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 746010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学科,要加强对中学生学法指导的探索,主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探索、利用“任务式”教学、改变作业方式,通过多种手段等方式,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 教学 学法
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工具,已渗透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工作、教育、军事和文化等。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打好基础,是值得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及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基础
很多人认为,学生对学习电脑肯定有兴趣,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的特点,如果从一开始没有正确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就会被电脑里边的游戏所吸引,甚至会沉迷于游戏。而对电脑的理论知识,却觉得抽象、难学,存在畏难心理,结果就会出现学生对理论知识淡漠而对游戏狂热的现象,从而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编程类科目时,我会故意在电脑里装一些有趣的游戏,课前让学生玩一会,一般他们会玩得比较热烈,接着我就把这些游戏的程序找出来,揭开它们看似神秘的面纱。用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形成一种进攻型的学习态度,从而会想尽办法学知识、学方法。学生在巨大求知欲的支配下,会非常积极地进入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在平时讲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电脑在未来社会的重要性,补充讲一些有趣的电脑知识,使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而不断提高。
二、激励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索激励法”,主张在生动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学习者自己去探索发现,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激励学生建造新的能力。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情境、协助、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首先,教师要创设情境,并提出适当任务或问题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这个“探索点” 既不能让学生对于其结果一目了然,又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而是提出以后,让学生觉得有思考的余地并围绕“探索点” 展开讨论,提出多种设想在围绕“探索点”组织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抛砖引玉,启发学生从以往的知识、类似的软件使用经验等角度展开思维,防止出现离题千里、不着边际的局面。 对于学生形成的每一种假设进行分析,去掉一些与本课程无关或难度较大的设想,留下一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让他们去“探索”。通过讨论,学生得到一些他们“探索” 出的知识,然后相互补充、综合。其次,由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些结论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从而完成一次“探索” 。
三、利用“任务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可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用“任务式”教学。所谓 “任务驱动” 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 ”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既学习了电脑有关的知识,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采用“任务式”教学时,我鼓励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完成,从不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定标准答案。碰到有比较科学、思维比较新颖的方法,我就介绍给同学们参考。例如:在编程练习时,我先把要编的程序的功能和要求列出来,让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来编,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结果发现约80%的同学用刚学过的语言编,而约20%的同学用其他语言来编,在用同一语言里面,编法也各异。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通过改变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老师的引导、点拨,也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改变学生的作业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践掌握学习方法,加深体会,提高学习能力。比如:在学《Excel》中“单元格的格式设置”一节时,我事先没有给同学们讲授,而是让学生应用这一节的知识制作一张课程表,学生们边自学,边操作,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任务,有的学生还自由发挥,不仅完成了基本的要求,还在美观上下了一番工夫。对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效果自然好。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学生模拟操作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是有效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
论文作者:者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