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支点_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支点_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德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支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支点论文,德育论文,文明建设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09)03-0252-04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行政手段的辅助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生态意识的引导和生态道德的支撑和依托。因此,加强生态德育建设,唤起生态道德意识,培育生态道德情感,养成生态道德规范和提高生态道德素质,是强化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支点。

一、生态德育:概念意蕴和价值目标

(一)概念意蕴

目前学界对“生态德育”的界定基本上大同小异,普遍认同的是刘惊铎和王磊对“生态德育”的定义。所谓生态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1]。

笔者认为,生态德育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来理解。

第一,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生态德育是根据生态道德原则和生态道德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会成员施予影响,把生态价值准则灌输或诱导进社会成员内心,使之转化为个人内在道德的一种教育行为。生态德育就其实质而言,更侧重于探讨和研究生态道德建设的方式、方法和路径选择。

第二,生态德育赋予德育以新的使命。生态德育是在传统的人际德育的基础上,把长期以来形成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从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指导人们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生态系统中的正确位置。它旨在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教育活动,以生态伦理为学理依据,运用新的“生态道德规范”,诱发和唤醒受教育者的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能力。生态德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寻求一种合适的关系模式,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济的道德目标。

第三,生态德育是一种体验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对生态问题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必须到社会实践中去才有可能。“生态德育”命题的提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既是道德伦理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种种挑战而从内部产生的旨趣转向,也是对我们传统的知性论德育范式的重新审视和冷静反思做出的必然选择。由于生态是一个不断演变和不断创生的运动过程,仅凭理智是无法把握生态、生命的真谛的,只有引领人们回归生活世界,回归自然之境,参与且融入一定的生态实践活动,才能使受教育者获得更多的生态体验和感受,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善意、尊重和敬畏,打通人与自然的情感通道,激发他们对自然的情感认同。“自然之境中的道德体验有助于生成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能力和生态智慧”[2]。

(二)价值目标

生态德育就其本质而言,可以说是一种价值教育,其总目标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建立生态伦理规范和生态道德观念,教育人们正确认识生态规律及其价值,提高人对生态环境的情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为每个人提供机会获得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知识、态度、价值观、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生态行为的新模式。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目标。

自然价值目标。生态德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确立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自然价值观。生态德育就是要将人类的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推广、延伸到自然界中,通过对自然价值的深刻体认,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圈囿,确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社会价值目标。生态德育的终极目标是导引人们学会主动关心周围的生态现状,培养保护生态的道德责任感,进而塑造人们对自然和社会具有主动关心和高度负责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的精神信念。生态德育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考量的范围,促使人们从关心自然、爱护自然的道德实践中,觉解和践履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社会道德,自觉承担对自然、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和履行道德义务,这本身是人类行为获得自由的表现,体现了人类道德进步的新境界,体现了人类自我完善的新发展。

个体价值目标。生态德育的核心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心的开发”,即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重塑人的主体意识和培养人的超越精神,把尊重生命、爱护自然升华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的精神信念,实现生命个体的“生态自我”道德价值。

审美价值目标。生态德育要通过展示大自然的“整体之美”“和谐之美”“统一之美”和“无形之美”等美的元素,使受教育者在德育实践中感受、体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和意义。生态道德教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并以美引真导善。

实践价值目标。生态德育的体验性和实践性特征决定了生态德育必须通过激发德育受体的参与性,把抽象的道德说教圆融于当下客观的自然现实生活,使之在丰富生动、易于接受的实践活动中,自觉体悟自然界的“生态智慧”,掌握生态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而形成维护生态环境的自觉行动。

二、生态德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支点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所选择的“实现人类自救及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文明样式”[3]。正如曲格平所说:“要解决环境危机,人类必须首先进行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创建一种以保护地球和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新道德和新文明。”而新道德和新文明的创建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从“物的开发”向“心的开发”转换,建立多维的生态德育体系,进行全民生态道德教育。

(一)生态德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然价值支点

生态道德是发展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价值基础。公民的生态道德意识的淡薄、生态道德的缺乏已成为当下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根源。因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以形成高尚的生态观和价值观为行动基点,以构建良性有效的生态德育体系为支撑和依托,以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寻找新的生态视角,唤起民众的生态意识,强化民众的生态情感,启迪人们的生态悟性,规范人们的生态行为,加强全民的生态道德教育。开展生态德育、提高生态意识和塑造生态文明三者之间构成一个相互辐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的“金字塔”范式,处于金字塔范式底部的是生态德育。它为我们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价值基础。

(二)生态德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然价值支点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摆脱生态危机的总体对策和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今天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使这个世界摆脱最陈旧的信念和错误的观念”[4],进行一场涉及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型构新的生态价值观,开拓文明建设的新领域。

1.思维方式的转型

生态文明的建设,首先触及的是其核心——思维方式。生态文明倡导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济。它必然要求对工业文明的直线型、机械式、非循环思维模式进行革命,开启一种根本区别于笛卡儿思维范式的整体主义的有机论思维范式——生态思维。所谓生态思维,是以辩证思维来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人与自然的依存共生为价值核心的思维模式,它具有整体统一性、多样丰富性和开放多样性等特征[5]。它着眼于自然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遵循着系统的、发展的、联系的认知方式,从事物相互联系、协同发展的关系中能动地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

2.价值观念的革命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是一种文明范式的根本性转变,是基于人们的自然价值观的转向而发生的。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类思想价值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回归。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确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和谐发展的价值观,这是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文明的提出,使人类开始意识到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万物之一员、自然之一分子。人类的价值观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应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谐发展。

从自然生态的工具价值理念转向内在价值理念。追求物质文明的过分膨胀的工具理性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同时也侵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系统、保护自然,从而也是保护人类自身的永续生存,我们必须在人与自然的价值观念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生态幸福观的转化。我们必须完全摈弃“增加和消费更多的财富就是幸福”的观念,明确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把“维护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的稳定、完整和美丽视为自己幸福的一个符号”[6],从而把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实现与对其生命的关心和爱护联系起来,把追求“生命关怀的生态幸福”,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看成是人类真正的幸福。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和幸福。

3.生态文明观的塑造

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人类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要改变将人类凌驾于环境之上的传统思维模式,强调人与自然必须保持平衡、协调和统一,社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实际上就是如何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4.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必须彻底抛弃“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粗放型线性发展模式,实现“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使人类的生产不超出自然界的实际承载能力,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必须彻底摒弃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作贡献的落后消费观,改变重享受、高购买、高消费、高污染等非理性化生活方式,建立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崇尚精神和文化享受、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消费方式。

三、对策研究:生态文明架构下的生态德育

生态德育是在自然、社会与人类广阔的背景下思考道德问题,站在自然界和人类和谐发展的高度去审视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重新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和相应的道德价值追求。

(一)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

培育生态道德意识就是要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们心中筑起保护生态的绿色屏障,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合力。

1.内化生态道德理念

生态道德理念的内化是体验、移情、理解和反思诸环节相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教诲”的思路转向引导,敞开一扇大门导引人们对生态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深刻领悟的过程。生态体验是生态德育的起点,人们通过置身于自然之境,产生回归大自然的情感体验,激发起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精神感受;移情和理解就是在生态体验的基础上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并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天人互惠共生的意识;反思则是人们通过对自我存在方式和意义的反省性检验,把业已生成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血肉”和德性,自觉转化为生态意识、生态能力和生态智慧。

2.丰富生态道德情感

生态德育站在自然界和人类和谐发展的高度,向人们揭示自然和非人类存在物的内在价值和存在的合理性,使人们能够将一切非人类存在物视为人类自身的伙伴,培育人们对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的情感、对地球其他生命的同情和关心,丰富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生态情感。

(二)生态道德规范的完善

生态德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动员人们自觉履行生态道德规范,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的实践。“当一个人具有了深层的生态意识,他(她)便会自觉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放弃物质生活的高标准转而追求生活的高质量”[7]。我们现行生态教育内容,大都集中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而在生态道德规范教育方面,还缺乏完整系统的教学内容,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文明准则。因此,我们必须从目前生态现实出发,完善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和规范[8]。

(三)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

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有赖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开展以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开发人的最深处的道德能力为目标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应加强生态道德养成教育

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是人们将获得的生态意识和理论转化为社会实践行为的关键性环节。从点滴做起,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规范,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使生态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2.要建立完善的生态德育机制

生态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德育机制,注重德育体系和德育过程的完整性。从横向上说,生态德育应以各级学校日常学科教学为载体,贯穿于课程体系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课程领域;从纵向上说,生态德育应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和实践过程之中,使社会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在职教育多维交错,成为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另外,生态德育可以借助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广泛进行综合的生态和生态道德知识教育,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3.应注重生态道德能力培养

生态道德能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超越自身功利而履行人类义务、实践较高意旨的本领及心理素养”[8],它包括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资源节约与共享的能力、造福后代的能力、保持自身身体和精神之内生态平衡的能力。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能力,就是要通过生态德育和实践强化,引导人们加强多样化的生态道德思维训练,提高人类遵循生态规律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避免人为风险行为的产生;努力培养人们对生态道德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选择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进一步形成生态道德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陶冶能力。

收稿日期:2009-03-15

标签:;  ;  ;  ;  ;  

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支点_生态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