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郝晓东

营养支持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郝晓东

(山西省109医院内科 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 目的:主要探讨分析营养支持疗法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治疗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按需求给予补充能量维生素,治疗1月左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免疫系统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实验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的免疫系统化验指标和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PH值、PaO2、PaCO2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时,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纠正呼吸衰竭,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220-0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动脉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的发生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展有关,营养状况是影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预后的重要指标[2]。

营养支持疗法是用增加营养素为治疗的手段,针对各种疾病的具体情况,恰如其分地调整和提出临床需要的营养方案,通过各种途径,如合理的膳食安排、食品的调配、科学的烹调方法、正确的饮食制度等供给该患者所需的营养素,或去除该患者应避免的营养素,以期积极地影响病情的转机,改善代谢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达到促使疾病好转或痊愈的目的[3]。为了探讨分析营养支持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我院近二年来,通过对比常规治疗措施和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增加营养支持疗法的方法,发现营养支持疗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促使免疫系统恢复,同时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避免患者因为疾病出现严重营养不良。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38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治疗措施,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选取条件:(1)年龄控制在41~75岁,平均年龄(62.1±3.2)岁;研究组患者男性32例、女性22例,年龄45~81岁,平均64.61±6.94岁;对照组患者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46~82岁,平均(65.12±6.9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纳入标准:①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患者有慢阻肺或其他胸肺疾病病史,②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肝大压痛、肝颈筋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③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有肺动脉增宽和右心增大、肥厚的征象。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除祛诱因、建立通畅气道、改善通气功能、正确氧疗、有效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营养支持疗法,每日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250ml或支链氨基酸各250ml,进食困难者鼻饲肠内营养乳剂 250ml,在患者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等免疫化验指标和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包括血浆PH值、PaO2、PaCO2等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我院此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全部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连续性计量资料,须先做正态性检验,若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体重差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免疫系统化验指标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血浆PH值、PaO2、PaCO2指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约有27%~7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有营养不良,对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提高[4],患者发病时机体消耗能量快,代谢能力强,营养物质吸收慢,很容易会因为摄入营养不足,而导致营养不良,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影响疾病治疗效果[5]。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发现,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时,增加营养支持疗法,可以静脉输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或进食困难者肠内营养乳剂,可以保证患者的日常能量所需,减少体内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消耗,同时可以发现,患者的食欲明显变好,治疗前后的蛋白明显增加,增强了免疫系统作用,提高了机体抵抗力。本组资料研究证明,治疗组在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患者免疫功能增强;另外营养支持疗法过量的糖经糖异生过程生成脂肪,同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加重呼吸系统负担。

综上所述,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时,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疗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还可以纠正患者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出现,提高治疗转归效果,临床效果较为明显。

【参考文献】

[1]陈灏珠,钟南山,陆再英.内科学[M].第8版110.

[2]徐丙发,秦侃.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治疗调查[J].安徽医药,2014,34(8:1588-1590).

[3]俞森洋.现代呼吸治疗学,590页.

[4]俞森洋.现代呼吸治疗学,591页.

[5]秦英智,齐玉梅,张秀敏,王连发,安骏.摄入不同蛋白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蛋白质合成的影响[J].天津医药,1995(03):150-153.

论文作者:郝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  ;  ;  ;  ;  ;  ;  ;  

营养支持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郝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