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的实施及对生活能力的影响论文_王美琳

(云南省陆良县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655600)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的实施及对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16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延续性护理。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慢性肺心病患者满意率、独立生活能力、心肺指标、疾病知晓度、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半年内返院治疗率相较于对照组,体现出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肺心病护理中干预效果确切,可明显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和减少反复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慢性肺心病患者;生活能力;影响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177-01

慢性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情逐渐加重,多数预后不良。住院治疗虽可缓解部分疾病问题,但出院后的自我照护才是减少复发、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在出院后继续给予有效护理。研究显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有效和持续护理可以明显改善他们的肺功能和心功能,改善治疗和效果[1]。本研究分析了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的实施及对生活能力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16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80例病人。实验组男、女是52和28例。年龄51-78岁,平均(67.24±4.12)岁。对照组男、女是49和31例。年龄61-76岁,平均(67.21±4.1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延续性护理。第一,在患者的饮食和营养方面,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制定合理营养的饮食标准,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和丰富维生素。第二,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呼吸练习,掌握正确的咳嗽和呼吸方法,出院后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散步和太极拳等运动方式。第三,家庭氧疗指南,出院后每日氧气吸入时间不小于15h,低流量为1~2L / min。第四,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发布健康手册,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上述延续护理内容通过出院后半年内的12次电话随访、4次上门随访完成,并加患者和家属微信,通过微信随时随地给予患者和家属答疑[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慢性肺心病患者满意率;慢性肺心病疾病知晓度、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100分最高分,分值和慢性肺心病疾病知晓度、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为正比);护理前后患者独立生活能力(100分最好,0分最差,分数越高越好)、心肺指标;半年内返回医院治疗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采用的检验方式是t检验、卡方检验,P<0.05显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慢性肺心病患者满意率对比

实验组慢性肺心病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慢性肺心病患者满意率对比[例数(%)]

 

2.3两组慢性肺心病疾病知晓度、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对比

实验组慢性肺心病疾病知晓度、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慢性肺心病疾病知晓度、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对比(x±s)

组别例数慢性肺心病疾病知晓度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

对照组8082.42±2.1182.10±3.11

实验组8096.24±1.4196.32±3.00

t8.2559.152

P0.0000.000

2.4两组半年内返回医院治疗概率对比

实验组半年内返回医院治疗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4.

表4两组半年内返回医院治疗概率对比[例数(%)]

组别例数半年内返回医院治疗概率

对照组8016(20.00)

实验组803(3.75)

X25.2188

P0.0371

3讨论

延续护理的实施中,患者的心理和行为得到充分强调和干预,可借助延续护理进一步提升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保证其心理健康,加速其肺功能和心功能康复。延续护理的实施可为患者制定个体饮食方案、心理疏导和康复锻炼护理知识,均有益于患者康复[3-4]。

研究显示,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持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对呼吸训练的依从性,随着护理时间的不断延长,其依从性不断提高,外源被动治疗成为内源性积极治疗。反过来,它提高了生活质量,降低了住院率[5-6]。

本研究中,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延续性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慢性肺心病患者满意率、独立生活能力、心肺指标、慢性肺心病疾病知晓度、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半年内返回医院治疗概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体现出明显的优势,P<0.05。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肺心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明显,可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提高对慢性肺心病的认知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反复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子豪,赵婷,贾静,张高红,谢力,苏莹珍,姜英虹,李力承,李仙,句红萍.“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发展及现状综述[J].昆明学院学报,2018(03):109-114.

[2]尹迎秋,韦杰,刘伟斯,杨印楼.认知行为干预对有吸烟史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8,33(03):132-135.

[3]胡苗苗.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在慢性肺心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06):773-776.

[4]杜余芬,余巧文,施王琴.延续性护理对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15):73-75.

[5]曹岚,夏广惠.COPD病人家庭访视护理的研究进展[J].江苏科技信息,2017(23):74-76.

[6]张松艳.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评价[D].郑州大学,2017.

论文作者:王美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的实施及对生活能力的影响论文_王美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