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_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

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_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

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性论文,新兴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25(2011)08-0001-011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规划到2015年、2020年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和15%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必须正确把握其科学内涵与特征,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问题,选择有利于其发展的路径、模式与政策。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提出的背景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际金融危机后它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走向经济复兴的重要选择,美国、日本、欧盟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在正确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提出背景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其发展。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与特征

当前国内理论界、产业界和政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甚至误区,有的地方基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将石化深加工、绿色食品、林产业、海洋产业、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误解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必须从抢占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出发,正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与特征。

1.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解释。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词,目前对它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学术界和政界从不同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情报研究所副研究员冯赫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中能够成长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那一部分。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是伴随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而出现的新产业[1]。中共中央党校胡昱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使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的产业,它可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的影响[2]。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朱瑞博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3]。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冯长根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4]。山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是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它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代表着未来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方向[5]。黑龙江省政府研究室李清君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端化产业,可以从传统产业中演化而来,但绝不是传统产业数量上的堆积和高技术产业形态上的简单克隆,它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6]。海河大学刘洪昌博士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关系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空间大、节能减排优的潜在朝阳产业[7]。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2.正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伴随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而出现且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作用的产业。对其内涵可从以下方面来理解:其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个区域概念。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资源禀赋、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差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会有所不同,某个产业在A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B国不一定可以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基于抢占新一轮科技、经济发展制高点而提出的,如为了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将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了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其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个动态概念。从产业变迁的角度看,其兴衰与转换是一个动态过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变迁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等变化的新要求。某产业现在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其将来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反,某产业现在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扶持和发展,未来可能升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交集。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源于核心技术突破、巨大市场需求,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只有具有战略作用的新兴产业才能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它必须具有新兴产业的特征,不是新兴产业不可能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就是说,一个产业要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同时具备战略性和新兴产业两个条件。如现代会展产业是新兴产业,但它对国民经济全局的引领带动作用不强,不足以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的冶金、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它不是新兴产业,也不能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战略性、创新性、导向性、关联性、风险性等特征。战略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带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它在市场、产品、技术、就业、效率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创新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建立在技术创新及其成果应用基础之上,一方面,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以及市场创新等,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重要牵引力;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又为各种创新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提供平台,没有创新就谈不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导向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信号指示作用,能客观反映政府的政策导向,是引导资本投入、人才集聚、技术研发和产业调整的重要依据,从而成为经济发展重心的风向标。关联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而且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高,具有重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风险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能靠不断创新、摸索前进,因而风险无处不在,主要是因为其在技术、市场、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加上支撑其发展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常常会由于新内容与旧体制、旧规范的摩擦而受阻,从而产生技术、投资、市场、社会等风险。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背景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局限性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这种矛盾凸显和加剧。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提出要加快发展物质资源消耗少、环境友好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既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选择。

1.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目前我国已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体和工业大国,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失衡,更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低端化,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大,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小,产业的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足,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由此导致国内市场一般产品相对过剩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同时并存,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企业无法在产品品质、创新等差异化竞争中取得优势,产业附加值明显偏低。目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6.2%,分别比美国、日本和德国低23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和11.7个百分点[8]。同时,由于产业低端化,没有一流的设计、过硬的产品、多元化的服务,因而在国际贸易中没有技术标准的参与权、市场准入的话语权和产品交易的定价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加强,使我国赖以依托的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正逐步丧失。面对严峻形势,唯一出路是产业升级,最有效举措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打造一批跨国经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带动与之相配套的研发、设计、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劳动力密集与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加之重速度和数量,轻效益和质量,重外延扩大再生产,轻内涵扩大再生产,对资源重开发轻保护且缺少节能新工艺和新技术,形成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大量的资源耗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使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如果不能有效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发展迟早会因资源环境约束而不可持续,以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也迟早会因资源环境成本增加而失去支撑。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应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通过强化自主创新,整合科技资源,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清洁煤炭技术及核能技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互协调与促进;调整要素结构,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开发设计生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集约化、污染排放最小化,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不断融合渗透,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建立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改变其过度依赖资源投入状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过度消耗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粗放型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集约型转变,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起来,以较低的资源消费支撑较快的经济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国外经济转型的启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产业竞争力。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或经济体把目光锁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高端设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作为突破方向和增长引擎,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谋划新产业发展布局,希望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率先走出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谋求掌握发展的主导权。2009年2月,奥巴马签署《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推出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主要用于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混合动力汽车、信息和航天等产业;2009年9月,美国政府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驱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突出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掀起了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革命。欧盟委员会继2006年在《创建创新型欧洲》报告中提出创新型欧洲战略后,进一步提出了欧洲广泛创新战略,强调把对知识的投资转化为创新性的生产和服务,将低碳产业列为新兴产业的重点,制定了战略能源技术计划,以发展世界一流的洁净、高效低碳技术。日本政府在2009年紧急出台了《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纲要》,将信息通信、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宇宙航空、生物工程、纳米材料、海洋开发等作为重点扶持领域,推出了环境能源技术创新计划、新经济成长战略、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扩大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行动计划、海洋基本计划等。韩国制定了《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的增长动力,加大政府对生物制药、机器人技术、新型半导体、绿色轿车、脱盐设备和发光二极管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以上情况表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或经济体的经济正在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全球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领域孕育着新的突破,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传统产业空间趋于萎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国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为此,国务院适时作出了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目的是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从我国实际出发,通过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与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应当看到,各地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出现了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基本具备

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后,全国上下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高度一致,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经济、科技、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扩大,使我国具备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条件。

1.经济实力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前提。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获得科学技术新知识、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从事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技术创新成果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当大,普通投资难以满足其持续的资金需求。经济实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提,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不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其发展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01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397983亿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58791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830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3%。2009年我国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出口比重由“十五”末的7.3%提高到9.6%,进口总额上升至世界第二位;2010年进出口再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达29728亿美元,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201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2847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28.3%,外汇储备规模自2006年超过日本,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位。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使研发经费投入稳步增长,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前提条件。据统计,2010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6980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2.8倍,年均增长23.3%,按汇率折算,超过德国而排到世界第三位;R&D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75%,比“十一五”期初增加了0.43个百分点。科技投入大幅增加,使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提高,推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科技创新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内容是新技术开发和运用,科技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动力,谁掌握了先进科技,谁就掌握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动权,没有科技创新的支撑,就谈不上新兴产业的大发展。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科技事业迎来了一个蒸蒸日上、成果丰硕的时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已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集中解决重大问题的科技攻关(支撑)计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和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星火计划等,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着深远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钻井技术与装备、主要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一个新粒子、室温条件下具有超大塑性的块体金属玻璃材料合成、亚洲人二倍体基因组测序完成、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状况查明等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和广泛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显示出我国在一些领域的基础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载人航天、绕月工程、高速轨道交通、高性能计算机以及电力、石化成套设备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特别是“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使我国跨入深空探测新领域;“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并在国际TOP500组织的最新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一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要成就,奏响了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强音。这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成果,说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日益提高,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高新产业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了基础。高新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大驱动力,没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就会丧失其基础而无法顺利推进。近年来,我国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使其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和集聚效应。据统计,2010年我国以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6156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2.2倍;当年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9%,重点电子通信产品中,手机、计算机、彩电、数码相机、激光视盘机2009年产量分别占全球的49.9%、60.9%、48.3%、80%和85%,电子通信产品贸易额占全球15%以上。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在2009年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868亿美元,比“十一五”期初增长65%,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31.4%,比“十一五”期初增加了2.8个百分点。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对经济发展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以上情况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全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要乘势而上,抓住机遇,完全有可能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之走在世界的前列。

4.市场需求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了空间。我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规模庞大的传统制造业在产品、技术、装备升级和替代过程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技术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为其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种优势是较小经济体和非传统制造业大国所不具备的。首先,对传统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要求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应用,用高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动产品升级,实现产业振兴,全面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其次,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发挥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快发展能代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向、实现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先导和支柱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依靠科技进步支撑,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第三,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不仅直接产生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市场需求,而且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中产阶层不断壮大、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技术产品形成日益庞大的消费市场。既然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就必须牢牢抓住世界新技术、新产业革命的机遇,充分发挥国内市场巨大的优势,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目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后,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谋篇布局、狠抓落实,采取措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或不正确的倾向,需要予以解决或纠正,突出表现为:

1.一哄而起,重复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政府启动的大规模产业规划,各地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以贯彻落实,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应当肯定。问题是一些地方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拉动投资、创造GDP的手段,甚至打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旗号,不计产业基础、人才基础和技术基础等条件,争投资、上项目,出现了一哄而起、重复建设现象。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对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调查显示,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各地“十二五”时期投资的共同方向,全国有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城市提出要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有的省(直辖市)提出了打造上千亿元、上万亿元新能源产业的计划;有17个省、直辖市将光伏产业作为本地区支柱产业,仅千亿光伏产业园就有几十个;有近百个城市提出要把太阳能、风能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化学制药产业、中药产业、平板显示产业等存在不同程度的低附加值产品产能过剩问题,各地正在兴建的生物医药园多达上百家,多数生物医药企业仍是采用传统模式运作。一些地方泛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一些传统产业,如石化深加工、林产业等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全国“一盘棋”的理念,极容易造成产业结构趋同、产能过剩、资源浪费、效益低下和恶性竞争,不仅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及其转型升级,而且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分工协作,难以形成协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特别是泛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会对真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而集中精力发展真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讲究科学决策,坚决反对未经科学论证盲目铺摊子和不按程序擅自乱上项目,以避免重复建设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2.急功近利,低端制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和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要求高,只有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和产业高端,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才能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未来发展的方向。然而,有的地方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急功近利,希望“大干快上”毕其功于一役,只注重短平快高端产业项目的引进,期待在短期内形成大规模的产能,忽视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以及基础研究和技术积累,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某些领域虽然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但因缺乏核心技术作支撑而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形成高端产业的低端制造局面。如风能产业虽然装机容量已居世界前列,但大型风机的设计能力和关键部件的制造技术较弱;虽然太阳能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并未掌握太阳能薄膜电池等新一代光伏电池的核心技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硅料提纯技术长期依靠国外“技术租借”,结果国外技术拥有者从太阳能光伏发电中拿走0.1元/千瓦时;虽然装备制造业规模较大,但大型装备核心部件、控制技术和高性能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各地争相上马平板显示项目,动辄投入几十亿元、上百亿元,表面上看产业规模很大,但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曝光机、蚀刻设备、成膜设备、彩色滤光片等关键部件和原材料主要来源于美国、日本和韩国,依旧摆脱不了低端制造的尴尬。可见,高端产业的低端制造源于缺少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急功近利,不进行艰苦卓绝的技术创新积累、掌握核心技术,永远无法避免处于产业链低端。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着眼于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加强前沿性、战略性产业技术创新。

3.商业缺位,集聚不足。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缺乏在领先技术领域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熟经验,已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分散而导致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使商业缺位和集聚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依赖于技术创新,更要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有了领先技术,若商业缺位,没有把重大技术推向市场、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目前我国新技术推广应用商业模式陈旧,存在前端研发和生产热情高、后端推广应用严重不足现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产业转化严重脱节,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技术及人才等方面的藩篱仍未完全打破,成果转化通道不够通畅,既制约了企业技术水平上档次,又阻碍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高科技成果的商品转化率为25%,产业转化率为7%,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以及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虽然我国开发出先进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有很多,但多数企业未能将新的重大技术推向市场,不能迅速形成利润和持续创新的能力,致使有些新技术夭折在摇篮里。不仅如此,各地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缺乏协调,使产业聚集不足,其互惠共生性、产业关联性、竞争协同性、知识资源互补性和组织开放性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反而出现恶性竞争和互相排挤,由此造成我国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的数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大多数高新科技产业区的效益不佳。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商业缺位和集聚不足问题,防止站在技术的领跑线上却最终输在产业化的起点上,推动产业集聚,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4.体制僵化,机制失灵。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围绕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激励功能,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当然,政府引导作用也不应忽视,但归根到底政府是起助推器和催化剂的作用,绝不能包办。然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面临许多尚未打破的体制僵局和机制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依赖政府通过宣传发动、政策支持、规划引导等来推动,行政干预色彩较浓,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政府在确定重点扶持产业时对市场需求重视不够,以至于某些产业投入过多、产品滞销,而另一些产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产品供不应求,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没有形成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体系,中央与地方的规划相互不衔接,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规划相互不协调,由此造成有关规划、政策没有形成合力,削弱了中央政府政策的效应,形成产业结构趋同与重复建设,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凸显,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三是部分领域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用旧体制、老办法来管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的价格形成机制,“三网融合”相关行政管理体制,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药审批程序,通用航空发展的空域管理规定,卫星应用的军民结合机制等,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四是资本市场和投融资体系尚不健全,银行惜贷与社会资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投资热情不高并存,使其难以获得基本的资金支持,虽然其产品有广阔市场,但因资金短缺,不能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往往坐失良机。五是人才培养、使用和流动机制不完善,创新人才队伍的规模与结构难以适应和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一些产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缺乏问题比较突出,在人才培养或引进中,不同程度地出现盲目草率、好大喜功、贪多求全、虚饰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现象。此外,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相对较低,企业存在较大的“搭便车”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创新的动力。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结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追随超越与自主创新互补,强化核心技术研发;产业激励与机制创新互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措施、抢占先机,拉开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帷幕。

(一)发展模式: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市场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力量,新兴产业最终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不是人为规划的结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坚持市场化方向,由市场主导其发展。当然,在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同时,政府要帮助企业跨越某些资金、资源障碍,协调产学研之间的关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公正、透明的外部环境,引导其发展。

1.发展模式的划分。从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因素看,其发展模式可分为市场拉动发展模式、政府推动发展模式、市场与政府结合发展模式三种:市场推动发展模式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市场为动力,依靠自身素质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和获取市场份额,进而逐渐发育、成长的方式。市场拉动发展模式的实质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通过自主研发或技术引进与消化,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实现其规模化生产,最终形成新产业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成长是在经济系统内部各产业相互竞争、相互作用下市场选择的结果,其优点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形成与成长过程中经过市场竞争的锤炼,抗风险能力、内生成长能力、市场应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不足之处主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成长速度比较缓慢,从萌芽到市场地位的确立需要较长时间,且其发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波动性。政府推动发展模式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府政策倾斜的扶持下,优先获取必需的生产要素和市场份额,从而逐渐发育、成长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作为市场之外的力量,通过政策导向以及对新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的财政扶持,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与其他产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其形成与成长是政府选择和干预的结果,在资源、政策等方面对政府的支持与保护依赖性强,产品能否被市场所接受或容纳存在不确定性。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其形成与成长速度较快,产业从萌芽到市场地位的确立所需时间比较短;不足之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没有经历市场竞争的锤炼,产业素质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市场与政府结合发展模式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拉动和政府推动下,逐渐发育、成长的方式,即市场拉动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成长是市场选择与政府政策扶持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单纯市场拉动发展模式和单纯政府推动发展模式的不足,把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形成市场拉动与政府推动的合力,从而更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当然,市场与政府结合发展模式并不意味着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同等重要,市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成长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发展模式的选择。根据经济学原理,市场机制虽然有效率,但存在失灵情况;政府推动作用虽然强大,但缺乏内生动力机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纯粹的市场拉动发展模式,还是纯粹的政府推动模式都不可取。在现实经济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通常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政策共同构筑的环境中发展,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机制与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正确处理好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的关系,以市场为主导,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坚持市场化方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的“无形之手”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实施市场主导战略,根据市场需求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和退出机制,防止过度的政府干预取代正常的市场机制,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政府投资为主”向“以社会投资为主”的转变,扭转一些地方争投资、抢项目,泛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良倾向;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自主决策、自负盈亏,鼓励创新型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竞争,真正形成有活力、多元化的市场结构;立足于市场需求,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企业在产品和市场开发方面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动态的优势,以市场需求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加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特别是其初创期往往投入大、风险高、利润低,需要政府发挥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作用,用“有形之手”妥善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为此,要在遵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做好中央规划与地方规划的衔接以及地方之间规划的协调工作,形成系统完整、科学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体系,在“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强化区域间产业发展的分工合作与协调配套,引导社会投资和各地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格局,避免急于求成、重复建设。同时,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在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引导社会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加强信息服务和引导,帮助企业做出正确决策,避免市场的盲目性。当然,政府引导不仅是门科学,而且是门艺术,必须拿捏得当。如果政府过度“热情”甚至越俎代庖,就会出现越位的尴尬局面。

(二)发展路径:追随超越,自主创新

发展路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个产业在特定阶段的发展道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从根本上决定着其发展方向、水平和效益。技术创新水平是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重要依据,应从我国技术创新的实际出发,选择追随超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走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之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跟着走”到“想着走”再到“领着走”的转变。

1.两种发展路径的轨迹。产业发展总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而演进,以产业核心技术水平为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分为技术追随发展路径和技术领先发展路径两种。技术追随发展路径是沿着“商业化—应用—研发”的轨迹前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是这种路径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消化吸收能力决定着技术引进的成败,再创新能力决定着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选择技术追随发展路径,引进技术通常有贸易方式(即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和FDI方式(即引进技术较先进的外商直接投资),其优势在于成本低,引进成本通常是自主研发的1/3至1/5,且引进技术风险较小,技术追随者可以观察到技术领先者技术的发展轨迹,确定哪些是产业的核心技术,从而明确技术发展方向;不足之处是某些技术引进难度大或成本过高,难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在技术成熟度较高或可获取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选择技术追随发展路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很多领域里,目前我国还没有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或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之下,在这些领域适宜采用技术追随发展路径。技术领先发展路径即依靠在基础研究中的优势,沿着“研发—应用—商业化”的轨迹前进,不断创造出新产品和新工艺,从而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占据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领先发展路径要求产业有较强的原始创新能力,即领先者需要不断通过创新活动,创造新技术和新产品来摆脱追赶者,保持自己的优势。技术领先发展路径的优势在于可获得技术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掌控技术命脉;劣势在于研发成本较高,且存在技术风险。在核心技术可获取性不强、难度较大、成本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应选择技术领先发展路径。目前我国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小,有些领域具有同发优势、处于同等水平,甚至局部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在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产业领域,可选择技术领先发展路径。

2.发展路径的优势互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将技术追随发展路径和技术领先发展路径有机结合,实现两者优势互补,走追随超越、自主创新之路。技术引进是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来源,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集成创新和再创新是追随超越的基本要求,可快速提高创新、开发能力。如三峡左岸14台70万千瓦机组国际公开招标,明确提出投标者必须同意与中国制造企业联合设计、合作制造,并对供货设备的技术和经济负全部责任;投标者必须向中国制造企业全面转让核心技术,培训中方技术人员;中国制造企业分包份额不低于合同总价的25%,14台机组中的最后2台必须以中国企业为主制造。通过利用国外的创新资源,我国水电机组制造企业实现了“引进技术,联合设计,合作制造,消化吸收”,7年间实现了30年的技术跨越,完成了从左岸机组分包商向右岸机组独立承包商的重大角色转变[9]。为实现追随超越,应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强化调查研究工作,及时跟踪技术创新成果及其发展趋势,在做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核心技术,把引进核心技术与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进而实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由技术跟踪者,转为自跑者,并乘机成为领跑者。当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完全依赖技术引进,不仅因为很多核心技术是无法用钱引进的,而且技术引进对产业升级的效应是递减的,更为重要的是单纯依靠引进技术,很难形成原创性的自主创新技术,难以摆脱对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受制于人。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科技的优势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如美国采用极为严格的高科技出口制度,有20个大类的高科技产品被禁止向中国出口,并动辄以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为由,拒绝向中国输出技术。因此,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根本路径,将技术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着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着眼于掌握核心技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加速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政策:产业激励,机制创新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良好的政策和机制环境,应以产业激励、机制创新作为政策取向,遵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积极推进管理机制创新,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方向,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1.完善产业激励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成本和正外部性等特点,要求政府完善产业激励政策,充分利用投资、金融、财政、税收等政策工具,营造有利于其发展的政策环境。完善投资政策,健全包括财政出资与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和促使技术创新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风险投资机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立政府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积极扶持、壮大一批风险投资机构,使其通过参股、融资担保等方式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金融政策,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创新型企业成长的信贷产品,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积极支持创新型企业资本运作、上市融资,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逐渐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和提升其产业层次;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完善财政政策,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科技创新投入体系,设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核心和共性技术研究,鼓励和引导地方财政资金投向本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财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示范效应,引导社会资源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财政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使其真正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成果应用的主体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体。完善税收政策,全面落实各项促进科技投入和技术成果转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让相关企业真正获得优惠;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通过所得税激励、加速折旧、延期纳税等方式,激励企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制定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税收优惠政策,使之与国家产业政策密切配合,发挥有限税收政策资源的最大效能,实现税收政策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还要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调动企业和科研人员从事创新的积极性。

2.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根本”和“命脉”,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破除阻碍其发展的制度性藩篱。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国家相关部委要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政策引导不力、措施配套不全和统筹协调不够等问题,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规范与协调,统筹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对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组织协调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技术攻关和技术成果应用,形成面向全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优势;地方政府应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摆脱管理手段保守落后,行政干预过多的问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又避免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一哄而上倾向;产业部门之间要强化创新协作,建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配套机制,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创新将重大技术推向市场、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简化审批程序,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必要条件;遵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规律,积极培育长期稳定的市场需求,紧盯国际市场,支持发展具有竞争实力的自主品牌,努力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承载体和辐射源,使之成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先行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集中度高的产业集群,发挥联动效应,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发挥孵化器的“源头”作用,通过创业培训、辅导和技术支撑、市场服务等活动,促进技术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支持和鼓励企业创造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盈利模式和组织模式。构建创新资源协同创新的机制,抓住国际产业技术转移的契机,开展以吸引跨国公司、台资企业高新技术项目和研发机构的科技招商活动,鼓励跨国公司建立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促进外资企业研发活动的本地化;组织产业配套和技术交流活动,在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间建立起技术合作、技术贸易、委托设计开发的渠道,以外资企业先进技术水平和严格工艺要求促进本土企业的技术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完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资源的合作机制,最大程度地集聚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各类创新资源的作用,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整合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战略联盟,结合企业在市场、产业化方面的信息优势,由龙头企业主导研发方向,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持,共同攻克核心技术,进而提升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激励、扶持政策体系,打通技术走向市场的通道。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机制,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明确政策执行主体、监督主体和责任机制,切实解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争投资、轻管理、轻效益的问题;增加考核评价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在不泄露国家机密的前提下,将考核评价内容、考核评价实施情况、考核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深化资源环境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传统产业外部成本内部化等制度创新,扶持新兴产业依靠市场提高竞争力,利用价格杠杆引导社会投资和社会消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加快清理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行业市场壁垒,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宽松、公平的竞争环境。

四、结束语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虽然目前我国具备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条件,但受传统体制机制影响,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要有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更要有科学态度,求真务实,准确把握其发展规律,择优发展模式和路径,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标签:;  ;  ;  ;  ;  ;  ;  

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_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