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路面旧路改造中的加铺沥青面层技术论文_朱猛

水泥路面旧路改造中的加铺沥青面层技术论文_朱猛

临沂市公路工程总监代表处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在旧水泥混凝土的路面施工中,加铺沥青混凝土的面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旧路面使用性能,提升其承载力,有着交通、环境影响较小,修复之后路面性能好的特点,是一种十分普遍、有效地路面修复技术。但是因为旧水泥混凝土的路面还存在着纵横裂缝问题,在交通荷载以及温度荷载等的作用下,其裂缝将会造成发射裂缝出现,造成了加铺层破坏。水泥混凝土的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的面层,在现阶段的养护过程中,主要是按照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规范、水泥混凝土的路面养护规范,但是因为其路面和普遍的混凝土路面在受力特点、破坏类型等的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我们需要参照,但是不能直接套用其养护方案。

关键词:水泥路面;旧路改造;加铺沥青面层技术

前言:本文主要经过对某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病害调查,分析其病害的形成原因,充分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特点,提出了水泥路面的病害养护技术,以供借鉴。

1 水泥路面的病害调查及其原因的分析

1.1 病害的调查:经过ZOYON-RTM(道路路面检测车)和Smatrcart(探地雷达)检测仪器完成。就沿线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路面的病害主要是体现在车辙、拥包、裂缝等。车辙的深度则是按照H>25mm和15mm<h≤25mm分为严重、中度的车辙。严重的车辙路面所占据的比例在百分之三,主要发生于右幅行车道。

1.2 病害的形成原因:水泥混凝土的路面在经过加铺沥青混凝土的面层之后,就构成了复合路面的结构,路面破坏的形态兼具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纵缝反射裂缝、横缝的反射裂缝,沥青面层的拥包、车辙以及路面的沉陷缝。沥青混凝土的面层裂缝占据的比例较少,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所引起的反射裂缝问题。

第一,纵缝:路面沿着路线的纵向出现裂缝主要因素有下面几点:首先,旧水泥混凝土的路面接缝,在车辆经过了不连续板块的时候,将使得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出现荷载反射裂缝。其次,旧水泥混凝土的路面裂缝影响,所设计地加铺层就会受到下部结构层的原有裂缝影响,在外部荷载作用下,裂缝附近沥青加铺层的底部就会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使得反射裂缝的出现。最后,水泥混凝土板厚度及其强度的不足,在行车道上的重车反复作用下,出现荷载反射裂缝。混凝土的板缝造成反射裂缝主要是面层中的裂缝形式,在行车道与超车道间出现板缝基本上都将反射至沥青面层上。非板缝的纵缝则是出现在行车道的外轮迹位置,超车道基本上没有。

第二,横缝:横缝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层干缩、温缩造成的,冬季的气温下降,沥青面层或者是混凝土的面层、基层收缩,使得裂缝问题的出现,一般都处于道路中线垂直横缝,土基干缩或者是冻缩裂缝主要是以其横缝为多。横缝间距一般都是一个板长,在十米左右。基本上各横缝均可以反射至沥青砼上的面层上。其裂缝就算是到了夏季,也只是会稍微的减少,并不会再次愈合。

第三,拥包:在行车水平力的作用下,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抗剪切强度的不足,极易产生拥包,其病害大多数都是因为沥青混凝土料的油石比较高,油量较大,混合料中的矿物材料级配细料较多,摊铺的不均以及混合料在碾压之后没有进行充分的冷却,行车在上面刹车、起步等出现。除此之外,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路面接点处出现了较大的应力等,使得极易出现堆积和拥包问题的产生。

第四,车辙病害:在夏季连续高温作业下,将使得沥青混合料变得十分的软,在刚度很大的水泥面板上,变软的沥青混合料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极易出现侧向推移,造成了路面的车辙破坏的出现。在工程施工阶段,车辆双向的通行,车速较低极易出现车辙病害。

第五,沉陷:基层与底基层极易出现破碎,强度的不足,土基和基层的局部强度薄弱,在经过雨水的侵蚀下,排水的不畅,行车作用结构受到了破坏,台背不均匀的沉陷等都将引发路面下陷变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水泥路面旧路病害的维修技术

2.1 裂缝的维修

路面裂缝主要是沿着水泥混凝土板块反射裂缝,大多数都是呈现出规则的纵缝、横缝。路面在出现了反射性裂缝之后,需要及时的灌缝处理,如果说灌缝的不够及时,雨水就会沿着裂缝下渗至基层,渗透至基层的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将对基层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出现翻浆或是沉陷,水泥混凝土板的断裂及其破损等。其病害的处理方法主要如下:

第一,轻度裂缝:轻度裂缝主要是指缝隙宽度在5mm以内的顺直纵横缝隙,采用了沥青路面开槽机沿着裂缝进行开凿出宽度在15mm、深度不会小于1:1的矩形槽,把开好地槽口采用清缝机器进行清理,之后吹风机将清除槽内中的石屑及其灰尘。采用热空气的加热枪烘烤槽内,以有效的除去当中的水分及其潮气,除此之外,进行槽面的加热处理。把加热好地高分子聚合物密封胶及时的采用灌缝机灌入刚刚烘烤地槽内。在灌入之后,需要及时的进行养护,以避免在通车之后,汽车轮胎把没有冷却的密封胶带破坏。

第二,重度裂缝:重度裂缝主要是在缝隙的宽度在5mm以上的,对于这些的裂缝,我们需要把松动的部分凿除,并且清除干净,在十分干燥的情况下,采用了液体沥青涂刷其缝壁,之后填入沥青砂进行捣实、烫平等,以细沙覆盖。就缝宽度大于5mm以上的纵横缝,需要沿着缝隙开凿出一个宽度在50mm的矩形槽,其槽内的深度是原有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采用空压机把槽内进行吹洗干净之后,把下层水泥混凝土板缝清理,以热改性沥青把水泥混凝土板缝灌满,之后沿着板缝贴15cm的高分子抗裂贴,槽底将涂抹l mm厚的热改性沥青,侧面刷抹一层3mm厚的热改性沥青,之后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将其填平压实。

2.2 拥包、坑槽维修

就行车道以及超车道的沥青混凝土在出现了拥包及坑槽之后,我们需要按照病害范围每边增加25厘米左右,把其范围内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全部挖除。在检查下层水泥混凝土面板完好的情况下,采用空压机把板缝进行吹洗,对暴露在外的下层水泥混凝土板缝则是采用了热改性沥青进行灌满,槽底喷洒出1mm厚的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槽侧面就涂刷一层3mm的热改性沥青,把沿着水泥混凝土板缝贴上宽度在12cm的高分子抗裂贴,之后用改性沥青混凝土进行找平压实。

2.3 车辙维修

按照车辙的不同类型,我们一般都采取了局部铣刨和局部填补、整体改造的措施,这对于非失稳的车辙,主要是采用了稀浆封层、石屑封层、微表处等方法进行处理。对于失稳型的车辙则是采用了罩面补强方法进行处理。对于连续长度不超出30cm,车辙槽的深度小于8cm,行车出现小摆动的,可以经过对路面的烘烤、耙松以及适当的添加一些新材料进行压实就可以。而对于连续长度超出了30cm,车辙槽的深度大于8mm,行车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摆动或是跳动,就需要对其路面的面层以及中上面层刨铣,之后重新摊铺面层。对于车辙的深度大于了2cm,行车出现严重颠簸的时候,就需要采取铣刨全部的面层,重新摊铺面层的方法。

2.4 沉陷

探地雷达检测的基层若是存在着疏松、脱空的现象,就需要对行车道及硬路肩以下的60cm进行深层的压浆穿透基层。基层若是有严重的疏松硬路肩,在基层挖除之后,需要清理干净,为了迅速的提升基层强度,主要采用了混凝土进行浇筑。混凝土的集料公称粒径应该在31.5mm以内,水泥用量则是在170kg/m3及其以上,28天的弯拉强度标准值应该控制在1.0-1.8MPa,在铺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将其四壁湿润,而铺筑之后需要注意养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很多早期修筑地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随着交通量以及车辆的荷载不断增加下,路面出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所以,我们需要进行相关的试验,详细的分析其病害所产生的因素,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管理措施,进而延长路面使用的寿命,以有效的确保路面的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李长成,王铁军.《旧路面加铺沥青砼层在城市道路改造中的应用》[J].公路与汽运,2009(01).

[2]赵程俊.《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罩面预防或延缓反射裂缝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05).

[3]彭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基层处理探讨》[J].中外建筑,2009(04)

[4]王双志.《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罩面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09(01).

[5]杨万钊.《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11)

论文作者:朱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水泥路面旧路改造中的加铺沥青面层技术论文_朱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