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及其征集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口述史学是发端于海外的一种记录历史的形式,其在人类社会的应用可追溯至上古时代,希腊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中国史家司马迁等皆广泛应用口述历史,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中古及近代,例如,十九世纪法国史学家米什莱(Jules Michelet)在书写《法国革命史》时就援引了大量来自大众的口头证据。但是到了近现代,口述历史的应用却渐渐衰落。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口述历史在海外一直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国际著名史学大家唐德刚先生多年坚持口述史,最具影响的就是《胡适口述自传》。这种体例近些年在国内也处于方兴未艾之势。一些高校和专业研究部门先后成立口述史学的专门研究机构,一批口述史学之作也相继问世。但是作为国家记忆工程的一个重要部门的档案部门,对于口述档案的采集制作以及整理鉴定都还是一个空白,这不得不说是我们档案工作的一个缺憾。积极开展口述历史工作和研究,不仅弥补不足,丰富内涵,也能以更具鲜活的史料形式留存记忆和开展国际之间交流。
口述历史何以在21世纪初的中国变得如此风行?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们渐渐意识到:当一个世纪过去之后,单凭文献研究20世纪的中国历史,已经颇感局限。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和搜集20世纪中国历史的资料,难度甚至大于研究19世纪以前的中国历史。而寻找历史当事人进行口述采访,便成为拓展史学空间,廓清历史谜团的一条可行之路。
此外,口述历史也给了普通老百姓一个讲述和回忆的渠道,如果没有口述历史,许多文化不高的普通老百姓就难以提供他们所见所闻的重要历史情节,一些历史情节只能通过推理和假设来完成。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口述历史在传统的以文字档案写史的主流外,成功开拓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虽然口述记录也有缺陷和不足,如:搜集耗时,受限于口述者记忆的好坏,多少都带有个人观点等等,但口述资料仍不失是一项珍贵的一手资料(其中的偏见与主观正好反映叙述者的历史立场)。其实,口述历史的应用增加了叙述历史者的数目,扩宽了历史叙述的视线,亦直接打破了历史叙述可能出现的一元性及垄断性。口述历史把历史叙述权扩展,把历史自上而下的叙述方法改变,转移了历史研究的重心,为历史研究开拓出新的探索空间,同时也对曾被忽略的阶层及群体加以重新认识。口述历史的应用在近年来变得广泛,也令历史研究变得更多元化、民主化。所以,口述历史其实不仅仅只是一门历史技法,它还是一种理解人类历史的新立场和态度,并可与文献历史互补长短,增加历史知识的丰富度。
口述史首先是声音的历史,是由口述收集者提问,口述者回答而产生的对于口述者亲历亲闻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回忆;其次,在现代意义的口述史中,这些声音是借助于录音机或摄像机记录下来的;第三,由口述工作者将这些声音的资料整理成文字资料,供研究使用,对此著名史学家戴逸先生曾高度概括为:现代口述历史“是应用录音录像设备,把原始资料完整保存下来,再整理成稿”。由此可见,日记、自传和回忆录虽然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但不属于口述历史的范畴。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及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口述历史访谈是一位准备充分的访谈者,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或录影记录彼此的问与答。因为亲身经历者所述说的环境,所讲出的细节、所体验的感情、所刻画的心理往往是别人不易领会到的,比从许多间接材料搜集拼凑的传说更加真实、具体、生动。口述历史正是沾了口述人亲历、亲见、亲闻,大多为第一手资料,便更加具体、细腻、生动,当事人口述所经历的过程富有现实性鲜活性和权威性。
正是基于以上的特点,我们更要重视和加强搜集口述历史档案。
那么该如何开展这项工作呢?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受访者人的选择与约谈:选择受访人是很重要的,但要如何找到值得访谈的受访对象呢?
口述人既可以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有代表人物,也可以是这些类活动的一般见证者、参与者;口述人可以是当地各行各业的人物,也可以是平民百姓,特别是那些逐渐在城市化进程逐渐消逝的行业的参与者、经历者;口述人还也可以是海外人,他们的历史是当地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只是这些人越来越少了。
口述人都是一段历史活的见证,又可以是一定文化活动的代表,尤其是与二十世纪同步的各地历史过程的亲历者,目睹者现大多已步入高龄期,不少人身体状态不佳,他们一旦去世便是当地历史的失忆,对于这一部分口述人应该抢救性地及时开展这一方面工作,为时代、为未来留下历史的踪迹。
二、资料的准备:首先应尽可能地掌握受访人的生活背景资料、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等方面,此外,受访人的老照片、毕业纪念册或工作经历所留下的资料,以及同时代的一些有代表性质的物品也尽可能搜集,因为这些都有助于受访人回忆。
三、访谈的方式:访谈有一对一的访谈,也有集体式的访问。至于对个人进行专访,必须让受访人有畅谈的空间,尽量不要有第三者的干扰,这样访问才容易进入状况。访谈时最好能站在受访人的立场来发问。
1、访谈前:准备工作中要熟悉被访谈者的所有背景资料,确定访谈主题,重视语言使用的问题,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及不同性别爱好的人要选用不同的切入点和兴趣点。
2、访谈时:重视访谈时的互动关系,访问者应仔细倾听受访者的语言,避免其他人在场,尽量不要轻易打断被访者的讲述。
四、设计提纲
口述史的搜集过程从表面上看是采取的是聊天的方式,在口述者状态非常轻松的情况下进行,整个过程相当松散,但提问者一定要随时做到心中有数,这就要在事先设计好提问提纲。
五、口述档案的整理归档
口述访谈最困难的是整理访谈纪录,因为受访人不会按照你所预设的方向一一陈述,可能会出现跳跃式的陈述,因此整理访谈纪录的人很重要、也很辛苦。而整理纪录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查证数据,例如受访人提到某人、某地、某年或某机构时,一定要查到正确数据;所以访谈时,一定要将受访人所处时代的制度或人、事、物弄清楚,多用心查证。
正式的口述历史,访谈的录音或录影带会经过制作抄本、摘要和列出索引这些程序后,储存在图书馆或档案馆。这些访谈记录可用于研究、摘节出版、广播或录影纪录片、博物馆展览、戏剧表演以及其他公开展示。要注意的是,口述历史不包括无特殊目的的随意录音,例如窃听录音;也不涵盖演讲录音、个人录音日记,或其他不是经由访谈者与受访者对话而来的声音记录。然而,口述历史是一种极富创造力与活动力探究方法,故无法以单一的定义来界定、掌握。事实上,一般人也可以从事口述历史访谈,由访谈者与受访者以录音访谈的简单形式,记录口传记忆,成为一种历史研究的资料,重现人们昔日的生活片段。
标签:口述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