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新使命、新思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基础教育创新_小康社会论文

新视野、新使命、新思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基础教育创新_小康社会论文

新远景 新使命 新思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基础教育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远景论文,基础教育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新思路论文,使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十六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机会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其他目标实现的基础性工程。显而易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我们创设了一个新的社会发展远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面向这个新远景,全面审视基础教育,重新认识基础教育新的社会使命,拓展基础教育创新与发展的新思路。

新远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必须承认,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正因如此,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全面”。这里的“全面”首先是指人口覆盖的全面性和内容涵盖的全面性,它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而不是面向少数人或一部分人,它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社会、人民生活等方面,而不是片面、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目标;其次,是指要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第三,是强调促进人的自主、全面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我们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

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真正落实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教育的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未来的二十年里,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他目标实现的基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源和助跑器。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人力资源”是推动社会持续发展最具决定性意义的“第一资源”。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发展来说,将人力资源开发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具有更重要、更特殊的意义。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具有高中学历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分别为18%和5%,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国(OECD)的这两个指标平均值则是54%和26%,这组数字反映出我国人力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复兴目标的顺利实现。基础教育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智力和知识支持的基础,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当而且能够为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作出最为基础性的贡献。

新使命:均衡、充分、自主发展

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间,我们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重要目标,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到2001年的8年左右,素质教育有了很大的推进,国民受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我国基础教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现代化建设第一、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然而,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平台,我们也发现,当前的基础教育发展状况还比较落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面临严峻挑战,不能适应全球竞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他目标的有效实现。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充分落实。基础教育公共经费总体投入不足,利用效益有待提高。

二是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偏低。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8年,而世界上一些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则大大高于这个水平,美国约为13.4年,爱尔兰约为11.7年,韩国为12.3年,菲律宾为9.4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为42%。

三是基础教育质量整体不高,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低下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四是基础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既有区域间的不平衡,也有校际间的不平衡,还存在着群体间的不平衡。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相当困难,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五是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观念性障碍、体制性障碍没有消除,如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等。

六是素质教育实施体系还没有形成,推进素质教育还任重道远。

实际上,基础教育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只是一种表象,其根源实际出自于基础教育领域所存在的基本矛盾。目前,基础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一是基础教育资源总量短缺、发展失衡、质量和效益水平较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平享有高标准、高质量、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的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基础教育体系和制度、体制、运行机制改革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日益扩展和深化的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显然,这两个基本矛盾关涉到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部关系和问题,而这两个矛盾的有效解决,将会带来整个基础教育关系和制度的变革和重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际竞争加剧及随之产生的对人的要求急剧提升等,都要求我们必须着力抓住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所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确立基础教育的新目标和新使命。

就基础教育阶段的使命来说,必须推进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均衡发展,必须充分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人民公平享有更多的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的机会。就全国而言,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已经如期实现,由此,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普九”阶段。这个新阶段肩负着三重使命:全国15%的人口地区要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义务教育的地区要巩固已经达到的标准,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和义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全国各个地区都要不断提升义务教育标准、水平和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充分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目前,全国公立的义务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带来了一系列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因此,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和推进教育制度创新时,必须把促进公立基础教育尤其是公立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政策和制度设计的主要价值取向。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使命要求我们必须优先发展惠及全体学龄人口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评价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应看其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促进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因此,我们认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即所谓“良好”的教育,应该是赋予人以自主发展的能力,即“为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提升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使人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能促进人的主动、自由、和谐、完整、可持续、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人的先进价值理念得以确立,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人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普遍提高的教育。就这个意义而言,加大投入,加快学校硬件建设是必需的,但这只是实现良好基础教育的必要条件;发展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更要从教育制度创新、课程教材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更新及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等方面入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现代价值观念和公民意识的育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促进人的早期发展,并为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具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实现世间一切发展目标最具潜能的第一资源。在当今中国,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终极价值的表现,更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为浩大的社会工程。因而,我们应该而且必须着眼于新的历史使命,重新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的基本关系、体系、制度、体制及运行机制、教育内容、方式,努力建构有利于“使人民享有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实现“人的全面、自主发展”的基础教育新体系、新制度。

新思路:均衡发展和教育创新

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实现基础教育的新目标和新使命,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基础教育的发展要充分贯彻“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体现高质量、均衡、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基础教育的创新应当进行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具体说来,主要有:

(一)基础教育观念、思想和理论创新。

1.确立新的基础教育观。

——确立基础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享有良好教育机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愿望和需求的新理念。

——确立基础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民教育和教育现代化中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确立基础教育在公民基本素质培养、人力资源开发和建立学习化社会、人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人的社会化中的基础性地位。

——从系统论思想出发,确立基础教育是支持经济、政治、文化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的观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教育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其他社会发展规律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可以也应当有机共存、共同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进行教育和智力投资,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领域的投资人可以取得合理回报,确立基础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配置在受政府公共教育政策调控的同时,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培育基础教育人才市场、资本市场的观点;在增加基础教育公共投资的同时,注重提高基础教育公共投资效益的观点。

2.确立新的学生观和学校观。

——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指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全体学生的发展,是指全体学生全面而具有个性的发展;是指教育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并围绕促进学生发展配置资源、开展教育活动;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管理以学校的发展为本,要求政府改变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行为,鼓励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主动寻求发展,办出特色,彰显个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确立新的教育发展观。

促进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应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的教育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均衡发展的重点在于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均衡发展,其基础是学校的均衡发展,其目的则是学生的均衡发展。

(二)基础教育制度创新。

1.基础教育投资制度创新。

重新界定和构建政府与市场、社会在基础教育领域中投资的关系,政府在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应起主导作用。建立“包括公共教育服务在内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教育财政体制。

实现基础教育投资主体“一主多元化”,用法律和政策手段积极引进国(境)外资金,鼓励外资投资非义务教育,加强中外在非义务教育方面的合作办学,鼓励国内民营资本投资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税收政策、财政政策、证券政策等多种经济政策并用,培育教育资本市场,扩展基础教育资金来源渠道。

2.基础教育国有教育资产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按照“所有权与行政管理权分离”、“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适度分离”、“政府与社会适度分离、权责分明、适度平衡、良性互动”的原则,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国有教育资产管理体制和公共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公共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管、服务职能,建议修改《教育法》,根据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完善教育法规体系,明确规定不同类型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享有不同的权利、义务、责任和利益。政府依法对教育实行分类和分级管理。大力发展各种形式、具有社会信誉资质的教育社会中介组织,把那些不属于政府职能范围、政府管理不好的教育事务剥离给专业化的社会组织,由社会自我管理。

3.办学体制创新。

制定《学校法》或《学校办学和管理条例》,按照“政校分开”、“所有权与办学权分离”的原则,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办学制度。打破目前学校单一所有制结构和单一行政隶属关系的局面,建立起以公办学校为主体、社会多方面参与的办学体制,进一步探索公办学校的多种实现形式。

4.学校管理制度创新。

依法推进公立、私立学校管理形式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多样化、民营化、社会化及专业化等方面的改革;针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推进校本化改革,制定学校章程,以保障高效益办学水平;改革基础教育公立学校校长由政府任命的制度,培育校长的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校长职级制和有序流动制度改革;依法保障和维护教师、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5.微观层面的教育制度创新。

大力提倡各学科及各项教学活动的教学创新。创建班级授课制与小组学习、个别学习、分层学习、小班化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制度,包括人性化、灵活的、富有弹性的教师管理制度与学分制、弹性学制、导师制和学生学习制度有机结合在内的教学管理制度,创建以教师为本和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可缺少的社会基础设施。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远景,要求有不断创新的基础教育为其培养亿万能够充分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建设者,并为大批拔尖人才的涌现奠定基础。基础教育应当积极因应社会要求,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贡献。

标签:;  ;  ;  ;  ;  ;  ;  ;  ;  

新视野、新使命、新思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基础教育创新_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