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智力因素论文,上篇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幼儿学习活动的水平和效果。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结构中所具有状态、品质与能力的总和。通常分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即认知能力的总和。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是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它对认知过程起着推动、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在智慧活动中的作用各不相同。在智慧活动中,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干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肯干不肯干。至于干得好或干不好则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的。智力因素主要决定智慧活动的效率,而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活动的方式,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是坚韧不拔还是畏缩不前,是勤劳勇敢还是懒惰懦弱。从长远的眼光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这就像飞机上的左右翼,离开哪一边都不能飞翔。
本期我们将着重讨论幼儿智力因素培养方面的相关内容。
智力是人们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注意力等几大基本因素。其中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和源泉;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仓库和基础;思维能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和方法;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创造力产生的前提……
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培养高智商的人才,是天下父母的心愿,也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愿望。但是为什么有的幼儿智力超群,有的幼儿却智力低下呢?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会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
1、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父母身体健康,大脑发达,素质高,对优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让孩子具有一个良好的先天所附有的物质基础。正常人的遗传素质,经过培养和教育,可以发展为智力超常儿童;遗传有缺陷的儿童,多半是智力低下。但是后天的因素对儿童智力发育也有重要的影响。霍伍捷克等研究了起初智力水平相当的252个儿童,在孩子6-18岁期间进行了14次测验。结果发现,大多数孩子智商有变化,有的改变达30分以上。
2、营养状况 营养状况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因为幼儿身体器官的生长,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体积的增长,脑的发育都与营养有关。科学研究证明,胎儿期或婴儿早期倘若营养状况不佳,可以造成脑细胞减少,或者是脑细胞退化或死亡。因为大脑对营养的消耗是很大的,而脑又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器官。
3、环境 智力发展还与人们所处环境所提供的信息刺激的多少有关系。人是在大脑受到外界的各种刺激后,才逐渐产生和形成各种心理活动的。幼儿所处的环境不同,大脑所受的刺激也不相同,大脑的发育和功能的成熟情况也就有差异。一般说来,工业化大城市中生活的孩子要比偏远地区农村中的孩子智商高,就是因为城市孩子能更多地得到环境不断提供的信息。研究表明,单调环境与生动环境中成长的婴幼儿,在情绪、动作、语言的发展上有很大差异,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也反映出较明显的差别。
4、教育的作用 父母或教师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一定的教育内容,并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来对幼儿施加影响——幼儿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其发展自身智力的过程。教育在儿童的智力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儿童智力发展的方向、智力水平、智力内容、智力发展的速度和智力品质(表现为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正确的育儿可使儿童的智商大大提高。
5、儿童的实践 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是在多看、多想、多做中培养起来的。若只有教育和营养而没有幼儿自身的实践,要发展智力也是不可能的。幼儿通过日常生活、学习、劳动和游戏,在他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克服各种困难,才能掌握各种技能,认识客观世界,从而提高智力水平。
成人在对幼儿进行智力的开发和培养时,一般应该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智力环境
幼儿一定要在生活中接受智力活动的刺激,才能好奇、专注、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外部世界,接收丰富的知识信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思维的发展。随着幼儿智力的发展,他们会感到处处新奇。他们会问鸟为什么会飞?鱼为什么游?天上为什么下雨?……这时成人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建设良好的智力环境。
首先,成人要爱学习。家里要有许多书刊,有藏书丰富的书柜,家人要经常阅读、闲谈、讨论学习方面的问题。另外还可以动手做实验,搞些制作和革新,哪怕是修自行车、种花,也能说出一点力学、植物学的名词术语和道理来。孩子会很好奇地看父母做事,听父母的谈话。父母不能对智力活动没有兴趣,千万不要没完没了地看电视或把时间打发在牌桌上,不然孩子也容易效仿你的生活。
其次,给孩子建设一个智力活动的小天地。孩子要有自己的小书桌、小椅子,文具齐全。孩子学习和玩耍应该分别有固定的位置。还可以为孩子准备书柜或书架,要求孩子把报刊图书摆放整齐,不要弄得乱糟糟的。孩子爱书就是从这时候培养起来的。
再次,为孩子准备玩具柜和工具柜。所有的玩具和工具整齐地放入柜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添加各种工具和材料,如硬纸片、浆糊、剪刀、电池等,可以方便孩子自己更新、制作玩具。
2、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根据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调动孩子的主动性、激励其创造精神和启发其思维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游戏了。游戏对孩子智力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孩子在游戏中可以想象各种角色,观察各种角色的言语、动作和神态。这样能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成人还可以放手让孩子玩水、玩沙,让孩子在娱乐中观察、比较、分析,从而锻炼思维。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弄脏手和衣服,规定孩子这也准动,那也不准玩。殊不知,这种做法束缚了孩子的手脚,等于给幼儿的思维捆上了无形的绳索。如果孩子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下,大脑会发育不良,思维将受到严重的压抑。
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和孩子一起玩,不但丰富游戏的内容,还可以教育引导孩子。比如,在“办医院”的游戏中,成人可以扮演病人,孩子扮演医务人员。“病人”可以询问在哪儿挂号,向“医生”询问自己的病情,应该怎样休养,然后问去哪取药,要花多少钱等等,以此启发孩子思考。
3、鼓励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兴趣是幼儿精神发育和主动学习的第一内驱力。激发幼儿对大千世界的兴趣是培养幼儿智力的前提。幼儿虽然天生具有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感到新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内容很快就会被他们所熟悉,逐渐失去好奇心和兴趣。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成人应从幼儿的角度来思考外界环境,以利于培养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兴趣。例如,可以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运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去认识大千世界,亲眼看看破土而出的禾苗与小草;亲耳听听优美动听的蝉鸣鸟叫;亲手摸摸饱满飘香的麦粒谷穗;亲口尝尝凉而爽口的雪花冰块,从而扩大孩子的兴趣范围,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好奇地问“太阳的家在那里”等问题时,家长如果能够认真地回答,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就能得到保护。
另外,成人要尽可能对孩子实行“多方培养”,帮助幼儿形成广泛的兴趣和中心兴趣,也就是说在帮助孩子从小打下全面发展的基础的同时,注意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但是家长注意不要过分片面的追求某一方面特长的发展,缺乏对孩子长远的全面发展的考虑和安排,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和智能的健康发展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总之,在婴幼儿的成长发育过程中,要注意利用遗传的天赋,让孩子一出生就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接受正确的教育,多参加实践活动。大脑受到的刺激多,孩子的智力的曙光就会出现得越早,而且发展得越快。(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