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翻译、理论传播、应用与发展(中文版)_资本论论文

“资本论”的翻译、理论传播、应用与发展(中文版)_资本论论文

《资本论》(中文版)的翻译、理论传播及其运用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论论文,中文版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2)01-0004-12

一、《资本论》中文版的介绍、翻译与理论传播

“中国人最早知道的第一部马克思的著作就是《资本论》”,①《资本论》作为攸关 人类历史命运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其出版后我国就有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和资产 阶级小资产阶级有识之士,其中也不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政治投机 分子,他们或东渡扶桑,或西涉欧洲,从事《资本论》介绍、中文版的翻译、宣传和传 播工作。最初虽具有零碎的片段性质,甚至带有某些受历史局限的片面性和肤浅性,但 《资本论》的理论本身反映和顺应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潮流,以其伟大的革命意义受到当 时革命的有识之士的热情关注与执着追求。

(一)早期对《资本论》的介绍与宣传。中国人最初是通过翻译外国有关介绍马克思及 其《资本论》的著述,而间接地认识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及其理论的。

“中国人在自己撰写的论著中最早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 梁启超。”②1902年梁启超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里赞扬颉德的进化论的 同时,也介绍了马克思及其学说,文章指出“麦喀士(即马克思——引者注),日耳曼人 ,社会主义之泰斗”③。1903年2月上海广智书局出版赵必振翻译福井准造所著的《近 世社会主义》,其中第二篇《第二期之社会主义——德意志之社会主义》如是评价《资 本论》:“加陆·马陆科斯(即卡尔·马克思——引者注)之《资本论》为一代之大著述 ,为社会主义者发明无二之真理,为研究服膺之经典”,马克思“稽其资本之变迁与历 史,述其起源与来历,以明经济学界之现组织,全然为资本之支配”,而“殖产社会发 达之结果,依其自然之变迁,资本私有制必归全灭”之后,社会主义方才成为科学,誉 称马克思“为社会主义定立确固不拔之学说,为一代伟人”,“马陆科斯之《资本论》 ,为一代之大著述,为新社会主义之根据,以攻击现社会,以反对现制度,而创立新社 会主义,以唱道于天下,舍加陆·马陆科斯其人者,其谁与归?”该书重点介绍了马克 思的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和他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将实现的论述,并引 纽约人民追悼马克思的“决议”中的话“吾人以君之芳名与遗稿,传于万世,且扩布其 思想以垂示于世界”,陈独秀曾对此书给予极高评价。与此同时,马君武在《译书汇编 》第2号第11期(1903年2月)发表的《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将《资本论》列为马克思 主义重要著作,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书单。著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派活动家和理论家朱执信1906年以笔名蛰伸在东京出版的《民报》(第2、3号)发表《德 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该文重点介绍了马克思与拉萨尔的生平和学说,其中着重谈了 《资本论》这部书的主要观点,尤其盛赞“马尔克此论(即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引 者注),为社会学者所共尊,至今不衰。”,也“是中国人的著作中第一次提到《资本 论》的书名”,④“在十月革命以前,可以说朱执信是宣传、介绍资本论最突出的一位 ”。⑤1908年陕西籍同盟会员创办的《夏声》杂志第3号署名侠魔的文章《二十世纪之 新思潮》中也介绍了《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的光辉思想。1911年天津出版的《维 新人物考》有专门一章写马克思,明确指出“其最为著名的著作为《产业》(即《资本 论》)。”与此同时,孙中山1912年10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中华大戏院的演讲中称赞“ 马克斯(即马克思——引者注)所著的书和所发明的学说,可说是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的 大成”,孙中山在另外一篇文章指出马克思“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 ,著为《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遂成为有系统之学理 。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所本,不复迎合一般粗浅激烈之言论矣。”⑥(1912年上海出 版的《新世界》第2期刊登蛰伸翻译煮尘重治著的《社会主义大家马儿克(即马克思—— 引者注)之学说》,其中辟有专门一节为“资本论之概略”。1919年以前朱执信还曾和 人译过考茨基的《马克思经济学说》一书。)

(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时期,直接间接论 及甚至较为系统地研究马克思及其《资本论》的相关文章就常有发表,譬如,介绍马克 思的革命思想、《资本论》的写作过程、《资本论》的某些观点等。其中最为有名是李 大钊的三万字长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发表在《新青年》第六卷第5、6号(1919年5月 、11月)。他的另外一篇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1922年2月19日发表在《晨报》副刊 上,这两篇文章中李大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历史地位和主要内容 。他“是我国认真研究《资本论》的第一人,他在这篇著名的论文中首先宣传了《资本 论》的基本思想”。⑦在此期间,进步知识分子和革命志士创办刊物、印发传单、组织 社团、撰写发表文章、进行演说,对《资本论》乃至马克思主义进行积极宣传和初步的 研究。

在对马克思《资本论》的释疑解惑方面,也出现过大量的论著,以帮助人们对《资本 论》理论本身的理解。北京《晨报》副刊开设“马克思研究专栏”,1919年6月2日至11 月11日共138次连载了柯祖基的《马氏资本论释义》(即考茨基著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说 》);同年《建设》也刊登了考茨基的《马克思资本论解说》,该书于1920年9月由商务 印书馆首次出版,到1922年共出过四版。社会主义研究社也在1919年9月出版了李汉俊 根据日文版转译马尔西(即马克思——引者注)著的《马格斯资本论入门》。这两本书是 当时重要的《资本论》启蒙书与入门书,对资本论乃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应用起了不小 的作用。1919年11月11日至12月4日,“作为南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⑧ 的杨匏安以《世界学说》为题在《广东中华新报》发表了较长篇幅的译述,介绍西方各 流派的哲学和社会学说,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长的一篇《马克斯主义》一开始就说“自马 克斯(即马克思—引者注)氏出,从来之社会主义,于理论及实际上皆顿失光辉。所著《 资本论》一书劳动者奉为经典。”1920年,李汉俊翻译的德国米里·伊·马尔西《经济 漫谈》以《马格斯资本论入门》为名由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该书将“马克思经济学说 底骨子即商品、价值、价格、剩余价值,以及资本和劳动底关系,用很通俗的方法说明 了出来,说得这样平易而又说得这样得要领”。这些都对《资本论》的传播起到了明显 的积极作用。

颇需一提的是,周恩来同志1920年被捕入狱后仍然积极无畏地宣传马克思和《资本论 》,他在狱中写的《检厅日录》中说“五月三十一日。晚间全体会,讲演会仍由周恩来 讲马克思学说,唯物史观。”、“六月四日。…讲演会继续由周恩来讲马克思主义—— 经济论中的余工余值说》”。“六月七日。…周恩来继续讲马克思学说——经济论中的 《资本论》,同《资产集中说》。今天马氏学说已讲完了。”⑨陈独秀1922年7月发表 在新青年第九卷第六号的《马克思学说》和发表在第九卷第三号上的在广州公立法政学 校的讲演《社会主义批评》,都对《资本论》的内容有较多的介绍,对马克思及《资本 论》的宣传产生很大影响。

对《资本论》的翻译。有研究表明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的德文翻译组所翻 译的《资本论》第一卷是国内最早的中文译本,⑩虽然这部译稿已经遗失,但它应该是 最早的,而且陈启修教授后来的译本也参考了这一译本。就目前的文献看,费觉天的《 资本论自叙》刊登在上海《国民》月刊中文版1920年10月第2卷第3号,也就是《资本论 》第一版序言,“这是现在所知关于《资本论》最早的部分中译文了”(11)。邝摩汉摘 译《资本论》第一卷第三至五篇的若干内容,发表于1922年3、4、5月《今日》的第1卷 第2、3、4号。李达1929年写的《社会之基础知识》第二篇《现代社会之解剖》,对资 本论第一卷的内容作了简要介绍。而第一分册则是由陈启修(后改名为陈豹隐)教授依据 德文版并参照日本河上肇的日译本翻译,由上海昆仑书店于1930年3月出版,内容包括 了《资本论》第一篇。这是第一个《资本论》的中文节译本。接着由潘冬舟继续翻译, 1932年8月至1933年1月北平东亚书局分别出版了第二、三分册,也就是第一卷的第二至 四篇。在此期间,侯外庐在法国以恩格斯1890年最后审订的第一卷第四版为蓝本,参照 英、法和日文版本,译完一卷前二十章。回国后经人(陈翰笙)介绍认识了王思华(又名 王慎明),两人开始合译。1932年译者署名为王慎明、侯外庐在北平国际学社出版了《 资本论》上册,内容包括一卷的前七章。1936年6月由王思华出面出版了下册和一卷合 订本,只是译者署名为玉枢、右铭,出版者改为世界名著译社。至此,《资本论》第一 卷中译本已经诞生了,中国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73年后才有了第一个完整的一卷中 译本。1934年至1937年侯外庐单独翻译完第二三卷,并交由续范亭将军带往延安,不幸 书稿化为灰烬。在此期间的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吴半农翻译、千家驹校订的 第一卷第一分册,虽只有第一卷的头两册,但有较大影响。在这个时候中国还没有资本 论第二至四卷的中译本。

《资本论》三卷全译本首先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郭大力和王亚南冲破种种阻挠与渡 过种种艰险共同翻译并于1938年8、9月由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这样,《资本论》 前三卷终于在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大国诞生,虽然比日本晚了二十年,比俄国晚了58年 ,但毕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一件盛事。1947年重印2000部,翌年在哈尔滨解放 区第二次重印3000部。

(三)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论》的学习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对郭王版的《资 本论》北京三联书店在上海重印10000部。后经郭大力全面校订,1953年人民出版社出 版修订第一版,1963~1966年出版了修订第二版。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依据业 已问世的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4、25卷重新翻译,参考了俄文版的译本 和郭大力王亚南的合译本,197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新译本。这也是迄今最为权威的版 本。

作为资本论第四卷的《剩余价值理论》由郭大力按照考茨基编的《剩余价值学说史》 从1940年开始翻译,1949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嗣后,他又根据苏联马列研究院重新编 辑的《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进行重译。分三册,第一册1975年底由人 民出版社出版,第二、三册分别于1978年5月、10月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郭大力同志 将《资本论》这部巨著的中译本完整地交给了中国人民。马克思《资本论》这部不朽的 政治经济学著作,伟大的哲学著作,著名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在神州大地得以诞生,对 中国人民的革命与建设事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有着不朽的功勋!

与此相适应,马克思为撰写《资本论》而准备的大量手稿也相继被翻译成中文。其中 ,中文版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57—1858年草稿)》 、《卡尔·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由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分别于 1975—1978、1979、1979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样马克思《资本论》从它的写作手稿 到理论主体本身,再到理论史,全部翻译成中文,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乃至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学习、应用和发展。

二、《资本论》的基本内容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写道:“我要在本书研究 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 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12)

为了清晰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内部结构和它的运动规律,马克思运用矛盾分析 方法,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矛盾统一体,这是它与以 往历史上存在的生产方式相区别的根本特征。

基于这种分析方法,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考察先是研究矛盾的一个方面(直接生产过程 ),再研究矛盾的另一个方面(流通过程),然后把二者结合起来从总体上考察(资本主义 生产总过程),最终揭示出这种制度的整体结构和它的运动规律。这种研究方法决定了 《资本论》分为三卷的结构。

第一卷直接生产过程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深层的本质关系,也就是揭示它的基 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动机,剩余价值是第一卷的核 心范畴。但剩余价值不过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是商品生产过程所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 动力商品的价值的一部分。要理解剩余价值就必须先理解价值。所以,在考察剩余价值 之前,必须对商品、价值做独立分析。

在第一篇中,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到价值关 系历史性的考察,在继承并对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作了根本性的改造基础上 ,建立了马克思自己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又建立了科学的货币 理论。这些都为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运用逻辑方法,通过概念的运动阐明了现实运动的发展。他通过货币到资本的 转化揭示了小私有制商品经济到资本主义经济的演变过程。

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质的分析,先从单个资本主义企业(微观)的考察开始,揭示了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剩 余价值的本质及资本的本质。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 产方法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资本家在追求相对剩余价值这一内在动力的激励下推 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方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从 手工工场发展到机器大工业的建立。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生产力 发展的决定力量。当然这是以广大雇佣工人遭受残酷剥削为代价的。

在第二到第六篇阐明了剩余价值生产这一资本主义基本规律后,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 程,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从全社会的角度进行动态的宏观的考察,这里涉及的不再是部 分工人与单个资本家的关系,而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关系,马克思的分析 也不再是限于个别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实质的揭露,而是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给工人阶级整体带来怎样的命运。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积累的加速和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表现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 高。马克思通过资本有机构成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的原理,揭露了它必然会产 生大量过剩人口。相对人口的增大使得就业状况趋于恶化,必然要造成工人地位的下降 和生活趋向贫困,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结果导致由资本主义工厂组织起来的 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进行反抗。资产阶级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不 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培植了自己的掘墓人。这样《资本论》第一卷对直接生产过程的 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

《资本论》第一卷对直接生产过程的考察,是把流通过程暂时舍弃掉了,《资本论》 第二卷对流通过程进行了独立的研究。

马克思对流通过程的考察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篇,从质的方面揭示了资本流通不同于 一般商品流通的本质规定,从而也揭示了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本质区别 。在一般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是作为交换的媒介,而作为资本的货币,它是货币形式 的资本,是资本的货币形式。由它的购买引出了一个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资本作为一个独立价值,在流通过程中循次采取货币形式、生产形式和商品形式,最 后又到货币形式。这是一个循环过程。通过这个循环,资本价值增殖了。从这里可以看 出:单纯流通过程(仅指买与卖的行为)是资本价值增殖的重要阶段。没有流通过程,就 没有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实际来源开始被掩盖,剩余价值似乎不仅仅是生产 过程的结果,而是生产和流通的共同结果。

第二卷第二篇考察资本周转。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 过程,叫做资本的周转。这是从量的方面,即加进了时间因素对资本整个运动过程的进 一步分析。

在这一篇中,马克思特别研究了加速资本周转对增加剩余价值的重大作用。从表面上 看,资本周转加快,同量资本就会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就会有更高的年剩余价值率。 这种现象更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似乎流通本身也会产生剩余价值。马克思运 用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解释了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可变资本的加速周 转,使得不同周转速度的资本的预付可变资本与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之间产生了差别, 从而清楚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也再次证明了剩余价值只能是生产过程中剩余劳动创造 的这一理论的科学性。

第二卷第一、二篇从微观上把资本流通的一些基本规律都阐释清楚了,但各个企业的 资本运动是怎样连接成全社会的总流通过程呢?全社会资本的正常流通又需要怎样的条 件作保证呢?这些条件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实现的呢?这就是第三篇所要阐释的问题。

各个单个资本的流通都能正常进行,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当企业生产的商品都能销售出 去,它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能在市场上买到。所以,社会总资本流通过 程研究的核心就是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在市场上,企业的产品都正常得到实现,就表明 全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是在正常进行。

为了论述社会总资本流通正常进行的条件,马克思把全部产品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 资料生产和消费品生产;商品价值分为三部分,即c、v、m,设计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 再生产两个模型,清楚地阐明了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这就是两大部类 之间,即生产与消费之间、各种生产之间必须具有应有的比例。

另外,马克思还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些比例和实现的特点,是与各个单个资 本循环相联系,并借助于货币流通自发实现的。只买不卖和只卖不买的现象是单个资本 循环的正常状态。因此,这使得总资本运动条件遭到破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结构性的 生产过剩危机产生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增加。

在分别考察了资本直接生产过程和资本流通过程之后,马克思进一步把两个方面统一 起来,考察作为二者统一的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也就是考察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因此,这里的范畴和人们之间的关系与第一卷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那些范畴和关系比 较起来,更接近于资本主义现实状况。形象一点说,那就是第一卷那些反映深层本质关 系的范畴经过流通过程的洗礼(多方面掩盖着这种本质关系)后,在现实中呈现出的各种 现象。如马克思所说的:“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 面上,在各种资本的相互作用中,在竞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 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0页) 譬如,在第一卷中,资本和剩余价值还是在抽象、片面的形式上进行考察的,而在第三 卷中,资本则是作为剩余价值的源泉呈现在人们面前,从而剩余价值也就转化为利润这 种虚假形式。

资本在现实中不是以抽象的形式存在,而是具体化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农业经营资本,与此相适应的,剩余价值也具体化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企 业家收入及地租等形式。马克思阐明资本怎样从“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关系,转化为 资本成为剩余价值源泉的,这一转化导致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马克思说:“剩余价值 ,作为全部预付资本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14)利润成 为《资本论》第三卷的核心范畴,它是反映资本家之间的现实关系,其他内容都是围绕 它展开的。

利润的本质决定了它必然转化为平均利润。因为利润既然是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儿 ,那末等量预付资本就有权利要求得到相同的利润,从而形成一般利润率。资产阶级就 围绕着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展开竞争,生产价格就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源配置的机制 ,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的波动也就成为资源在各部门分配的调节机制。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一般利润率有着 下降的趋势。这引起了资产阶级及其理论家的恐惧。资产阶级力图用扩大投资,用利润 量的绝对增长抵消利润率的下降,这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但同时加深 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和对抗,具体表现在生产与消费、流通、 实现之间的矛盾,生产目的和达到生产目的手段之间的矛盾,特别是造成资本过剩和人 口过剩同时并存这样一种荒谬现象,显示出资本主义这种制度的历史局限性。由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所推动的巨大的生产力“同这个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为之服务的、与财富的增 长相比变得越来越狭小的基础相矛盾,同这个日益膨胀的资本的价值增殖的条件相矛盾 。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15)

在这里马克思总结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考察。在利润理论分析的基础 上,在以后几篇中揭示了资本和利润的几种具体形式,从而也就把资本主义经济的内部 结构不仅仅从纵向方面,而且也从横向方面清晰全面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三、《资本论》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传播、运用和发展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一 时期,马克思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经历了传播、学习、研究和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的运用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资本论》在其中起了重要的理 论指导作用。

(一)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失败:《资本论》的传播、运用和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从1919—1927年,《资本论》刚刚传入我国,还没有正式中文译本,主要是一些通俗 读本和专题研究。但作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它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已得到传播并 产生了广泛影响。五四运动使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为接受马克思主义提 供了客观社会基础。《资本论》使一些中国先进分子逐步树立起了无产阶级世界观,正 如李大钊所说:“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鼻祖。现在正是社会主义经济学改造世界 的新纪元。”(16)正是在马克思的科学世界观的影响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 海宣告成立,并依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提出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 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等纲领。这个纲领中,中国共产党虽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同中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但它表明无产阶级世界观在中国共产党人中已经确立。

《资本论》在这一时期的影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史观 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的正确分析上。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 物是毛泽东,他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中,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科学分 析了中国经济结构和各阶级的地位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革命态度,指出革命领导力量以及 可以团结的力量等。毛泽东对马克思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成功运用,不仅为正确分析中国 复杂的社会生产关系提供了理论武器,而且为进一步明确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 等提供了理论指导。毛泽东的分析也使中国共产党逐步明确了中国革命分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创造性地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开辟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 础,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二)土地革命时期:《资本论》的传播、运用和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927—1937年是中国土地革命时期。这期间,《资本论》第一卷部分内容翻译出版, 这加深了人们对资本主义本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认识;同时,这一时期,一些政治经济 学教科书在我国出版发行,这些教材通俗易懂,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播范围, 壮大了马克思经济理论工作者队伍,也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奠 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资本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经济状 况、革命任务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上。

大革命的失败,促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革命道路进行了重新探 索,特别是1935年遵义会议后,我党结束了“左”倾路线的干扰,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 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他们根据中国国情,开始把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转移到 去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这使得农村经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同时, 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和“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受到打击,帝国主义及官僚 资本家为给他们的银行资本寻找出路,于1933年在“复兴农村”的口号下开展了“资金 下乡”运动;打着“改良”的旗号,进行所谓的“乡村建设”、“土地村公有”、“合 作运动”等,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为了对这些问题的本质在理论上阐述清楚, 共产党人同各种思潮进行了斗争,出现了“中国性质论战”和“农村社会性质论战”。 这次论战的焦点是中国社会以及中国农村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是研究生产力还是研究生产关系等。这些问题能否澄清,直接 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的确定及农村革命的方向和纲领等问题。中国共产 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深刻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农村问题研究的核心是土地问题,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是反帝反封建。他们还批驳了国 民党御用文人和托派关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错误论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 革命的正确主张。

在理论论战的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广大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深入的农 村经济和阶级状况的调查,相继写出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 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马克思主义论著,运用唯物史观和大量事实,从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中国红色政权能 在白色恐怖下存在的经济原因,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不同于欧洲资 本主义国家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必须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彻底的土地革命 ,消除封建生产关系。土地革命是中国生产关系领域的一场伟大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它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性质,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 同中国实际具体结合的产物。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 际相结合的主张,并逐步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创造性的发展,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资本论》的传播、运用和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这一时期马克思经济学主要著作《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史》等在中国翻译出版 ,这又掀起了学习和研究《资本论》的热潮。在国统区《资本论》是禁书,但在北大、 清华的进步学生中却成立了一些《资本论》研究会;在延安和其他解放区,《资本论》 和其他经典是作为革命指南书来学习和研究的。在革命圣地延安,不仅有张闻天、王学 文等对《资本论》有很高造诣的革命者,来传播和研究《资本论》,而且党中央还通过 党校、马列学院、《资本论》研究小组等形式进行学习和研究。这一时期,出现了运用 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对中国经济进行理论研究的论著,如王亚南的《中国经济原论 》,许涤新的《中国经济道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等,这些表明中国理论工作者 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和运用上了一个新台阶。

同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资本论》不仅在基本理论上有了更深刻、全面的理 解,而且在方法论的理解和运用上有了新的突破,他们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批 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其中毛泽东在他的著名的方法论文章《矛盾论》、《实践论》 、《反对党八股》中都谈到了《资本论》的方法论意义。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引用 列宁的话,赞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的科学 方法,指出:“这是研究任何事物发展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17)正是基于《资本 论》这一分析方法,毛泽东提出了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 面相互关系的创新见解。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毛泽东又一次讲到马克思创作《 资本论》的科学方法,他说:“马克思不但参加了革命的实际运动,而且进行了革命的 理论创造。他从资本主义最单纯的因素——商品开始,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 济结构。……,只有马克思科学地研究了它,他从商品的实际发展中作了巨大的研究工 作,从普遍的存在中找出完全科学的理论来。”(18)1939年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演讲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时,同样强调了用《资本论》武装全党的重要性。

在理论上,中国共产党人这一时期完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和新 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学说。前者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中, 后者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 务》等文章中。新民主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既不是 资本主义经济,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形态。在如何过渡上 ,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三大经济纲领。他依据《资本论》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决定一定经济性质的理论,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国营、合作、个体、 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份并存,其中国营经济起领导地位,其方向是 社会主义;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 顾、劳资两利。此外,毛泽东还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和文化纲领。由此,新民 主主义理论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从经济制度特征到经济运行规律都给予了 全方位分析,从而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理论基础,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 向成熟。

(四)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资本论》的传播、运用和毛泽东思想的 继续发展

从1949—1956年,中国社会开始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新时期。革 命胜利后,新中国如何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成为理论和实践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的大力倡导下,又一次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特别是 《资本论》的学习高潮。中共中央编审了一套12种的“干部必读书目”,较多地介绍了 马列主义经济思想。1949—1956年,各出版机关多次重印、再版了《资本论》、《剩余 价值学说史》等经典著作。机关、部队、学校等都安排专门的学习时间,进行马列原著 学习。各高校各专业都把《资本论》列为必读书,财经类院系都开设《资本论》专门课 程。1954年,毛泽东又重读了《资本论》,这一切都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最先聘请苏联专家来校讲授《资本论》和社会主义 经济学,成为中国培养系统、全面、深入研究《资本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人才的基 地。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从新 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化三改”的总路线。毛泽东把 “一化”与“三改”的关系比喻为主体与“两翼”的关系,即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两翼”,它们彼此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改变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过渡时期总路 线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过渡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继 续发展。

后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掀起了学习《资本论》的高潮。为了推动这一学 习进程,福建师范大学陈征同志率先推出了第一套全面解释《资本论》三卷内容的论著 。此后,不少学校又陆续出版了《资本论》的阐释著作,这对帮助学生学懂《资本论》 的基本内容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资本论》在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方面的指导作用

(一)《资本论》关于新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观点,是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和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理论依据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适应生产力性质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的决定力量,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历史发展最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资本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分析,清楚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对资 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充分证明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运动在社 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正是运用《资本论》中充分证明了的这一原理,使我们探索到了 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道路。邓小平依据这一指导思想,着力抓生产关系的调整,针 对建国以来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为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必须实行经济体制 改革的方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基于,虽然我国基本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 其中很多具体方面与当前生产力性质不相适应,体制方面的一些因素挫伤了劳动者的积 极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使其适应当前生产力发 展是推动社会生产力更迅速发展,更快实现现代化,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决定性因 素。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19)据此,提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经济体制 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江泽民在2000年人代会 上海团的讲话中说:“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的变革,经济体制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 要变革,把这两种变革结合起来,把这两个都搞好,我国经济就会更好地持续快速健康 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呢?《资本论》也为此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 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20)鉴于以往在发展生产力方面一直没有“制 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21)生产力发展相对缓慢,人民生活未得到 理想的改善。邓小平指出,“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 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现在看得很清楚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 子是对的。”(22)为了加速发展生产力,一方面发挥社会主义固有的特点,譬如可以集 中力量办大事,另一方面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只是当作方法来用),这是邓小平提 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采用资本主义的哪些方法呢?发展经济的资本主义方法有很多方面,中心是什么呢?资 产阶级利用什么方法实现生产力的较快发展呢?《资本论》在理论上充分阐明了这一点 ,这就是资本主义很好地利用了市场经济这个方法。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价值规律成为 生产调节者,并起着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但小商品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不可能充分发 挥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作用。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商品生产成为占统 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生产的目的不仅是为取得其价值,而且是追求剩余价值时,这时市 场经济的规律才得以充分发挥它的内在潜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这种为了 价值和剩余价值而进行的生产,……,包含着一种不断发生作用的趋势,要把生产商品 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也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缩减到当时的社会平均水平以下。力求将成 本价格缩减到它的最低限度的努力,成了提高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最有力的杠杆……” (23)资本主义正是发挥市场经济这种作用,推动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的发展 证明了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现在的问题是资本主义利用市场经济发展了自己,社会主义是否也能够利用这种方法 发展自己呢?发展市场经济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呢?这里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只有理 论得到论证,才能取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支持。这许多理论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市场经济 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即市场经济是否是资本主义的专利产品,市场经济是 否等于资本主义?

(二)《资本论》提供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支撑

1.关于商品经济的一般特征和作用的理论。《资本论》中阐述了商品关系的一般特征 ,它存在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和商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价值实体和价值量、商品价值量 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引致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商品经济的内在 矛盾和价值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特殊历史形式的考察等等,这些都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所必须具备的理论准备。

2.商品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资本论》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运 动规律,但在开头一篇,考察了商品一般,即抽去了资本主义关系的商品关系,这就表 明不能把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古典的和庸俗的学派)则有 意或无意混淆二者区别,目的在于把资本主义关系说成是一般商品关系,掩盖了资本主 义这种特殊剥削经济关系的实质。《资本论》通过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揭示了商品货币 关系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本质区别,阐明了资本主义是通过剥夺小私有制商品生产者,把 他们变为雇佣工人的一种阶级剥削关系。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 有制关系的确立。只有把一般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区别开来,才有可能确立社会主 义经济可以利用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邓小平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 标,必须扫除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这一理论障碍。他一再阐述市场经济是一种方 法。“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 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 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 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结底是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 的。”(24)直到1992年,邓小平仍然强调这一点,他一再强调指出:“计划多一点,还 是少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5)从邓小平主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资本论》关于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他关于中国改革方向的充分理论依据。

正是在《资本论》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 。

(三)《资本论》生产价格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应用

《资本论》指出,在劳动社会化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 大,管理的作用也日益提高,在这种条件下,物质财富不断增长,劳动资料的比重日益 增大,作用日益提高。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资料是以资本的形式出现的,所以,资 本在现象上也就表现为价值增殖的源泉,相应的,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简单商品 经济按形成的价值分配就转化为按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形式的生产价格来交换,从而剩 余价值按投入的资本量分配。

那么,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究竟是按价值交换还是按生产价格交换呢?

《资本论》指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企业的利润量由投入的资本量决定,是小商品 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结果。但是马克思在从生产关系变革角度论述这一问题的同 时,也揭示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平均利润这一过程能够实现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是 原因),这就是劳动资料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日益增大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总资本 虽然只有一部分进入价值增殖过程,但在物质上总是全部进入现实的劳动过程。或许正 是由于这原因,它虽然只是部分地参加成本价格的形成,但会全部参加使用价值的形成 。”(26)这一现象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也是同样存在的。另外,既然社会主义也 要利用市场经济,国家所有的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也仍然采取价值形式,采取了国有资 本的形式,因而剩余产品也采取利润的形式。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国有生产资料在物质生 产过程中的作用,督促企业更有效地使用它,不断提高企业效益和效率,也就当然地把 企业创造的利润与国有资本量联系起来。投入较大量的国有资本,就应为国家提供更多 的利润。这种方法能迫使企业竭力降低成本、节约耗费,同量资本至少能获取同量利润 ,以此可以检验企业对国有资本利用的效率。因此,生产价格理论也就被社会主义利用 来处理国家与企业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

五、学习《资本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资本论》既是经济学思想宝库,又是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宝典,因而它既是世界观 ,又是方法论。新时期,学习《资本论》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助于自 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深入理解和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理论问题。

(一)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根本方法,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揭示了资本主 义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 实现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基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 现,马克思才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他深刻指出了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他 们不仅代表着全人类最根本利益,而且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无产阶级是推动人类社 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解放就是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公开申明自己是站在最大多 数人——无产阶级立场上,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这个阶级的利益与社会经济运动规 律的要求是一致的。《资本论》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引我们用唯物史观去认 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自觉把个人利益同人民大众的整 体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共产主义运动遇到挫折和 挑战的今天,我们更应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来武装自己,坚信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 代替,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把握 历史发展的脉搏。就我国而言,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制度上,还是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经济体制上,还要利用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经阶段。但也应注意不要因此削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 信念,忘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丢掉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照抄照搬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制度,鼓吹私有化,否定公有制和共同富裕思想,宣传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至 上,这些观点严重扭曲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因此,我们必须 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这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它教育我们相信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使个人行为符合客观 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产阶级各种思潮的批判中,早就指出过,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来看,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的运动,即“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 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 现实的运动。”(27)列宁在批判一些人把社会主义仅仅说成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美好信仰 时指出,“谁都知道,科学社会主义其实从未描绘过任何未来的远景,它仅限于分析现 代资产阶级制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如此而已。……。谁都知道,例 如《资本论》这部叙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的和基本的著作,对于未来只是提出一些最 一般的暗示,它考察的只是未来的制度所由以长成的那些现有的因素。”所以,马克思 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根本不是靠指出什么远景,而是靠科学地分析现代资 产阶级制度,说明在这个制度下剥削的必然性,探讨这个制度的发展规律。”(28)可见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自觉地用它来武装自己的头 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

(二)用《资本论》的历史观、方法论指导我国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创新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 29)他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中,运用了大量史实,从各种社会关系中抽象出生产关 系,进而把生产关系又归结为生产力的水平,从而划分出各个社会形态。然而,马克思 的经济学并不是研究所有社会形态,他从各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取出一个形态(即商品经 济体系)加以研究,并根据大量材料,对这个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做了极详尽的 分析,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活生生揭示出来了。列宁指出“既然运用唯物主义去分析和 说明一种社会形态就取得了这样辉煌的成果,那么,十分自然,历史唯物主义已不再是 什么假设,而是经过科学检验的理论;十分自然,这种方法也必然适用于其余各种社会 形态,……。同样,历史唯物主义也从来没有企求说明一切,而只企求指出‘唯一科学 的’(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话来说)说明历史的方法。”(30)同时,马克思在研究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否认那种认为存在适合一切社会制度的 一般经济规律,“在他看来,这样的抽象规律是不存在的……根据他的意见,恰恰相反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规律。一旦生活经过了一定的发展时期,由一定阶段进入 另一阶段时,它就开始受另外的规律支配。……这种研究的科学价值在于阐明了支配着 一定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为另一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 (31)他反对对历史现象进行简单的类比,并指出极为相似的事情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 现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只有对具体的历史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找到理解事 物的钥匙,如果只是“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 的的。”(32)马克思主义这种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对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同样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模式的提出,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基 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 前无古人的事情,它需要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这是一项伟大的理论创 新,实践表明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目前中国经济学研究有一种倾 向,就是盲目推崇西方经济学,轻视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些人认为指导中国 搞市场经济的理论只能是西方经济学,而不是马克思经济学。他们指责马克思的《资本 论》是研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制度,现在已经过时了;等等。显然,这些看 法没有认识到马克思《资本论》中所包含的研究经济发展的方法论意义。必须看到,西 方经济学坚持的是唯心史观,他们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作永恒的制度,并且认为资本 主义是实现自由、博爱、平等的美好制度,他们的整个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这样的历史 观基础上的。他们不可能把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纳入他们的分析框架。在他们 看来,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根本无法结合的。马克思经济学则运用唯物史观创造性地解 决了这个问题。

还应该看到,西方经济学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还突出表现在它是从人的生理属性出发, 把人假设为永恒的“经济人”,认为人天生就是自利的,个体“经济人”通过追求自利 的理性选择,实现利益最大化。显然,在他们的价值观中,除了人性自私之外,根本不 存在利他行为、集体主义行为、无私奉献行为等等。马克思经济学则不同,他不仅重视 个人追求自利的行为动机,《资本论》对经济运动规律的考察明确证明了个人物质利益 的社会性内容,马克思经济学是以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把人的本质概括为“社会关系 的总和”,他强调个人利益的社会性,认为个人利益的内容从根本上是由社会生产关系 决定的;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不完全是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它是由一定生产力水平 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个人物质利益总是从属一定的 阶级利益。因此,个人不能抛开社会关系去孤零零的实现自己的利益,个人利益只有符 合客观规律,同集体利益、人民大众的利益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得到实现,并推动社 会历史的进步。由此可见,西方经济学以个人主义方法为逻辑起点,以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为既定前提,研究市场机制运行中资源配置和个人选择行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必 然导致个人主义;而马克思经济学则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方法,在社会生产关系中,从 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广阔视角来研究个人利益的实现问题。 由此可见,《资本论》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树立正确人生观、 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作为理论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力求对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做出自己 的贡献。

参加撰写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刘凤义 马晓强

注释:

①雍桂良:《〈资本论〉的写作与传播》,求实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

②⑧钟家栋、王世根主编:《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2 月第一版,第17、64页。

③《新民丛报》1902年10月16日第18号。

④杨国昌:《谈谈〈资本论〉在我国的传播》,《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2期。

⑤⑩胡培兆:《〈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一版,第66 、133页。

⑥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二卷,第506页。

⑦(11)杨国昌:《〈资本论〉研究资料汇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⑨周恩来:《检厅日录》(第40、42、43页),连续刊登于天津《新民意报》1921年。

(12)(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11,23页。

(13)(14)(15)(23)(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0、44、296、996、44页。

(16)《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9页。

(1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307页。

(18)《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816—817页。

(19)(20)(21)(22)(24)(2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35、137、134、149、236、27 3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0页。

(28)《列宁选集》第一卷,1995年第三版,第51—52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1995年版,第38页。

(30)《列宁选集》第一卷,第13—14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1995年版,第342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资本论”的翻译、理论传播、应用与发展(中文版)_资本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