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论文_李阿军

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论文_李阿军

山东省招远市第一中学 265400

摘 要: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强调改进教与学的互动、以学生为本,充分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及教师正确的引导。本文通过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讨论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问题 数学教学 评价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不断地进步,科技水平跨越式的发展。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的自然科学也要不断地改革、进步和发展,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高中数学教学的新课改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的,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我们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运而生。

一、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和高中的教材存在较大的梯度。纵观我国初、高中的教材梯度,在知识内容的分层上,有很明显的划分界限。初中数学教材在数学概念上一般不具备严格的定义和紧密的逻辑论证过程,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全面。但是高中阶段的教材,尤其是高一的教材,在知识点的跨越上有十分鲜明的界限以及抽象内容的急剧增长,这样一来初中数学基础条件较差的学生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生们由过去传统的讲解例题、习题的教学模式中很难适应到对抽象函数的推理和证明过程,这需要学生较强的空间思维转换能力,其中的思维转变难度不言而喻。初中主要是学习平面几何,高中则更多注重于立体几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高中之前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和开发,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困难。

学生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新课改之前,许多教学工作都没有具体、准确的定位,导致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没有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习惯以及中考给学生们带来的升学压力,教师都一直占据核心地位。甚至,教师在整个教学工作中都没有关注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开发,只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接收者,只注重学生的接受效果而不是学习能力的掌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对数学工具的相关应用能力,由于在教学中并未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培养和教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会被抹杀。知识在教师的讲解下趋近于教条化,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点的掌握,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之中,没有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降低了数学的原有知识面,让高中阶段本来需要拓展的数学知识和原理来源受到压缩,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完全是为了应付高考,学生成为我国教育制度下的实验品。

二、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1.注重教师教学主导地位。传统高中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并不好。如何平衡好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是新课改要求,更是高中数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充分把握好自身的主导地位,在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适时指导,把控学生数学学习方向。

2.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改明确规定,必须要把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有一定的把握和定位作用。激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敢于承担的精神,要以一种良好的心态面对高中数学学习过程,具备一种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教师将要讲解的内容。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对于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要合理地分配,没有多媒体的教学,有时候会显得十分枯燥,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多媒体往往会给人以生动性、趣味性等优点,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兴趣,也活跃了学习氛围,使学生暂时忘记枯燥的数学推理证明,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索思考,主动地要求学习数学中的知识,对知识点的认知也更加清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分地单方向地强调多媒体的作用,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毕竟传统教学更加的细致,能够多知识点做更深刻的解释和补充,而仅仅依靠多媒体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4.优化教学内容和流程。初中和高中在教材梯度上的较大跨越,需要在教材内容上设置一些过渡,不仅利于教师教学,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记忆。第一,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了解初中的教材,包括内容和结构。在新知识的讲授时,尽可能以初中的知识为基础,再往更深层次的讲解,一步一步引出高中的数学知识,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第二,积极引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提倡学生对问题的大胆假设,即使有错误的构想教师也该正确引导,及时纠正,并非一味地打击否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安景武 新课改下德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66-67。

[2]杨梦辉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J].学周刊,2014,(14),87-88。

[3]邢弘引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网友世界,2014,(04),76-77。

论文作者:李阿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论文_李阿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