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乔陆(丽江市古城区职业高级中学 云南 丽江 674100)
摘 要: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内涵丰富多彩而博大精深。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得到完整而有序的保存,靠的就是文言文。文言文中记录着中华的历史,浓缩着民族的情感,闪耀着先人的智慧,我们要牢牢抓住教材中的文言作品,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从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中去寻找最能代表民族的最珍贵的东西,从深邃的古文化中去发掘蕴藏的文化价值,从而让学生树立起传统文化的价值信仰。本文结合中职学校文言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从概念的界定、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反思、加强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必要性、教学策略及要求、文言文教学实践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文言文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 语文教学 文言文 传统文化 传承
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记载了古人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是我国古代文人留下的、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我们文化一脉相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文言文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也是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语文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古人生活和古人思想,并由此感知中华文化发展的过程,了解文化的延续性、同一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和升华学生的情感。从过去的几次文白之争到现在高考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我们可以发现文言文教学始终是中学语文教育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其他科目较少涉及传统文化的情况下,中学文言文教学有义务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责任。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说:“中国有三大特征:一、广土众民,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从这三大特征看,无疑地有一伟力量何在,竟指不出”[1],这种指不出的力量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所造就的一种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应是指我们民族千百年来历代祖先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现实的条件所创建、改造、享受、传承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称。它是我们民族成员长期共同生活的结果,是集体和个人的创造力与智慧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存在的重要标志。袁行需先生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传统文化关系到每个民族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伴随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而来的文化尊严感。传统文化又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一个民族的疆土被人用武力占领了,还可以收复;一个民族的文化被人灭绝了,或者自己抛弃了,则万劫不复。”[2]这里所指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精神”,也包括在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
一、对当前中职学校文言文教学状况的反思
根据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普遍状况,结合调查结果,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弊端。
1.重“言”(文言知识),轻“文”(文化传承)
在文言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文言知识的传授,轻视文化传统传承的现象。究其原因,客观上,在高考背景下,各级大纲对文言文教学中基础知识等工具性目标的要求相对明确,如《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对文言诗文要求: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每学年的积累总量不少于100个;能根据语言环境正确把握重要词、句的意思,能记住常见的通假字,能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或作用。教师的操作性强,学生经过一定量的训练之后成绩容易提升,学习收效比较明显。而大纲对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人文性目标的要求却有一定弹性,如《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提出“读懂、理解浅易的文言诗文。能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基本思想,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能了解著名作家的生活背景、创作特点及相关的文化常识,能鉴赏优秀的文言诗文作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风格作简要的评析”的目标要求。对这一方面的教学效果也难以评价,教师主观解读的独特性、文本自身意蕴的丰富性、学生思想积淀的差异性等等都会给这一目标的达成度带来很大差异。相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来看,教师花费相当的教时却难以取得很好的分数回报,因此在高考背景下,重“言”轻“文”现象的普遍存在就是“合理”的了。
2.重“静态”训练,轻“动态”体悟
随着人们对文化传统传承的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各种旨在传承文化传统的活动也不断开展,诸如最近推出的“中华好诗词”、“诗词汇”等游戏、比赛活动,但是纵观这些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更多的是对一些文化知识的竞答、识记。课堂教学中,固有的教学理念方式的定式难以冲破,教学缺乏创新。“教师讲,学生听”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创设情景,师生共同参与感悟体验”的环节往往被忽视。
3.重既有结论的照搬,轻现代眼光的审视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能自觉主动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而其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也亟待提高。文化素养是对文学、历史、音乐等社会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依靠这些知识,结合实际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判断和思考。人文素养绝非背几首古诗词、略知一点历史文化知识那么简单,这需要日积月累和不断思索。教材入选的经典课文,不仅包含着丰富生动的文化知识,更凝聚着深广的精神思想内涵。这些闪烁着古人智慧的精神珍宝有一些至今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有一些已经是泥沙俱存,良莠兼具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自身不能更多更及时地补充传统文化养料,仍然安于吃老本,教学中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往往照搬教参,变成概念的灌输,或者缺少时代精神的关照,成为公式化的空洞理论,忽略了文化本身的发展创新。
二、加强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标志,没有自身文化的民族是不能成其为独立的民族的。作为社会的动物,人类在为生存斗争时,文化成了主要的武器。传统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它的延续和传承已经成为民族发展的重要使命和必然职责。如果说文化是根,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那么传统文化精神则是灵魂,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正是有了传统文化精神的灌养,中华民族才会在自己漫长的苦难历史中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倔强地爬起。
1.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
张岱年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发表《文化通诊》一文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有文化或能创造文化”,“文化可谓自然之改造”,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世界的意义,概括说起来就是能够有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道德与生命三种关系”,“一个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知之甚少的人,在精神上便缺乏一种归属感;一个对自己的传统不懂得继承发扬的民族,便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足见文化传承对于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思想的贫乏和语言的贫乏往往相伴,没有一点古代的文化底蕴,很难有准确的判断力、审美观和欣赏能力。文言文教学正应如此,让学生通过阅读、通过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来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文化虽然不能物化成生产资料或物质财富,但其巨大的精神力量却是任何物质财富所无法比拟的,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使民族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2.人格健康成长的需要
杨振宁博士从小就表现出对数学的天赋,但他的父亲却在他读初二时,为他请了一个家庭教师,教读《孟子》,他用一个半暑假,把《孟子》全文从头到尾都背下来。回忆这段往事时,杨振宁不无深情地说:“《孟子》里头有很多关于儒学的哲学,你可以了解整个中国的思维方式,现在回想起来,这对于我这个人整个的思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比我父亲那个时候找一个人来教我微积分有用得多”,“不仅对于思路、做人的方法,而且对于一个人整个的素质,都有很大影响”。杨振宁博士的人生经历正说明了传统文化精神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文言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必须。中职阶段正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人的各种思想意识、行为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和条件,但语文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在人生道路选择的关键期的中职学生,语文教育就有必要帮助他们确立某种价值法则—人类自觉提出的,规范自己共同生活秩序的基本法则;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精神;确立社会大众在实际生活中所信仰、所奉行的道德信念以及以此为核心的人生准则,将自然的人塑造为文明的社会的人。
3.文化本身发展的需要
“文化俨如生命,他将向前伸舒,不断成长。”文化的形成和延续受着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民族的交融,经济政治的开放,文化也处于多民族交汇和世界化的进程中。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既受到文化话语的霸权主义控制,也受到自身消极性的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孤立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干扰。在这种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继承与弘扬、发展与创新,自觉地抵制消极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侵蚀。加强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不仅可以使中职生在面临霸权文化和不良文化因素的侵蚀时,选择正确的文化取向,更重要的是,作为文化延续的主体,要维护传统文化主权,发展民族文化,就必须高举传统文化精神的大旗。
三、加强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学策略及要求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有效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系列计谋方法和谋略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状况、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境的不同,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控制和调节教学过程,促进教学顺利进行并达成教育目标。文言文教学中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教师还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文言文教学走出零砖碎瓦的建构,在诵读涵咏中,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触发学生的阅读共鸣,真正做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获得审美的教育和文化的熏陶。
1.辨清认识,重视诵读
在文言文课堂中大力提倡诵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诵读法在我国源远流长,孕含着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在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过程中,诵读教学很早就被广泛运用,无论是蒙学教育还是经学教育都相当重视学生的反复诵读,私塾先生授课主要就是让学生读,熟读成诵,整体感知,品味语言,积累知识,形成语感。早在《论语》中就有“诵诗三百”的记载;南宋教育家朱熹也曾多次提到熟读成诵,熟读精思的学习方法,清代桐城派更是直言要“因声求气”,姚鼐说“文章的精妙,不出字句声色之间,舍此便无可窥寻矣”。[3]刘大槐云“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4]。这种方法让学生参与了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侧重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培养直觉体味的思维方式,是先人们准确把握了语文教学规律的具体体现。但是今天我们所提倡的诵读教学与传统的诵读教学又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语文诵读教学侧重于对文章文气的整体把握,“歌而吟之,神气出矣”侧重于对文义的直觉体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反映了朴素的整体观和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但没有“分析”作为中介,不能全面地把握各个侧面、层次之间的联系,因而总体认识必然是模糊、残缺和肤浅的。而我们今天所说的诵读则侧重于体味内蕴,讲求语调,应该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有感情的、有品味性的读书方法。它是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是直接迅速地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它的获得要靠学生自己长期的语言实践,其中“诵读”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诵”是声情并茂带有节奏的吟咏,“读”则尤其注重内容的理解和含义的推敲。可见,诵读是在课文学习中从字词句段到篇、从文字到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意蕴的全面感知。
2.以读促思,熟读精思
张颂先生认为读文言文犹如进入了一座宝塔,他说:“那词语序列,干回百转,起伏跌定,好比百珍异宝陈于前,一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看似笔走龙蛇,听来山呼海啸,视觉和听觉的融合,恰到好处;玩味字字珠矶,品评掷地有声,语句同篇章的结合,鬼斧神工。”[5]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感知文言文的表现方式和表达习惯,积累感性的材料,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形成语感。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凑”、“好书不厌百回读,其中滋味子自知”、“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等读书心得着重描述的就是这种语感的形式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讲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讲究上比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的吟诵工夫少了,多数只看看而己,这又偏向了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不偏。吟诵时,对于探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宝贵的一种境界。”[6]
四、文言文教学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浅俗化
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长期积淀逐渐形成的民族精神的核心,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普遍关注,课堂教学中对传承传统文化精神也越来越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目前的一些教学活动流于浅俗。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活动组织上有追求轰动效应的倾向,旋风式的运动,不注重长期的春风化雨式的文化浸润。二是教育内容上,对传统文化精神理解肤浅,以知识介绍取代思想精神的熏陶,以概念化、标签式的解释和生搬硬套的教育取代对思想内涵的深刻领悟。三是教育形式化,忽视学生个性和兴趣,大搞一刀切,全民运动,人人参与。
2.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
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对文言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起到决定性影响。教师文化素养的不足不仅表现为将传统文化精神低俗化理解,还表现为教学活动中的生搬硬套,狭隘灌输等教学形式。要加强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教师首先要做到“诵诗三百”、“熟读唐诗三百首”、“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必须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
3.教师还必须成为传统文化精神的践行者
教师的职业身份决定了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道德准则的体现者,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传统文化精神借助教师的言行举止给予了学生最直观、最生动、最鲜明、最有力的教育示范,它不仅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是直接证明着教师言教的真实性和可能性,为其提供了行动上的注解。教师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热爱将会在其思维、行动、人格等方面处处体现出来,这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例,也就为学生接受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条件。
中职学校的文言文教学与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还有很多方面,有待于更深入地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不断思考,不断改进,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须,更是社会发展、人才成长的必须。
参考文献
[1]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M].学林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6页。
[2]袁行需 国学拒绝实用主义[M].人民日报,2007年11月28日,第011版。
[3]处世家书二百封(姚鼐给侄孙石甫书)[M].上海杂志公司,1947年08月,第1版,第106页。
[4]刘大槐 论文偶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1月,第1版.第6页。
[5]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2月,第243页。
[6]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13页。
论文作者:颜乔陆
论文发表刊物:《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1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 文言文论文; 精神论文; 民族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