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体育工作部 辽宁 大连116052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体育的发展主要沿袭前苏联模式,近年来大众体育事业呈现蔚然景观,但体育建设归属体育局、教育局等行政部门的管理模式与大众对其需求、与国家综合实力、国际地位不匹配,需要寻找新的发展道路。笔者认为我国大众健身有效引导机制的建设,对提升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众健身;引导机制;对照研究
1. 国内大众健身引导机制的研究
1.1 我国大众健身政府公共政策的概述
在国家十二五纲要的文件当中的第八条“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就着重提到了大众健身工程,可见大众体育健身工程是何等重要。关注民生,体现了执政者对人类终极价值的追求,要实现这种追求,势必要周延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体育恐也不能例外。加快构建面向群众的体育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健康促进行动,全面提高人民体质和健康水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记者会上曾宣布,中央用于民生的支出将会占到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这一系列出台的政策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体育与大众、体育与民生是紧密相连的,与老百姓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为大众健身有效引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1.2 我国大众健身有效引导机制的相关研究
体育与民生的结合一直贯穿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而“大众体育健身”这一新的名词是我国体育界人士使用愈加频繁的一词。有“发展体育,关照全民健身”、“让全民健身惠及大众”等的提法,频繁见于报端,但对其概念和内涵解释的较少,从民生的角度深刻地探讨体育领域内的问题更是少见,对于大众健身有效引导的研究则更少,而通过对期刊网以及数据库的检索发现研究相对于集中在“民生体育”这一方面,对“体育民生”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对体育与民生的研究最早的一篇是陈小林、王正伦、周瑜在2007年发表于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的《民生体育论》,文章从民生的角度为新的社会语境下对维持人民群众生命存在,保持人民基本幸福感所需要实施的一类体育生活给予重新赋意,即“民生体育”。
沈克印,周学荣,李荷皎2010年发表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2期的《民生体育建设的理论诉求与路径选择》一文阐释了民生体育的概念、内涵,认为民生体育又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上的“民生体育”是指体育层面的人民生计,是群众最迫切的体育需求,既包括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也包括人民群众的体育权利;狭义上“民生体育”是指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以民生思想为出发点,保障人民的体育权益,不断满足人民口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所提供的公共体育产品和公共体育服务的体育活动。
李荷皎,周学荣,沈克印2012年发表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第4期的《新中国民生体育发展论析》中提到民生体育是指政府以民生思想为出发点,发挥主导作用,以满足公民最迫切的体育需求为己任,以公民身心健康和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不断地解决体育领域内民生问题而举行的活动。
2.国外大众健身引导机制的研究
2.1国外大众健身政策的全民化
大众思想是中国古老的一种特有的思想,大众体育思想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提法,目前还尚未查阅到国外这一提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思想的形成的确受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较大,对国外体育思想相关研究的了解主要通过对有关国外大众体育政策的相应分析总结上,在对国外大众体育的研究中尤以日本最为多,称之为大众体育和国民体育。
崔颖波在《日本的国民体育政策》研究中认为,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发展大众体育采取了三个措施:一是发起增强体力的国民运动;二是完善以公共体育设施为核心的体育活动环境;三是由发展社会体育转向发展终身体育。日本体育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走上了依法兴体的轨道,1961年颁布的《体育振兴法》,对于保障体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本发展大众体育的特点及趋势一“终身体育”政策篇》研究中认为日本发展大众体育,在政策上保持连贯性,从发展社会体育到发展终身体育,都坚持采取通过完善国民参加口常体育活动的环境来发展大众体育的方针。孙蓉在《日本大众体育的进展状况及其振兴政策的研究》中提到日本的体育人口在安定期到成熟期的政策重心由完善公共体育设施转移到培育综合性体育俱乐部。他认为我国应从法律上对体育设施建设和经费做出具体规定;完善居民口常参加体育活动的环境,实现学校体育设施向普通市民开放;逐步培育和建立综合性体育俱乐部。
2.2国外大众健身引导机制的发展历程
(1)战后初期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萌芽阶段(1945----194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开始成为战后初期欧洲各国体育思想的主流。在英、美两国盛行的户外竞技运动逐渐取代了欧洲许多国家原来的体操(德国体操、瑞典体操)所拥有的中心地位。由于受战争因素的影响,二战后各国青少年的体质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欧美各国开始尝试通过增加各级体育课时、经费、实施体制测试标准制度等方式,加强对体育的干预。1955年美国成立了总统青年体格健全委员会,之后有30个州设立了体格健全顾问委员会或指导委员会。瑞典建立了5000多处体育和娱乐俱乐部。
英、法等国为解决兵源问题,也通过办体育夏令营、体育沙龙等形式,在青少年中大力提倡体育运动。但是,由于这个阶段整个西方国家处在工业化社会,竞争比较激烈,人成为机器的附属物,使得社会大众心理紧张和压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这都严重损害了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些社会因素也迫使率先进入工业化之列的国家不得不关注大众健康问题。其实在此时,英、法等国己经意识到大众的健康问题,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而这种健康问题其实就是英、法等国民生的焦点。
(2)国外大众体育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70年代中后期)
1956年,法国、瑞士、波兰等11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下对“闲暇时间”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引起了各国对公众闲暇生活问题的广泛注意。此后,各国对闲暇生活及体育运动在闲暇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的研究口益增多。而大众体育运动的真正形成,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体闲活动成为各国体育科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如:1965年,林格兰德提出的“终身教育”的倡议,指出教育是终身的事;教育应包括美育、德育、体育及职业技能的多样化的内容;学校教育应该为终身教育担当重要角色。美国提出的“终身运动基金会”;1970年,欧洲娱乐会议发表的“体闲于娱乐宪章”。1978年,教科文组又通过了《国际体育运动宪章》,宣布“体育运动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于此同时,国际奥委会也加强了其与文化的联系,努力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说:“多年来国际奥委会给人的印象是关心组织四年一度的奥运会,现在它参加了更广泛的领域”。“终身体育、体闲体育、快乐体育成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主流体育思想。这个时期,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己经上升到一种精神文明的阶段,让更多的大众受益,让更多大众成为终身体育的爱好者,通过终身体育来获得更多的健康,其实这种大众体育就是一种民生化的高级阶段。
(3)国外大众体育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一至今)
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国外发达国家以相继进入经济稳定增长期.其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由于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大大下降,再加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居民营养过剩和运动不足等原因而直接导致了发达国家文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心血管疾病己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如何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己经越来越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焦点。1985年,国际奥委会设立了“大众体育委员会”,1986年开始召开每两年举办1次“世界大众体育大会”,1999年表明发展大众体育的国家数己接近100, 1993年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双方合作的核心,是全民体育和全民健身”。2002年世界卫生口的主题是体育锻炼,提出了口号是“运动有益健康”,因此看出,大众体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愈来愈普及。
参考文献:
[1]李秀梅.中华让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简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04.
[2]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268.
[3]田雨普.努力实现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 29 (3) : 3
[4] 刘森. 简析心肺耐力对大学生群体健康的影响[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2(09)
[5] 买买提·乃吉木丁,米吉提·托乎提. 新疆大、中型国有与私有企业职工体育的对比研究[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1(06)
作者简介:潘玉梅(1980.11-),女,满族,辽宁大连人,硕士学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体育工作部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论文作者:潘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7月总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体育论文; 大众论文; 民生论文; 国际奥委会论文; 日本论文; 国外论文; 思想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7月总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