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论文_郑本锋

巧用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论文_郑本锋

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前楼小学 266723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知识性、直观性与趣味性等特点,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改变认知环境,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和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增添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一、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而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及时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因此,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

例如:在制作《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件时,由于内容比较抽象,所以采用了大量的动画制作。在引入课题时,采用了由7个小长方体组合而成并能够进行舞蹈表演的小机器人来导入新课,小机器人的动作立刻引起学生轰堂大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制作了能够6个面自由旋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在欣赏动画播放的过程中牢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为突破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打下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好奇心强,要想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过程,使他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悬念,处在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状态,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屏幕上出现:“应该用几根3厘米长和4厘米长的小棒才能搭成一个长方形?为什么?”先让学生思考周长的求法和算式,开拓思路,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随着面不断的闪烁,展示了三种不同算式的活动过程:4+3+4+3=14(厘米),4×2+3×2=14(厘米),(4+3)×2=14(厘米)。学生可以从中得出启示,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启发,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够积极地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这样,抽象难理解的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可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轻松,教师省力,教学效率高,可谓事半功倍。

总之,恰当地选择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论文作者:郑本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巧用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论文_郑本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