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与解释的融通——高中历史选修“改革”专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专题论文,高中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有两大板块:一为必修模块,二为选修模块。必修模块的教材编写决定了师生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领域进行通贯、纵向的教学活动,形成对历史脉络式、纲要式的知识结构。而选修模块以其专题式比较详尽而全面地呈现一些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遗存等,决定了师生在选修模块的教学活动应与必修模块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差异。笔者拟就选修一“改革”专题教学作一探索与思考,以期得到同仁与方家的批评指教。 一、叙事与解释冶于一炉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下简称课标)中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部分主要选介了九大改革:古代有希腊的梭伦改革、中国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近代有欧洲的宗教改革、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这样的要求,将时间上跨2500余年、空间上包欧亚非三洲、内容目标迥异的九大改革集于一册教材,尽管选修一教材已不同于必修教材纲目式、结论式的编撰与书写,对于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影响及相关人物的介绍比较详细,有很强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但选修一教材如此明显突出的差异性使得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更缺少一个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共通的方法与思想。加之,教师个人对于选修教材教法的理解与对教学核心的把握水平参差不齐,其实际的结果就是让学生觉得多了一堆互不统属、互不关联的背不完、也不好背的“人”“时”“事”,徒增学生不小的学习负担。 当然,“改革”专题的教学也并非没有主题。“课标”明确提出:“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因此,学习和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人教版选修一(2008年印刷)则在开头“编者的话”中明白向师生宣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数千年的世界文明史,就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革命交相更替、互为作用的运动过程。……改革就是变,就是革除已经过时的旧制度、旧文化和旧思想,创造富有旺盛生机的新制度、新文化和新思想,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其中,一再强调了改革的“艰巨性”“多样性”“复杂性”,但并没有揭示出隐藏在所有改革中的“共通性”。这一部分学习的目标在于“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理解改革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深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然而,“课标”也好,教材也好,都没有提供给师生以学习“改革”专题的指导思想与方法,不能帮助师生真正将本册教材所选介的九大改革理解到位、融通为一体。 英国史学家内米尔说过:“历史最重要的是有大纲领,兼具饶有意义的细节,必须避免的,是陷入无谓的叙事。”[1]互不关联的孤立的事实陈述放在一起,并不会自动呈现出意义来。一系列相关的陈述构成一个可理解、有意义的历史图景,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学。安克斯密特曾说过:“当就其整体而论的历史叙事的(隐喻性)意义,超出了其单个陈述的总和的(字面的)意义之时,历史叙事才成其为历史叙事。”[2]史学界取得的一个共识就是,就历史叙事的特性而言,确实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就选修一专题而言,构建一个贯通的叙事与解释模式,既能从一定的历史哲学高度把握与理解历史上改革现象的规律,将教材中的九大改革熔为一个融通的整体,又能帮助师生的教学在不偏离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基本前提下获得一种理解历史的思想与方法。 怎样来建构一个关于选修一“改革”专题的教学模型呢?囿于一个固定的范式,人教版选修一教材隐含在关于九大改革文本中的叙事模式显然是一个“阶级斗争模型”。不能不说,“阶级斗争模型”在今天的中国现实中具有很大的缺陷与不足,也与历史的真实有一定的间隔。如果将容易被固化的“阶级”概念换成变化的“阶层”概念,来理解历史上的很多矛盾与冲突,就是一个对历史作相对灵活而动态的解释。追究“阶级”或“阶层”发生矛盾与冲突之因,不管马克思主义史学还是其他各流派史学观点,都会将目光投向“阶级”或“阶层”间的利益冲突。任何改革,不管改革的过程与内容如何的千差万别,都是围绕着“阶级”或“阶层”间的利益冲突而进行的。海登·怀特说:“没有什么历史事件本然地就是悲剧性的……在历史中,从某个视角看来是悲剧的东西,从别的视角来看则是喜剧性的……同一个故事序列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喜剧或悲剧故事的成分,这取决于历史学家对于情节结构的选择,那在他看来能够最恰当地将那类事件纳入序列以将其构成一个融通的故事”。[3]融通的首义就是:融贯。 所以,笔者在学习与实践中思考与摸索,初步建立起这样一个解释“改革”现象的教学模型。如下图: 什么是改革?改革是统治阶级(集团)采取自上而下的路径、和平的手段、缓和的方式,实现制度的自我完善和革新。革命与之区别的是,革命是被统治阶级走自下而上的路径以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旧政权,彻底改变旧制度。邓小平高度肯定改革:“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就改革的本质而言,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整体或局部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以自我完善或持续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改革的原因纷繁复杂,每次改革所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都大不相同,不光是学生难以把握,即便是教师也难以真正理解与把握,更难以指向改革本质的揭示。但从改革是一种对各种利益诉求进行重新调整的角度来思考,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最基本的梳理,改革发生不可或缺的原因有:主要原因是社会不同利益诉求的冲突与矛盾加剧;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形成了新的经济利益方与新的利益诉求。 改革内容各个不同,万象俱备。涉及领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等,表达方式也各个相异。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举措的内容、含义与相互间的逻辑关联,对于学生学习改革专题来说至关重要。把握改革内容还是从利益模式角度透视,就好理解了。所有的改革,其举措都是着眼于重新调整社会不同利益方之间的利益分配,目的就是因应改革前社会矛盾的激化,以缓和或消解改革前的利益冲突。 改革有成败。成功的改革形成新的利益分配制度,从而推进社会发展进程。而失败的改革则未能解决造成利益冲突的制度因素,从而使社会矛盾继续激化,或引起后续的改革,或酿成颠覆性的制度革命。 就改革的作用而言,改革可以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改革可以为新生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的作用。总之,改革可以推动经济、政治和文化一定程度的发展。 杜维运先生说过:“一个最高的叙事与解释的艺术,是冶两者于一炉。”[5]选修一教材分别九个改革,一一叙述、解释改革发生的原因、过程、改革措施并及成败之因等等,却没能将改革这一人类社会、历史现象发生的共因及共涉做一个通盘的诠释与阐述。碎片化的历史叙述消解了其中或蕴含或明示的解释,让九大改革在历史课堂上变成了一地鸡毛。上述对这一教学模型的解读,其中最大的旨意就是要给予九大改革以一个共通的解释。其次就是依据这一模型重新整合了所有改革专题的教学内容,按解释的需要选择“情节结构”,建立一个或称“喜剧”也可名之“悲剧”的“故事序列”。 二、以解释统领叙事,以叙事充实解释 “改革”现象的教学模型实际就是一种基于对改革本质的认识而解释改革现象的教学架构,以对改革的解释来整合全册九大改革的教学内容,以具体的教学内容来佐证关于改革的解释。 笔者建立这一模型后,在教学中是如何使用的呢?笔者将此模型首次使用在《梭伦改革》一课新课教学结束进行单元小结时。首先,笔者依据这一模型对《梭伦改革》一课内容进行了结构性重组: (一)原因。①根本原因:雅典城邦形成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②主要原因:雅典公民内部的利益冲突:平原派(贵族)、山地派(下层平民)、海岸派(工商业者)。③重要原因:雅典城邦与周边城邦的利益冲突。 (二)内容——对三个利益方利益诉求的回应、进行利益调整。①确保下层平民的基本权利:从经济入手确保平民的基本生活条件,维护下层平民的公民身份和基本权利。②确保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参与国家政权(打破贵族垄断政权局面),满足他们发展工商业的要求。③削夺贵族奴隶主对国家权力的垄断特权,制止贵族对于下层平民的剥削,但确保贵族基本、合法的政治、经济利益。 改革特点:利益折中。 (三)意义。①形成新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奠基。②推动社会进步:雅典民主政治逐步走向辉煌,农工商业经济发展,文化灿烂。 课前依据这一模型的思想,笔者设计了一张表格,如下: 教学中与学生讨论小结出上述各点内容后,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将学生填写的表格收回一一查看,个别问题直接在作业上予以批注,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之后的教学环节集体矫正,并给予学生一个范本(见下页表)参摩。 梭伦改革是在一个小国寡民的环境中进行,相对于选修一教材后来介绍的改革,其复杂性要小得多。因此,该教学模型在该课教学易于推行,师生对于改革前的利益冲突、改革中的利益博弈直到改革后的利益格局都比较易于分析、易于理解。同时,该模型不仅比较合理地解释了改革现象的发生与实质,也从权利的角度比较恰当地让学生理解民主政治的本质及其普适性。 在学生开始接触与接受这一模式及这一表格后,《商鞅变法》新课开始前,笔者就先将空白表格发给学生,让学生先按模式阅读教材,填写空白表格。笔者随机抽取一些学生的预习作业检查,将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纳入新课教学设计需要考虑解决的目标中。学生在新课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改表格内容。新课结束,进行单元小结时,笔者再发空白表格,让学生将自己修改的结果誊录上去,请学生投影自己的表格,激发学生之间的讨论,引导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修正自己头脑中形成的概念与理解,修饰或纠正自己的文字表达。 这一教学模型和教学程序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再重复与加强,学生最终以这种模式与概念掌握选修一的全部内容即九大改革。 三、叙事与解释的融通源于史识 在此前的教学中,笔者与很多教师一样,认真地思考,并曾不断地变换每一个改革的分析和叙事的角度,学生也能感受到不同改革的史实性情趣与思想性启迪。但一册教材教学完成,自己却总觉得教学内容的散乱、纷繁甚至芜杂,缺乏一个灵魂来融贯本专题九大改革的教学内容、融通对于改革这一人类社会重大现象的诠释,学生也只是得到了关于改革甲、改革乙、改革丙、改革丁等等各个不同的知识与所谓的启示,却说不出改革究竟是什么。如此,笔者便真切地感受安克斯密特一句话的适切性,“必须在我们相对熟悉的,人类过去所做、所写或所思之事的大杂烩中,找出一种直至当时都还不为人知的模式”。[6]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笔者就此摸索改变自己原有的选修一模块的教学行为,建立起这一个还简陋至极的教学模型。这个教学模型中的浅陋鄙薄皆有,正期方家同仁赐教能有寸进,但笔者相信这个努力是有一定价值的。怀特常爱引用明克的一句话:“故事不是人们经历过来的,而是被讲述出来的。”[7]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历史教学,决然离开不叙事与解释。中学历史教材的编撰是一种叙事与解释,历史课堂上师生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叙事,当然也更应该是一种理解。这两种叙事与解释(或理解)理应有其差异,甚或不同的方式。后者必然打上教师的烙印,也会带有学生的特点。作为教师,不能面对教材的叙事与解释简单套用而没有自己的作为,既要有专业知识作底,更要有思想或说史识作引领。 在这一模式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进一步加深了对改革相关问题的理解,进而在九大改革的教学中能够对这一重大历史现象做出一个融通而融贯的解释,使得学生能够由古及今,思考当今中国社会改革中所发现的现象并对改革的趋向作出自己的独立的判断。 改革实际上就是顺应社会及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各阶层在社会各种资源的享有权利上进行调整与分配。因此,我们在学习改革模块内容时,应当首先从分析每个改革所处的历史时段与当时社会的利益方面及利益诉求入手,对改革发生的背景、原因及改革的走向就能高屋建瓴地理解与把握,也能将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态条分缕析。 如梭伦改革,平原派垄断城邦的权力与剥削下层平民,海岸派要求参与城邦政权的权利和发展工商业,山地派主要反对平原派对自己的剥削,要求保障自己的经济权与基本公民权。这些利益方之间的利益诉求形成尖锐的对立与冲突,是改革发生的主要动力。 由于存在各种利益相互矛盾的要求,因此,改革者对利益调配的决策及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必然存在着利益分配的不均衡,而这种不均衡中体现的偏向也正是改革者的阶级立场体现,也最能反映整个改革的性质与方向。 如,分析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和重农抑商的政策,改革是削夺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权力,发展封建小农经济,从而判断改革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是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因为改革是各方利益要求冲突的产物,因此,教学中应提醒学生充分关注改革中充满了复杂的利益博弈。改革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各方利益的调整及合理倾斜,以获得社会上最广泛的支持,减小改革的阻力,保持改革所需的社会稳定与和谐,但又必须保证改革者的既定方向不受重大干扰。这需要在深刻哲学基础上的无边的政治智慧,在对各方利益予以充分关注的基础上进行折中调和绝不是和稀泥的做法,它有利于改革的平稳进行,有利于达成改革成果巩固所必需的社会和谐状态。 如,梭伦改革从经济上确保下层平民的公民身份与基本权利,实行财产等级制和国家权力改革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与政权,在削弱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的同时,却保证贵族作为公民应有的、合法的政治经济权利。再如,罗斯福新政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对广大弱势群体和阶层的基本利益予以充分关注,建立了一系列的保障制度,如限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作时数等,不仅刺激了国内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尽快复苏,也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福利制度、获得稳定发展开创了一个范例。 在对九大改革的教学中,还要结合当今改革的现实状况,将学生的学习赋予现实的意义,让学生真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过去和现实改革复杂的进程中,教学应该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第一,改革中必然会损害社会中某些阶层的既得利益,必然会有阻力,会出现暂时的困难乃至挫折,但不能逃避,坚信前途总是光明的;第二,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有效途径,改革者要不怕牺牲,要有勇气,要有魄力,要有大局观;第三,改革者除了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学识作为后盾外,还需讲求改革的策略,不可偏执于目标直达,不可忽视任何阶层的利益诉求,必须统筹各方利益和调和各种利益冲突。 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可以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改革进程、政策策略、方法步骤、最高权力及改革家个人素质等诸方面进行分析。从根本上说,改革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代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体现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从而得到最广泛的拥护和最有力的支持;必须把握好时机,特别要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步骤,兼顾各方利益的合理诉求。当今中国的改革真正进入到了深水期,这个全面改革的新阶段关乎三十多年的改革能否取得最终的成功,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真正实现。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学会分析、理解现实中的改革,做改革坚定的拥护者;引导学生关注改革成功的策略及其中所含的折中主义哲学思想。因此,这一教学模型的深入拓展,不仅对现实的改革具有针对性的高度关切,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无疑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显然,在这种模型教学中,可以倾注进一种基于人类进步发展的人文情怀与深切的教育关怀。叙事与解说相结合--高中历史选修课“改革”专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社会改革论文
叙事与解说相结合--高中历史选修课“改革”专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社会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