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国强, 曾辉, 翟晓巧[1]2008年在《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及质谱鉴定》文中研究说明借助胶体金免疫电镜和质谱分析技术,利用制备的专化性抗体,进行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m24ku,pI6.8)叶片和茎尖的亚细胞定位和质谱鉴定研究。结果显示: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分布于健康苗叶片和茎尖细胞的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部位,患病幼苗叶片和茎尖细胞相同亚细胞器部位未发现该蛋白质的存在,进一步表明植原体侵染阻断了此蛋白的合成。此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分析该特异蛋白后,通过查询MSDB数据库初步断定该特异相关蛋白为水稻叶绿体分子伴侣Q6K822-ORYSA的同源蛋白。
郑建伟[2]2001年在《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电泳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泡桐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大力发展泡桐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我国目前木材短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然而,由于丛枝病的发生给泡桐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泡桐的积极性。本文分别对毛泡桐、白花泡桐、南方泡桐的同品种、同方位的病株病叶、病株健叶和健株健叶叶片的蛋白质进行了单向和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研究。单向电泳结果表明,泡桐的病、健叶蛋白质的变化较大。叁种泡桐各有其特有的发生变化的蛋白质。毛泡桐发生在迁移率为0.22、0.50、0.78的带处;白花泡桐发生在迁移率为0.52、0.64的带处;南方泡桐发生在迁移率为0.37、0.59的带处。叁种泡桐的九个蛋白质样品在相对迁移率为0.72和0.92的带处表现为共同的规律性。双向电泳结果表明,叁种泡桐的病株健叶和健株健叶内比病叶叶片的多一种MW为24KD、pI6.8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泡桐叶片中存在与否可能与丛枝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范国强, 李有, 郑建伟, 翟晓巧[3]2003年在《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蛋白质的电泳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毛泡桐和白花泡桐同龄、同方位的病株健叶、病株病叶和健株健叶蛋白质进行了单向和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研究。单向电泳结果表明 ,毛泡桐和白花泡桐病株健叶、病株病叶和健株健叶的蛋白质在种类和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明显的蛋白质凝胶扫描谱带分别有 2 2、2 0和 1 7以及 2 7、2 1和 2 2条 ;双向电泳结果表明 ,毛泡桐与白花泡桐在健株健叶、病株健叶和病株病叶蛋白质变化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 ,即在两种泡桐健株健叶和病株健叶中存在的一种pI6.8、MW2 4KD蛋白多肽在病株病叶中观察不到。我们认为这种情形可能与发生泡桐丛枝病有一定的关系
曹喜兵[4]2014年在《甲基磺酸甲酯对丛枝病泡桐基因表达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泡桐丛枝病是由植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害,给泡桐产业化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我国林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过去的40多年中,科研工作者对泡桐丛枝病的寄主和病原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在丛枝病泡桐方面,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生理生化及相关的基因表达研究,对丛枝病植原体也开展了病原的传播途径,分类,繁殖方式等研究工作,但是由于植原体很难体外培养,致使丛枝病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分别从形态学水平,DNA水平,RNA水平和表观遗传水平研究了植原体侵入对白花泡桐,豫杂一号泡桐和毛泡桐DNA碱基序列,DNA甲基化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现将结果归纳如下:1.适宜浓度的甲基磺酸甲酯(MMS)处理可以清除丛枝病幼苗体内的植原体,并使丛枝病幼苗转变为健康苗。通过对3个种泡桐丛枝病幼苗的MMS处理,本研究发现3个种泡桐丛枝病幼苗对MMS的敏感性不同: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幼苗在大于30mg·L–1MMS浓度处理下能转变为健康苗,且巢式PCR检测不到植原体特异的1.2kb条带,小于该浓度则仍有弱小腋芽存在,并能检测到植原体的特异片段;毛泡桐和白花泡桐丛枝病幼苗则需要40 mg·L–1MMS浓度才能清除体内的植原体,小于该浓度则既能观察到腋芽又能检测到植原体的特异片段。2.植原体侵入在AFLP水平上没有改变泡桐的DNA碱基序列。通过对3个种泡桐丛枝病幼苗,MMS处理的丛枝病幼苗和对应健康苗的DNA碱基序列的AFLP分析,发现植原体侵入泡桐后,泡桐基因组DNA碱基序列在AFLP水平上没有发生变化。3.植原体侵入引起了泡桐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变化。本研究利用MSAP技术分析了3个种丛枝病幼苗在转变为健康苗过程中的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发生了变化,结果显示3个种泡桐丛枝病幼苗的DNA甲基化水平均低于对应的健康苗,并且在外源甲基剂MMS处理后,DNA甲基化水平升高;同时,DNA甲基化模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个种泡桐丛枝病幼苗形态变化过程共存在DNA甲基化模式和去甲基化模式,但均以甲基化模式为主。4.植原体侵入改变了泡桐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MSAP分析,本研究发现3个种泡桐幼苗在植原体侵入后甲基化模式变化较大,通过对比分析,本研究在白花泡桐丛枝病幼苗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克隆到了81个差异基因,在豫杂一号泡桐中获得72个差异基因,在毛泡桐中获得60个,通过对比这3个种之间获得的差异基因的序列和功能,发现有2个基因在3个种中同时存在,意味着这2个基因在丛枝病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豫杂一号泡桐和毛泡桐(Ⅰ)和(Ⅱ)中分别找到了74,2540和902个差异表达的unigenes,在这些差异基因中,本研究找到了与次生代谢相关的基因,特别是叶酸合成相关的基因和类黄酮合成相关的基因,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与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相关的基因,与表观遗传中的DNA甲基化和蛋白质乙酰化相关的基因,与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的基因,与丛枝病症状表达相关的基因,与植物防御相关的基因。通过比较这些差异基因的序列和功能,共找到9个序列和功能相同的基因,同时,从上述差异基因中,我们挑出42个差异基因进行q PCR验证,结果显示q PCR的结果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该结果充分肯定了转录组结果的正确性及可靠性。该结果给泡桐-植原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曹喜兵, 赵振利, 范国强, 邓敏捷, 董焱鹏[5]2014年在《甲基磺酸甲酯对毛泡桐丛枝病苗DNA甲基化的影响》文中认为分别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甲基磺酸甲酯(MMS)处理毛泡桐丛枝病幼苗后DNA碱基序列及其甲基化的变化,并对发病相关特异DNA片段对应蛋白的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健康和丛枝病幼苗及MMS处理后丛枝病幼苗的DNA碱基序列在AFLP水平上相同。随着MMS浓度的升高,处理后丛枝病幼苗的总DNA甲基化水平逐渐升高,但最大浓度(100 mg·L-1)MMS处理后的DNA甲基化水平仍低于健康苗。与毛泡桐丛枝病幼苗相比,MMS处理后丛枝病幼苗的DNA去甲基化多态性皆低于DNA甲基化多态性。序列同源性功能分析结果表明特异DNA甲基化片段对应蛋白功能可能涉及物质和能量代谢、转录和转运、信号转导及致病相关。毛泡桐丛枝病发生可能与其DNA甲基化水平降低和DNA甲基化模式变化密切相关。
张胜[6]2006年在《利福平等外源物质对患丛枝病豫杂一号泡桐的影响》文中指出泡桐是一种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也是农林间作的良好树种,大力种植泡桐不仅对缓解我国的木材短缺的问题,而且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丛枝病的发生,对泡桐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也对泡桐的大面积种植带来了困难。因此,对丛枝病的研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但是,由于植原体没有细胞壁,不象真菌、细菌那样容易培养,因此,至今人们还没能真正弄清楚植原体的致病机理,也没有找出能有效地杀死植原体的特异药物,泡桐丛枝病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本试验通过FU、利福平、四环素、Vc和NAA等外源物质处理患丛枝病豫杂一号泡桐组培苗,探讨对丛枝病的发生有医治效果的适当的外源物质的种类、浓度及组合搭配,为进一步阐述丛枝病的发生机理等工作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处理后的组培苗的形态变化的观察、植原体PCR检测和蛋白质电泳的出如下结论:1.不同外源物质单独作用于患丛枝病组培苗时,其对减轻丛枝病病症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用浓度为1g·L~(-1)的Vc处理患病苗木60d以上,苗木丛枝病症状轻微减轻。任意浓度的FU都不能减轻丛枝病的发生。浓度为100~150mg·L~(-1)利福平可使丛枝病苗恢复为形态上健康的苗木,但对苗木的毒害作用也较大,死亡率和生根率都受到影响。四环素在100mg·L~(-1)浓度下可使病苗恢复为形态健康苗木,但随时间延长丛枝病症状重新出现。2.用浓度为80~120mg·L~(-1)利福平、100~150mg·L~(-1)四环素和0~1.5g·L~(-1)Vc的随机组合处理患丛枝病组培苗能使其转变为形态上健康苗木,但苗木在不含这些物质的培养基上生长19~-80后,丛枝病症状重新出现。在以上物质中加入0.2mg·L~(-1)NAA处理的病苗没有丛枝病复发现象的发生,并且长势良好。在所试验组合中,生长素0.2mg·L~(-1)+利福平100mg·L~(-1)+四环素150mg·L~(-1)为抑制组培苗丛枝病发生的最优组合。3.植原体在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后形态呈现健康组培苗中的存活浓度有一定差异。用PCR检测不到在150mg·L~(-1)的利福平、0.2mg·L~(-1)NAA+(80~120)mg·L~(-1)利福平+(50~150)mg·L~(-1)四环素+(0~1.5)g·L~(-1)Vc处理的组培苗植原体。而在低于100mg·L~(-1)利福平和(80~120)mg·L~(-1)利福平+(50~150)mg·L~(-1)四环素+(0~1.5)g·L~(-1)Vc组合处理的组培苗中均检测到了植原体。4.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后,患病豫杂一号泡桐组培苗的蛋白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健康组培苗(对照)比病苗多了pI6.8,MW 24KD的蛋白质。在病苗中观察不到的该蛋白质在用适宜浓度外源物质处理后、外部形态呈健康的组培苗中又重新出现。但是,在处理后PCR检测不到植原体的组培苗中,pI6.8、MW 24KD始终存在,而对处理后PCR检测到植原体存在的组培苗,随着其培养时间的延长,该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阚盛[7]2009年在《利福平和甲基甲磺酸对泡桐丛枝病幼苗组蛋白组分的影响》文中认为泡桐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和园林绿化树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具有生长快,分布广,材质优良,繁殖容易等优良特性。大力发展泡桐种植对缓解我国木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和出口创汇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但由于丛枝病的大量发生对泡桐生产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泡桐丛枝病已成为林业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自日本土养居二等发现泡桐丛枝病的病原菌—植物菌原体以来,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方法对泡桐丛枝病菌原体、菌原体传播途径、寄主的抗病性诱导和抗病性鉴定,及其病害的防治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明,由于植物菌原体的侵入,泡桐树体内基因表达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生理生化代谢过程的紊乱,最终导致了丛枝病病症的出现。现已初步明确了引起该病病原菌的传播方式、发生途径和发病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本实验以患泡桐丛枝病豫杂一号泡桐组织培养苗为研究对象。1泡桐组蛋白提取方法的建立。使用叁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患泡桐丛枝病豫杂一号泡桐组织培养苗的组蛋白提取,比较叁种不同方法提取组蛋白的得率、纯度和完整性,得出方法一提取组蛋白的得率为0.285μg·g~(-1);组蛋白A260nm/A280nm值为0.9313,采用SDS-PAGE不连续的板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得到清晰条带。确定方法一为组蛋白最佳提取方法。2利福平对患泡桐丛枝病豫杂一号泡桐组织培养苗组蛋白组分的影响。不同浓度利福平处理对患泡桐丛枝病豫杂一号泡桐组织培养苗组蛋白组分有一定影响,使用利福平浓度为100 mg·L~(-1)、150 mg·L~(-1)、200 mg·L~(-1)处理患泡桐丛枝病豫杂一号泡桐组织培养苗,生长30d后提取组蛋白,通过组蛋白电泳分析,组蛋白H2B分子量随利福平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组蛋白H4分子量随利福平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3甲基甲磺酸(MMS)对患泡桐丛枝病豫杂一号泡桐组织培养苗组蛋白组分的影响。不同浓度甲基甲磺酸(MMS)处理对患泡桐丛枝病豫杂一号泡桐组织培养苗组蛋白组分有一定影响,使用甲基甲磺酸(MMS)浓度为20 mg·L~(-1)、40 mg·L~(-1)、80 mg·L~(-1)处理患泡桐丛枝病豫杂一号泡桐组织培养苗,生长30 d后提取组蛋白,通过组蛋白电泳分析,组蛋白H2B分子量随甲基甲磺酸(MMS)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组蛋白H4、H2A分子量随甲基甲磺酸(MMS)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田雷芳[8]2009年在《泡桐丛枝病苗与健康苗DNA的SSR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患丛枝病毛泡桐和白花泡桐的叶片、叶柄和茎段为外植体,在已建立的丛枝病和健康毛泡桐、白花泡桐和豫杂一号泡桐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福平对叁种丛枝病泡桐形态和植原体的影响:1.从杨树、松树、板栗、核桃、苹果、梨、桃等木本植物的41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73对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各物种在泡桐上成功扩增引物所占比率分别为20.7%、12.0%、28.0%、37.5%、15.4%、19.6%和27.3%,总通用率为20.67%。其中来源于美洲黑杨的PMGC684能将泡桐9503与其它11个无性系区分开,来源于板栗的CmTCR8能将9503和武白二号与其它10个泡桐无性系区分开。2.利用筛选出的73对SSR引物对毛泡桐、豫杂一号泡桐、白花泡桐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除第112号引物在患丛枝病和健康豫杂一号泡桐上的扩增结果存在差异外,其余72对引物在两个DNA样品之间的扩增结果一致,73对SSR引物在患丛枝病毛泡桐上的扩增结果和在健康毛泡桐上的扩增结果一致,在患丛枝病白花泡桐上的扩增结果和在健康白花泡桐上的扩增结果也一致。3.用不同浓度利福平处理叁种丛枝病泡桐,随着利福平浓度的增加,丛枝症状逐渐消失,朝健康状态转化,但苗木长势越来越弱,生根时间也逐渐推迟,巣式PCR检测结果表明植原体含量也逐渐减少。其中150mg·L-1的利福平能彻底清除叁种丛枝病泡桐体内的植原体,使病苗呈现状态,但对苗木的毒害作用也较大。73对引物对叁种泡桐分析表明各处理在73个位点上扩增结果一致。
王洁[9]2008年在《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延伸因子tuf基因分析及其他寄主植物的检测》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包括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南阳分离物(PaWB)延伸因子(EF-TU)基因tuf的研究、泡桐丛枝病田间寄主的检测和鉴定及其他两种植物病害的植原体检测叁方面研究内容。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植原体延伸因子tuf基因的保守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得到泡桐丛枝病植原体(PaWB)南阳分离物的tuf基因,核苷酸长度1185bp,编码394个氨基酸的完整蛋白序列,大小约为43 kDa。利用蛋白分析软件TMHMM 2. 0和PROSTⅡ预测此植原体tuf为非跨膜蛋白且定位于植原体细胞质中。将PaWB tuf基因连接到pGEX-4T-3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表达出分子量约62 kDa含有GST标签的融合蛋白。用该融合蛋白免疫德国大白兔获得了特异性较高的抗血清。用不同的方法对泡桐丛枝病株制备的抗原进行ELISA和Dot blotting的结果进一步显示了tuf蛋白具有与膜结合的特性,对提取抗原的冻融处理是获得理想ELISA结果的重要前提条件。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该抗血清分别与PaWB、PeV和CWB植原体抗原产生特异免疫反应,而与相应的健康植株对照及JWB、BWB植原体抗原无免疫反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泡桐丛枝病原的其他寄主进行了检测和鉴定。依据植原体16S rRNA基因设计的通用引物,采用巢式PCR检测了从泡桐丛枝病树附近采集的不同植物上的30份样品。从其中8种植物中扩增到长为1246bp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它们都属于16SrI-D亚组,与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同源性最高,初步推断这8种植物是泡桐丛枝病的其他寄主。其中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山药(Dioscorea opppsita)、灯笼泡(Physalis angulata)、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楸树(Catalpa bungei )6种植物是首次报到植原体病害;并且从辣椒(Capsicum annuum)和花生(Arachis hypogaea)中检测到的植原体与以往文献报道的辣椒僵顶病及花生从枝病病原植原体不同。本研究还在楸树叶片黄化(CbY)样品中扩增到了植原体的tuf基因,其序列同源性也与泡桐丛枝病植原体最高。DAPI荧光显微镜和间接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楸树黄化植原体与PaWB-NY tuf抗血清产生特异免疫反应,并且楸树黄叶组织中的植原体含量明显低于泡桐丛枝病组织。从河北承德采集表现异常的丁香黄叶和北京采集到的黄金槐短枝样品中,通过巢式PCR扩增到了植原体16S rRNA基因,克隆测序,得到了长度为1246bp的核苷酸序列,初步证明了采集样品中含有植原体。序列分析和RFLP分析显示黄金槐短枝(ScIS)植原体属于16SrI-D亚组。丁香黄化(SoY)植株上植原体与猪屎豆丛枝植原体同源性最高,属于16SrII-A亚组,与报道的引起紫丁香丛枝病的病原不同。在丁香簇叶样品(SoP)中检测到两种植原体,分别属于16SrI-D亚组和16SrII-A亚组,推断可能是这两种植原体的复合侵染。
胡佳续[10]2013年在《泡桐丛枝植原体致病相关基因分子特征及其编码蛋白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泡桐(Paulownia sp.)是我国重要的阔叶树种之一,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broom disease)在我国发生普遍,是由泡桐丛枝植原体(Paulownia witches’ broomphytoplasma)引起的侵染性病害,表现为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至簇生成团,有些病树上会出现花变叶症状,常常不能正常开花结实。为了深入了解植原体致病机理,本文通过植原体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蛋白活性测定、瞬时表达与病症分析等方法,对植原体致病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tRNA-ipt基因可能影响了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增长,这为植原体致病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本研究用PCR方法在我国四种16SrI组植原体中克隆到tRNA异戊烯基焦磷酸转移酶基因(tRNA-ipt),并对其全长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泡桐丛枝(Paulowniawitches’ broom,PaWB)、桑萎缩(Mulberry dwarf,MD)、长春花绿变(periwinkle virescence,PeV)及苦楝丛枝(Chinaberry witches’ broom,CWB)植原体的tRNA-ipt基因的开放读码框长度均为876bp,G+C含量分别为30%、29.5%、29.5%和29.3%;它们均编码291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分子量均为33kDa。四种植原体的IPT蛋白N端皆含有ATP/GTP结合相关序列(GPTASGKT)。预测该蛋白无跨膜区,分布在细胞质中。四种植原体的tRNA-IPT之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1%-99.5%,与同组植原体蛋白相似性为95.4%-99.3%,与其他组植原体低于7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所有已知9个植原体tRNA-IPT共聚为一大支,且与无胆甾原体遗传关系更近。对泡桐丛枝植原体tRNA-ipt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并制备抗体。利用Western blot和FITC间接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测其在植原体中的表达。使用分光光度计分析该基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用ELISA测定转化菌株细胞分裂素含量。SDS-PAGE结果显示tRNA-IPT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首次获得泡桐丛枝植原体tRNA-IPT抗体并检测到该蛋白在泡桐发病组织中的特异表达。经过对转化菌株生长曲线及玉米素含量的测定,发现该基因能促进大肠杆菌后期生长和玉米素核苷的积累。结果表明泡桐丛枝植原体tRNA-IPT蛋白能够在植原体中表达,根据该基因对异源菌株生长速率和激素合成的影响推断该蛋白可能参与植原体的细胞分裂素合成,并在致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构建病毒表达载体pCAPE-ipt,转化农杆菌,注射浸润健康泡桐组培苗叶片,使植物细胞表达tRNA-IPT蛋白。结果显示感染pCAPE-ipt的泡桐离体叶片可以保持较长的生长和存活时间;感染pCAPE-ipt的泡桐植株,两周后开始长出腋芽,与泡桐丛枝病早期症状极为相似。同时Western blot证实tRNA-IPT已在植物中表达。根据此结果推测,tRNA-IPT蛋白可能影响寄主植物激素平衡,从而导致丛枝病,这为植原体致病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根据已发表植原体质粒序列设计引物,经两次PCR扩增,获得大小不同的两段DNA片段,测序后拼接得到了4种完整的环状质粒,分别是桑树萎缩植原体濮阳株系质粒(pMDPy)、长春花绿变植原体海南株系质粒(pPeVHn)、泡桐丛枝植原体山东株系质粒(pPaWBG33D)及苦楝丛枝植原体福清株系质粒(pCWBFq-2),其中pMDPy为首次测定,其质粒全长分别为3833bp、3943bp、3843bp和3913bp,4种质粒皆编码5个蛋白,ORF1和ORF5分别编码复制相关蛋白(RepA)和单链DNA结合蛋白(SSB),ORF2-4编码未知功能蛋白。4种质粒序列的非编码区分析表明,ORF1和ORF2之间的非编码区存在启动子和核糖体结合位点。将4种植原体质粒全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植原体质粒进行序列相似性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这4种质粒与其它16SrI组的质粒聚为一个大的分支,与16S rDNA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此研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不同植原体质粒的结构与功能、寄主专化性和质粒基因变异及进化奠定了基础,也为基于多基因分类鉴定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首次在泡桐丛枝植原体中获得胸苷酸激酶基因(tmk),并在4个地区不同品种感病泡桐中检测到不同tmk基因。以PaWB-G33D、PaWB-JAN、PaWB-PS和PaWB-BJ株系侵染的泡桐总DNA为模板,扩增并克隆了tmk基因。分别由591、600、639和588个核苷酸组成。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泡桐丛枝植原体与16SrI组的其它几种植原体tmk基因相似性均大于90%。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泡桐tmk基因各有不同,这体现出在泡桐丛枝植原体中存在着tmk基因丰富的遗传变异和多样性种群。
参考文献:
[1]. 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及质谱鉴定[J]. 范国强, 曾辉, 翟晓巧. 林业科学. 2008
[2]. 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电泳分析[D]. 郑建伟. 河南农业大学. 2001
[3]. 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蛋白质的电泳分析[J]. 范国强, 李有, 郑建伟, 翟晓巧. 林业科学. 2003
[4]. 甲基磺酸甲酯对丛枝病泡桐基因表达影响研究[D]. 曹喜兵. 河南农业大学. 2014
[5]. 甲基磺酸甲酯对毛泡桐丛枝病苗DNA甲基化的影响[J]. 曹喜兵, 赵振利, 范国强, 邓敏捷, 董焱鹏. 林业科学. 2014
[6]. 利福平等外源物质对患丛枝病豫杂一号泡桐的影响[D]. 张胜. 河南农业大学. 2006
[7]. 利福平和甲基甲磺酸对泡桐丛枝病幼苗组蛋白组分的影响[D]. 阚盛. 河南农业大学. 2009
[8]. 泡桐丛枝病苗与健康苗DNA的SSR分析[D]. 田雷芳. 河南农业大学. 2009
[9]. 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延伸因子tuf基因分析及其他寄主植物的检测[D]. 王洁. 山东农业大学. 2008
[10]. 泡桐丛枝植原体致病相关基因分子特征及其编码蛋白功能研究[D]. 胡佳续.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标签:林业论文; 甲基化论文; 组蛋白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 引物设计论文; 蛋白质合成论文; 质粒载体论文; dna提取论文; 利福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