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
1热控自动化技术综述
电力资源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热控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厂控制系统中,针对传统控制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可以通过远程自动监控来对电厂设备使用状况实时监测,了解电厂设备使用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自动化技术不仅应用在电力设备运行使用中,更为所开展的各项动态监管维护任务提供了参照数据。电厂热控功能实现,需要远程监控来实施维护,并实时更新设备运行中的各项参数,实现这一功能对电厂热控自动化要求十分高,也是传统技术方法中所不能实现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厂热控层面,整合了远程监控与动态调节技术,能够根据用电需求来控制电厂发电环节,从而避免设备运行使用中产生影响安全性的问题,也能提升电力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浪费。
2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常见问题与原因分析
第一,DCS系统故障。DSC系统的核心就是CPU和CRT。前者相当于人的大脑,对主板、电源和底板以及I/O模件进行控制。后者主要是对各种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出来,对现场运行情况进行监控,而且还能进行历史数据查询。此外,还能借助网络将各种监控数据和服务器进行交换,这样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对数据收集效果带来影响,最终对监视质量带来影响。DCS系统常见故障包括系统硬件(I/O模块、控制器、电源)故障、系统软件故障、通讯系统故障灯,甚至发生设备损害问题。第二,系统逻辑故障。一些电厂由于投运时间短,经常在逻辑设计方面出现问题,使得DSC系统发生故障,比如判断发生失误,信号发送错误,拒动和误动等,这就会使得机组工作不正常。而要想加强对其的避免和优化,就需要在试运行阶段加强对其逻辑组态的优化,只有确保其合理使用,才能将热控保护系统的故障率降低。第三,热控元件故障。热控元件在DSC系统中属于基础性的硬件,所以必须确保其质量达标,否则就会影响其保护效果。但是目前这种定期检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电厂的实际发展情况,因此必须加快改进的速度与步伐。
3提高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的具体对策分析
3.1强化单元控制机组自动化、智能化建设
单元控制机组是热控系统重要组成,将其向自动、智能化方向引入,可以确保控制的高效性。因此,在电厂热控自动化优化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单元控制机组自身反映灵敏度,以高效的单元控制机组,实现对机组运行的实时监督。智能化技术支持下,传统自动化设备逐渐淘汰,转而采用现代化智能设备支持工作。当下,电厂热控自动化运行中的单元控制机组主要以DEH、DCS为支持组成控制系统,提高单元机组运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强化设备管理
拥有分散控制系统的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调试的过程中,还需进行一定的维修维护管理,这种维修维护工作一般包含系统巡检以及软硬件的监督等工作,而具体来讲,实则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在应用各大软件时,一定要做好备份,并且需要将所做的改动记录下来,尤其是针对一些较大的改动,例如数据库修改等,还要将这些改动备份在工程站之中;第二,在实验该项系统的各类软件功能时,一定要仔细,不能出现遗漏的问题,需要做好全面检查工作,尤其是权限与功能方面的检查至关重要,不可忽略,此外,在对软件进行修改或者是升级更新时,必须要有授权与审批环节,也要做好备份工作,不能将未经测试的软件,应用到该项系统之中;第三,分散控制系统有一重要环节是热工保护投退,而针对这一环节的维护管理,需要按照工作票制度的相关规定予以执行,也即在检修时,一定要采取隔离措施,以避免连锁反应的出现;第四,环境对该项系统与设备的影响不可小觑,诸如湿度、温度以及灰尘等因素,都会影响设备的运行状态,所以通过改善设备的运行环境,也能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提升系统稳定性的目标。日常维护工作也很重要,所以遇有设备停机的时间,要把握这一时间段,彻底检查整个系统,排查其中是否有故障,尤其要做好保护试验工作。有部分企业在采购设备元件时,没有充分考虑元件的使用价值,元件的质量不过关,加剧了系统被破坏的程度,对此,应当引起企业的重视,尽量安装具有较好性能的元件。
3.3APS技术的优化
APS技术又称作顺序控制系统,属于电厂自动化系统基础条件,对其进行不断强化,同时提升操作人员技术能力,是对操作予以严格控制的关键,以此保证整个操作规程的严谨性,避免出现误操作情况。对于APS技术的运用,可以降低机组启动、停止时间,保证系统整体性能,实现系统反应能力的提高。在热控设备维护工作中,创建完整设备故障和检修台账,可以准确记录设备使用情况,有利于提升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
3.4逻辑设计的优化
在逻辑设计上,合理的系统逻辑对软件运行效率及稳定性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热控自动化中需优化系统的设计逻辑设计。对逻辑判断系统进行优化改善,减少电厂系统运行中产生误动、不动等不良现象。开始对逻辑设计优化,要贯彻落实“三取二”形式实现科学保护,以质量代码为支持,对各个监测点实时运行判断分析,发现异常及时反馈信号。通过这种逻辑判断技术,可以对信号的逻辑性合理判断并设计,以此提高系统自身稳定性,降低电厂管理人员的实际劳动强度,减少电厂设备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
3.5完善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调试
以DCS控制系统为例,在进行调试的时候,受电启动是极为关键。在受电启动前,需要全面、准确检查各项安装情况,尤其是那些与系统受电较为密切的设施,比如测试电缆、盘柜等,需要对这些设施进行仔细、科学检测。不管哪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影响DCS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注意的是,DCS控制系统的整个受电过程中,总电源柜是主要操作对象。需要对回路中的供电电源进行多次试验才行,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三到五次试验。另外,如果在进行供电操作的时候,一旦受电出现故障,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停止供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没有完全解决之前不能供电。除此之外,在对DCS控制系统进行受电调试的时候,还会出现断电问题,一旦出现这种问题,需要有效保护自动化控制模件,防止被烧毁,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DCS控制系统的输出线路和输入线路进行严格检测,保证能够准确连接每根组线芯。其次,只有输出线路和输入线路没有失误之后,才可以将模件插入,再进行传动试验。
4结束语
热控自动化系统是采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智能仪表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电厂运行参数进行实时优化,从而对电厂的性能进行优化,确保电厂安全有序运行。热控自动化系统是发电厂正常运行的关键,随着我国发电厂装机容量越大,对热控自动化系统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热控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行,必须提高热控自动化运行的智能化水平、控制水平、抗干扰能力,才能确保整个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郭东东.电厂135MW机组热控自动化系统的安装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9,04:192-193.
[2]王明建.浅析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5:188.
[3]董思涵,吴燕雪,耿彪.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11:85.
[4]李超,王长军.浅析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20:112-113.
论文作者:杨 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电厂论文; 系统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稳定性论文; 设备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机组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