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当代价值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当代论文,价值论文,社会主义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 0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3)04-0003-04
21世纪重新关注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认识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是十分 有意义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在不断地反思着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 ,并尝试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加以解决。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许多新 情况,又使人们不断地思考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及如何创新的问题。如对马克 思视野中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看法:它究竟是理想还是科学,是理论还是运动,它同后来 的社会主义运动是什么样的关系?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理性的构想,它创立 的理论前提和社会背景是什么?距今这种背景发生了什么变化?对社会主义的前景将会产 生什么影响?作为一种科学理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经过100多年的历史沉浮,在21 世纪初仍然显示着巨大的生命力,孕育着再一个高潮到来的可能,这其中显示理论魅力 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最能说明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是一种超越资本主义之上的 究竟是什么?凡此种种,都是我们在21世纪重温历史,重新认识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 当代价值所必须面对和探讨的问题。进一步弄清楚这些问题,对推动21世纪世界社会主 义运动的复兴与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一、准确定位是正确认识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当代价值的前提
社会主义从何而来?最早被提出的社会主义是什么?笔者以为,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信 念、一种理想、一种理论、一种人们对未来社会发展蓝图的构想。几百年前,从莫尔、 康帕内拉到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一批理论家,为构思一个美好的社会,提出了社会 主义的理想。那时的社会主义,仅仅是一种空想的理论,只是能给人们带来希望的某种 预想。尽管如此,它的形成却直接成为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进行理论探索的思想 源头。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贡献,就是把社会主义由乌托邦带入科学的殿堂, 使之成为一种科学的理论。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由空想变为科学,首先得益于马克思的 新世界观的诞生,这就是“新唯物主义”的伟大力量作用的结果;其次得益于马克思和 恩格斯从当时所处的资本主义现实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发展的特点及可能发展的 趋势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在对资本主义研究的基础上,认识到世界市场出现之后社会发 展的两个必然规律,发现了在市场经济一体化下,资本主义变化必然带来的两重结果, 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两种历史命运。但必须承认,此时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主义, 仍然还只是一种理论,但它却是一种颠覆性创新的理论:理论建构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基础上,立足于对资本主义进行充分翔实批判,是一个由空想转变为科学的理性推 论。但马克思此时的社会主义理论还不是经过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被证明的科学理论,它 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仍需要进一步地通过工人运动的实践加以检验和提高。确认这一点十 分重要。因为,它至少为我们弄清楚以下几个关系提供一个重要的认识前提,为实现马 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发展与创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 。
二、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科学、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
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与十月革命后出现的社会主义是有差别的,那就是前者是研究 的理论成果,后者是实践探索的现实。而前者向后者的转换则是通过世界工人运动这一 中介桥梁实现的。当然,区分两者的差别只是相对的。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上的 社会主义,通过工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科学的预言,而是变成了革 命的实践,千百万人民的实践;它不再是广大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 ,而是变成了能够满足千百万人民要求的社会现实,实现了理论科学性和实践合理性的 完美统一。显然,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建构的社会主义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 不再仅仅具有理论层面的含义,更体现着一种强烈的实践性、实效性的特征。它不等同 于马克思那时的社会主义,是因为它既是理论研究的结晶,又是实践发展的产物,其科 学性的含义更加丰富。那就是:把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导付 之以实践,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运动。无疑,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不仅使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显示出真正的魅力和强烈的时代价值,也提出了由于实践发 展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要求。
三、进一步认识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
理解全球化至少要有3个维度:第一,全球化是指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广泛交往;第二 ,亦指社会的发展必须以高度发展的物质生产力为基础;第三,亦指一个客观历史进程 的发展趋势。应当说,这3个维度都与社会主义发生密切的联系,并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全球化不仅使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主流社会 形态,建构了世界资本主义的体系;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 ,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扩大的结果,也为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这也 就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运用全球化思维分析资本市场,分析社会发展的 趋势,提出两种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的合理性结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2版),第276,241页。)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以少数资本主义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和殖民体系,然而这种结果也同时导致了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了共产主义革命将首先 “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产生”(注:《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276,241页。)的设想及后来设想的曲折实现。21世纪, 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它不仅是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绝对条件和标志,同时也提供了社 会主义历史选择和不断发展的可能与机遇。从这点来说,承认当前社会主义处在低谷的 现实,并不能由此得出社会主义已经终结的结论。因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的全 球化背景仍然存在,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复兴的现实可能性。
全球化不仅提供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同存在的现实可能性,更展示了资本主义与 社会主义共同存在的价值选择。必须承认,这是全球化的更深层意义。在全球化的一定 时期,即在不太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承认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可以采取一种对立和 革命的方式来扩大自身影响以及增加其在世界中的份额,这时,对立和斗争有其实施的 合理性。但在发达的后现代社会中,全球化除了继续揭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具有对抗 性的一面之外,更体现着文明社会之间相互沟通和融合的一般特质。社会主义是保证个 体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与资本主义批判自身社会在发展中使人全面异化、造成人 的片面发展的自我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如何在两大文明社会的普遍交往中强调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相互学习,努力去发现对方的长处补自己之短,寻求更多符合 人性和人类社会共同需要的价值,将是社会主义不断获得发展的外在动力和正确途径。
四、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科学主题是认识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本质的 关键
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在马克思当年的社会主义理论中没有明确地提到。但必须 承认,在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构想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 基本特征都有着许多的论述,这些观点为后人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 础。如马克思提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时,指出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就在于它用全 民所有制取代了私有制,是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大众的政权;在提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 阶段的特征时,指出它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是共产主义 的初始阶段,其鲜明特点是过渡性、多重性;在分析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表现时, 论证了它是一种全新的、高于资本主义形态、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先进文化形式。马 克思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加以比较,从而概括出它的特征固然重要,但确认社会主义 价值的根本,就在于它以消除资本主义的各种剥削和奴役等异化现象,实现每个人的自 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是“把人的关系 和人的世界还给人自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版),第443页。)的社 会形态,它代表的主体对象是绝大多数的人。能否真正反映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真正 地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主题,是把握和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精神的关键。 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科学主题,从两个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实质:一方面,社 会主义是对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反映的产物,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还具有鲜明的人文诉求,包含着强烈的主体需要的指向,反映着绝大多数个人 的愿望,总是以满足每个人的利益需要为现实目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正是后者深邃的意义,体现了社会主义存在的基本价值。这是人们选择社会主义的关键 ,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特点。因此,我们掌握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 主要不是满足于只对他提出的某个观点、思想详细地解读,关键是把握理论的基本精神 ,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主题。从这种理解的角度出发,我们便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世界 选择社会主义不仅是社会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因 为它内在具有了能够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禀性,是符合主体价值选择的结果。
五、准确把握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关系
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是一种工人阶级的理论,一种关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观念,一种关 于社会发展的理性构想,具有崇高、超前和未来的性质。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 主义还只是一种关于运动的思想,而决不是运动的本身。
运动就是活动,就是实践,就是社会现实。社会主义运动始于列宁领导的苏联十月革 命,这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当下社会主义实践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进行实践 探索的开始。然而,社会主义经过苏联的选择变成现实运动之后,历史证明了马克思社 会主义理论和当下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导致了人们对马克思社会 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产生了某种怀疑,或者对社会主义实践持否定的态度。其理由是:第 一,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起源于西方,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探索绝大部分在东方, 理论的策源地与现实发生运动的区域有着明显的不同。第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指 出,社会主义只能发生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然而事实却是相反的,社会主义运动 出现在生产力落后且经济水平低下的国家,而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美、英、法等国却没有 社会主义运动的迹象。第三,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出,资本主义将会随着资本主义 自身不可解决的矛盾的激化走向腐朽和灭亡,社会主义必将在全世界取得胜利;但实践 的探索却又证明了同一过程中的两个相反相成的现象:资本主义还具有充足的自我调整 能力,可以通过自身的改革不断获得发展的能量;而社会主义却是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实 践探索之后,遭受了打击,出现了辉煌与挫折并重的双重结果。
理论与现实矛盾的结果引起了人们的困惑和思考。人们在不断反思是否马克思的社会 主义理论先天就有缺陷,或者是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错误的选择,然而这些看法显然都 是庸人自扰。应当看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在东方国家付之于实践,是对社会主义 理论的实践探索,是人民大众的价值选择,是使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现实的实践模式。 总而言之,是一种社会实验。实践模式不能等同于理论本身。科学理论与实践模式二者 之间由于存在着社会背景的差别及实践者认识上的差异等众多的原因,同一种理论指导 下的实践模式可以是多样的、复杂的:既可以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模 式,也可以是瑞典民主的社会主义模式,也可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各 种符合各国国情、与各国人民的选择有着密切关系的多样模式,因为这时的社会主义只 是一种与理论相对并付之于运动的实践模式。正因为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存在着历史阶段 和不同地域的特征,存在着各国实践主体对问题看法的差异,因此在现实中,它会出现 多种结果、产生多种形式。它既存在着探索的可能性,也存在着被中断的可能性,即可 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在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实践模式的探索肯定也会出现相反相成 的两种结果,要允许这种探索经历一个复杂多变甚至是反复的过程。要承认苏联东欧国 家社会主义实践遭受失败的某种现实合理性,并看到这一现象的出现只能说明社会主义 的某种实践模式的探索遭到挫折,而决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应当把探索社会主义 实践模式的复杂过程看作是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曲折前进的普遍现象。这种理解是在 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角度对社会主义的一种正 确认识。这种看问题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苏联社会主义运动失败后, 社会主义在欧洲乃至其他一些国家又重新被人们所关注,社会主义得到复兴并开始了新 一轮实践探索。对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探索充分证明了,理论的科学性只有在运动中通 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展现,才能获得其合理性价值,而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是人 们把理论付之于行动的现实表现方式,都是实践社会主义理论的模式。在社会主义发展 的进程中建构起来的各种社会主义实践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它总是多样的:它以一体 多元的目标,强烈的主体选择,有着各种不确定性的变化方式,再现马克思社会主义理 论的当代价值。
收稿日期:2003-04-28
标签: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全球化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