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评《走出困境——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性论文,经济增长论文,中国论文,化与论文,困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难点和重点,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得失成败。这项事业,在二十年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难题,因此它一直是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冯中越著的《走出困境——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以下简称《走出困境》)一书,既是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新探索,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纪念和总结。这部著作理论上有新意,实践上可操作,是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的一个新成果。
一、渐进式改革与国有企业外部条件的变化
我国的渐进式改革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增量改革;二是以点带面。这种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渐转向城市。一方面,确立和调整了非国有经济的产权关系,导致非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所占比重不断扩大,促进其增长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有经济的主要竞争对手;另一方面,试点企业和试点地区改革收益的示范效应,在非试点企业和地区得到“搭便车”收益的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马太效应”,导致企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效率损失和差距扩大。
《走出困境》一书的第一章“艰难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回顾”,从传统国有企业体制的形成、运行和主要弊端入手,总结了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四大成效。即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稳步推进,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取得突破,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兼并破产、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进展顺利。这部分内容脉络清晰,文字简练。在此基础上,第二章“面对困难——国有企业现存的问题”,指出了国有企业现存的三大问题:经济效益低下、债务负担沉重和经营管理不善,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一是经济增长的波动和宏观调控的弱化;二是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上的缺陷。又如债务负担沉重的原因,一是国有企业资本金不足或无资本金注入;二是缺乏资本补偿机制。这部分内容既有理论分析,又有数据和事例说明,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这里引用了对国有企业亏损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内容充实可信。
二、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深层矛盾
今后三年,将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十分关键的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优势企业与困难企业的差距将进一步加大,在涌现出一批好企业的同时,部分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问题将日益突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关税水平将进一步降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有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落实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战略任务,有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分析国有企业面临的深层矛盾,为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途径奠定基础。
《走出困境》一书的第三章“冷静思索——国有企业困境的深层分析”,从双重改革目标的摩擦、外部竞争环境的压力、企业经营机制的不完善、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沉重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非融合性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国有企业面临的深层矛盾。这部分内容紧密结合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提出一些能引起读者深思和共鸣的问题。如:盈利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冲突。——国有企业应以承担社会目标为主;国有企业面临着买方市场、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的多重压力;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非对称性的矛盾——“代理问题”;经济发展与文化落差等。这些问题有的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有的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认识。
三、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成本分摊机制
在体制转换过程中,本应由国家或社会承担的改革成本却主要分摊给国有企业,或对非国有企业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而对国有企业的特殊问题迟迟拿不出解决办法,使国有企业的发展受到较多的约束。国有企业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承担了较多的改革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国有企业改革成本分摊机制就是指在国有企业内部和国有企业之间以及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共同承担有企业改革成本的机制。也就是在改革措施的设计过程和实施过程中,各方共同承担改革成本。
《走出困境》一书的第六章“必要代价——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和收益的理论分析出发,探讨了国有企业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成本分摊机制的问题。在这里,作者提出共同负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量力而行四条原则,论述了价格形成、公平税赋、企业破产和社会保障四大机制。这部分内容理论基础扎实,分析逻辑性强,提出的实现途径具有可操作性。
四、“抓大放小”实施战略性调整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有企业正在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转变;市场机制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体系不断发育和完善;以市场为基础,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互补充的宏观调控体制初步形成。但是,也要看到,经济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的是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国有经济布局过于分散,相当一部分长期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不能依法破产。因此,要把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和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在某种意义上,国有企业改革实质上已从一厂一户的搞好搞活阶段,深化到从整体上实现国有经济优化配置的阶段。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根本途径,是面向未来,立足市场,通过国有资本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流动和有进有退、重点突出、开创优势的重组,优化国有资本配置结构,进而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走出困境》一书的第五章“战略方针——国有企业改革的抓大放小”,首先论述了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的问题,然后分别论述了搞好大型国有企业和放活小型国有企业。这部分内容思路明确、条理清楚、政策性和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观全书,作者在占有大量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严肃认真的理论分析和政策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总之,《走出困境——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是一部主题明确、论述严谨、通俗易懂的经济学读物。
(《走出困境——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冯中越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标签: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走出困境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