位、肌肉痉挛等因素以及交感神经异常等而引发,将引发患者大脑兴奋性增加,故而难以入睡,或多梦易醒,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对于本病,临床多采用常规手法松肌方案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1]。为此,本次研究引入了手法正骨方案,以我院收治颈性失眠患者计68例为对象,评估了常规治疗与采用手法正骨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颈性失眠患者计6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n=34)与联合手法正骨治疗实验组(n=34)。对照组中男8例,女26例,年龄23~57岁,均数(41.58±11.43)岁,病程3月~3年,均数(1.13±0.38)年,实验组中男9例,女25例,年龄24~59岁,均数(42.10±10.18)岁,病程4月~3年,均数(1.15±0.41)年,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符合颈椎病、失眠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8~70岁范围内,近期未服用治疗失眠的有关药物,已签署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肝肾疾病以及特殊生理时期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法松解颈部肌肉即可,每天1次,以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评价疗效。对照组则采用手法正骨治疗,先采用揉、?、拿等方法松弛颈背部肌肉,而后则可进行正骨,主要包括:(1)仰头摇正法,多用于枕寰、寰枢关节错位,体位仰卧位、坐位均可。取坐位时,医师站在患者后,双手分别放在患者的两肩,单掌托患者下颌,手指紧贴患者面颊,另一只手拇指、食指分别抵住患者的双侧乳突,将头作上仰起,缓慢侧转,并左右摇动2~3下,在患者头颈放松后,托起下颌,将头转较大幅度,而后向后上方有限闪力,一般可听到关节弹响声[2]。(2)坐位旋转复位法,也可用于枕寰、寰枢关节错位,患者坐在矮凳上,身体微微后仰,靠在医师的身上,后触摸患处棘突。以第2颈椎棘右偏歪为例,可以左手拇指轻按棘突右侧缘,让患者低下头,使患处凸起,维持皮肤绷紧,而后将患者头向左摆。医师弯腰,以胸部抵住患者的头,后屈曲前臂,以肘弯托起下颌,抱住患者头颈,上提拉,带着向右旋转,稍超限即可,后左手将患处颈棘突向左侧推顶,一半可伴清脆弹响,需恢复正常位,再次触诊,验证效果。(3)低头摇正法,多用于C2~C6颈椎后关节旋转式错位,患者取侧卧位,平枕、低头,医师一只手轻拿患者后颈,拇指按在突出位置,另手托住患者的面颊,以枕部为圆心转动头部,摇至最大角度,有限度闪动,拇指同时加力按压,使患处复位。每日3天1次,持续治疗10次。

1.3观察指标

对比疗效,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水平进行判定,患者睡眠时间正常,PSQI指数降低76%及其以上,判定为临床痊愈;睡眠好转,睡眠质量增加3h,PSQI指数降低51~75%,判定为显效;症状减轻,PSQI指数降低25%~50%,判定为有效,未见显著改善,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处理,设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颈性失眠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有颈椎病而引发。对应本病,在常规松肌治疗时,虽然能够改善椎动脉血流,但难以实现关节错位的改善,容易反复发作。而在采用正骨手法进行治疗时,通过仰头摇正法,可精准定位,对纠正关节错位有显著价值,通过向上施家牵引力,可促使关节面恢复原状。另外通过正骨复位,也明显提高了颈椎的稳定性,有效纠正了颈椎的紊乱状态,对改善颈椎生理扭曲,消除颈髓、血管、神经的刺激与压迫有显著价值,也可促进交感神经正常状态的恢复,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以及不适,可起到舒经活血、解痉止痛的作用,也可缓解肌肉痉挛问题,进而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3]。从本次研究结果上看,实验组在采用正骨手法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方案疗效理想。综上所述,对颈性疼痛采用正骨手法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书勤. 正骨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10):159-159.

[2]龙喜, 冯丹, 胡朝耀, et al. 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13):1979-1981.

[3]豆以彪, 张振宇, 徐佳音, et al. 张氏颈部"七线五区十二穴"理筋手法治疗颈性失眠的临床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21):92-93.

论文作者:覃一珏 罗琎 陈曦 黄秋华 郭全 刘海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手法正骨对颈性失眠的疗效观察论文_覃一珏 罗琎 陈曦 黄秋华 郭全 刘海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